第54章(第3/4页)



秃头被司马粮骂得张口结舌。

中年女人道:“先生,你有什么证据说明是避孕套破裂导致了您的女伴怀孕?”

司马粮问:“这还要什么证据?”

中年女人道:“当然,鞋子破了,要有破鞋做证据;高压锅爆炸了,要有破锅做证据;避孕套破了,要有破避孕套做证据。”

司马粮问女演员:“哎,你留着证据没有?”

女演员挣脱手,捂着脸往门外蹿去。她那两条长脚轻捷有力,根本不像怀孕的样子。司马粮目送着她的背影狡黠地笑了。

司马粮重回桂花大楼总统套房后,看到一丝不挂的沙枣花正坐在窗台上等着他。她冷冷地问:“你承认不承认我是处女?”

司马粮道:“表妹,把你那套瞒天过海的把戏拾掇拾掇藏起来吧!我是从女人堆里滚出来的,你想蒙我?其实,我要真想娶你,还会在乎你是不是处女吗?”

沙枣花尖利地嚎叫一声,吓得司马粮冷汗进出。坐在窗台的女人嚎叫时五官变位,眼睛里射出的蓝光像毒瓦斯一样熏人。他本能地往前扑了一步。沙枣花的身体往后仰去,她通红的脚后跟在他面前一闪烁便消逝了。

司马粮叹息道:“小舅,你看这事弄的。我要从这楼上跳下去吧,的确不像司马库的儿子。我要不从这楼上跳下去吧,也不像司马库的儿子。你说我咋办?”

我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司马粮撑开一把不知哪个女人遗忘在房间里的遮阳花伞,说:“小舅,要是我摔死了,你就替我收尸吧,要是我摔不死,我就永远死不了了。”

他撑开花伞,说:“奶奶的,电灯泡捣蒜,一锤子买卖了!”说完他便跃出窗口,像一只成熟的带叶果实,箭矢般落下去。

我把半截身体探出窗口,头晕眼花的我惊恐地喊叫着:“司马粮——马粮——”司马粮不理我,管自下落,花伞盛开,夺目惊心。楼下的闲人们仰起脸,欣赏着奇景。鸽哨满天,鸽粪落人洞开的秀口。沙枣花委屈的身体像一条小死狗,摊在水泥地面上。司马粮落在楼下一棵法桐肥大的树冠上,伞挂枝头如大花朵,人从枝杈缝中漏出,砸在修剪得如斯大林胡须一样整齐的冬青树丛上。树丛如绿色淤泥般溅开。闲人们惊呼着围拢上来。司马粮却没事人一样从树丛中钻出来,拍打拍打屁股,对着楼上招了招手。他的脸五彩缤纷,像我们童年时的教堂彩玻璃。“马粮啊……”我热泪盈眶地喊着。司马粮分拨开围上来的人群,走到门庭前,招来一辆杏黄色的出租车,拉开车门钻进去。身穿紫红号衣的门童笨拙地追赶上去。出租车屁股后喷着黑烟,灵巧地拐出弯道,钻进了大街上的车流,在大街两边呈现着暴发户气派、破落户气派、小家子气派的鳞次栉比的建筑物矫揉造作的注视下、狗仗权势的咋呼中、搔首弄姿的丑态里,突然消逝了。

我抬起头来,长舒了一口气,犹如一场大梦初醒。阳光灿烂,照耀着大栏市醉醺醺、懒洋洋、充满着希望又遍布着陷阱的迷狂市廛。在城市的边缘,母亲的七层宝塔金光闪烁。

母亲有气无力地说:“儿啊,陪娘去次教堂吧,这是最后一次了……”

我背着左眼仅存一点光感的母亲,用了整整五个小时,才拐弯抹角地,在茂腔剧团演员宿舍后边那条被化学染料厂泄出来的污水浸紫了的小胡同里,找到了重新恢复的教堂。

教堂设在几间古旧的平房里,没有半点巍峨和庄严,全是简陋与朴素。教堂门前和小胡同两侧,摆满了缠着花花绿绿塑料布的自行车。一个胖头大脸的慈祥老妇,坐在门口,好像一个检票员,又好像一个为某种秘密活动望风的忠实坐探。老妇人对我们友好地点点头,放我们进去。

院子里坐满了人,屋子里人更多。一个苍老的牧师,用含糊的口齿讲经。一缕阳光斜射在高高的讲台上。阳光中,他那两只干枯的手,像经过特殊处理的标本。听众有老人,有儿童,占半数以上的是年轻的女人们。她们都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平放着展开的《圣经》,手里拿着笔,在书上做着记号。一个和母亲熟识的女长老,找来两个小凳子,安排我们娘俩靠墙根坐下。我们头上是一株老槐树庞大的冠,槐花盛开,团团簇簇,犹如瑞雪。闷香扑鼻,令人窒息。粗糙的槐树干上,挂着一个破旧的喇叭,扩大着讲经牧师的声音。喇叭咝啦咝啦地响,不知是老牧师的喘息还是喇叭的喘息。我们静坐听讲。

老牧师嘶哑地说着,我虽然看不到他的脸,但我猜到了他的嘴角上一定挂着两朵白色的泡沫。

“人们呐,你们要与人为善,哪怕他是你的仇敌。就像主教导的那样,‘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若看见恨你的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

“人们呐,你们勿贪口腹之欲,就像主教导的那样,不要吃‘雕、狗头雕、红头雕、鹞鹰、小鹰与其类;乌鸦与其类;鸵鸟、夜鹰、鱼鹰、鹰与其类;鸬鹚、猫头鹰、角鸱、鹈鹕、秃雕、鹳、鹭鸶与其类;戴胜鸟与蝙蝠。’那些破戒条的,已经受到了惩罚。

“人们呐,你们要忍耐,就像主教导的那样,‘有人打你左脸,就把右脸也伸过去。’无论碰到什么样的不平事,也不要口出怨言,如果你遭了罪,就是你命中该遭此罪。即便饥饿你的胃,疾病你的身,也不要出怨言。今生受苦,来世得福。

你得咬着牙活下去。主耶稣不喜欢自杀的人,他们的灵魂将不得救赎。

“人们呐,不可贪图钱财,钱财是老虎,养虎者必被虎伤。”

“人们呐,不可贪恋女色。女人是刮骨的钢刀,贪色者就是用钢刀刮自己的骨。”

“人们呐,你们要战战兢兢,不要忘记那洪水,那天火。要永远地想着耶和华尊荣的名字。以马内利,阿门!”

阿门!听经的人齐声呼号,许多女人的眼睛潮湿着。

讲经台侧,响起了喑哑的风琴声。唱诗班领唱,听经的人跟唱圣歌。会唱的大声唱,不会唱的跟着哼哼:“审判大日要来,那日就要来,不知何时那日就要来。到那时圣徒、罪人必要分列左右队。此日要来,你有否预备?有否预备审判大日来?有否预备,审判日必来。阿门!”

讲经结束了。教徒们收拾起《圣经》,有的站起来打哈欠伸懒腰,有的坐在那儿喃喃低语。一个留着大分头、满脸粉刺的小伙子,嘴里叼着烟卷,一只脚踩着小凳子,弯着腰,用一张十元面值的人民币,擦拭着皮鞋上的尘土。一个形同乞丐的老头,怔怔地盯着小伙子的手。一个年轻漂亮的少妇,把《圣经》装进丝线编织的精致书包,同时看了看箍在白藕般胳膊上的小金表。她长发披肩,口唇腥红,手指上套着光芒四射的钻戒。一个肩膀宽厚、面相憨朴的军人,把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折成长条,塞到绿色的捐献箱里。墙上用粉笔写着四个大字:以马内利。一个满面愁苦的老太太,坐在墙根的半块砖头上,解开蓝布包袱,拿出一摞草纸样的煎饼,嚓嚓啦啦地咀嚼。从茂腔剧团的练功房里,传来女演员吊嗓子的声音:咦——呀——六月里三伏好热的天——二姑娘骑驴奔阳关——咦呀呀——。一个光屁股的小男孩用尿滋着一个蚂蚁窝,汤浇蚁穴,蚂蚁们大难临头。一个中年妇女训斥小男孩,扬言要割掉他的小xx巴,小男孩麻木不仁地仰脸望着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佝偻着腰,拖着两条僵硬的腿,对着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女人走过去。那女人额头上贴着一帖肮脏的膏药,头发上沾着一些发亮的血嘎痂。一个腿上生疮的老头,裸露着双腿坐在一条破麻袋上,成群的绿头苍蝇眷恋着他的流脓淌血的双腿。一只啄木鸟蹲在他凸出的膝盖上,快速地啄着他的疮口,并从里边叼出一些白色的细虫。他眯缝着眼,望着太阳,嘴唇索索地抖动,仿佛在念着神秘的咒语。教堂后边的大街上,传来高音喇叭的巨大轰鸣: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一对夫妻一个孩。生了二胎要结扎,提倡女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