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第2/3页)



离咱酒城一百里远,您就能嗅到酒香四溢,鼻子钝一点的,五十里也就嗅到了。不是我魔幻,而是我写实:波音飞机飞到咱酒城上空,总是不由自主地兜圈子翻筋斗,又天真又活泼,又浪漫又多情,醉意朦胧,耕云播雨,颠鸾倒凤,但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不必提心吊胆,因为那时您在飞机上也是天真活泼像喝醉了酒的小狗一样。那滋味美妙奇特,劝诸位都往酒城飞一次,体验一下人间天上的美滋味。

咱酒城正中央,是市府市委所在地,市委院子里,塑着一个白色的大酒缸;市府的院子里,塑着一个黑色的大酒坛子。大家不要以为这里含有讽刺性,绝对没有。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各地的党委、政府都挖空了心思出主意想办法,将各地的实际情况与中央的精神相结合,创造出很多方式方法,靠山的吃山,有水的卖水,有风景的发展旅游,有烟的造烟……风起云涌十几年,涌现出了鬼城、烟都、爆竹市……咱酒国的特点是酒多、酒好,所以市委、市府狠抓了酒,创办了酿酒大学、筹建了酿酒博物馆、扩建了十二家老酒厂、新建了三家集中全球酿酒技术精华的大规模新酒厂。以酒为龙头,带动了特种服务业、饮食业、珍贵畜禽饲养……现在,酒国处处闻酒香,户户有佳酿;酒店数千家,日夜灯火通明,觥筹交错。酒国的美酒佳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食客、酒徒,前来酒城观光喝酒吃好东西,当然,更重要的是招徕了大批酒商,使酒城的美酒和美名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世界各地。美酒流出去,美元流进来。近年来,酒国市每年向国家交纳的税款已达XXX亿元,贡献巨大。与此同时,酒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早就"小康"了,现在正在奔向"中康",想着"大康",何谓"大康"?就是"共产主义"呀。话说到这里,诸位也就明白,市委市府院子里塑造的酒缸酒坛具有多么重要的意味。

读者诸君,几句闲篇扯过,文人正题:人人酒城,在诸位目赏酒国美酒之色、鼻嗅酒国美酒之香、舌品酒国美酒之味的同时,听我娓娓谈酒话,听身侧美女朗朗唱酒歌,尽情享受,不要客气,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只管说。您面前的架子上摆满酒国佳酿,架后的条桌上摆满各色佳肴,请君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喝是白喝,吃也是白吃,这次酒城新闻发布会,我是筹委会执行主任,原拟象征性地收取每位五角钱的伙食费,我们市长说那样做是当了婊子立牌坊的虚伪勾当,五角钱,连半根驴属都买不到,收什么?再说今天入座的,都是远道而来的贵宾,收你们钱,岂不让天下人笑掉门牙,那样牙科医院就要发大财了——顺便提一句,咱酒城牙科医院的科技攻关小组最新研制了一种永不磨损的补牙材料,诸位如有牙疾,请速去就医,一律免费。镶上这种牙,不怕冷,不怕热,不怕酸,不怕甜,咬得铜,嚼得铁,再没有什么顽固不化的食物能阻挡您的利齿了。这是插述,请听我说正题:咱酒城人酿酒,至少已有三千年历史,大量出土的文物,给我们提供了远古的信息。请大家看录像:这地方名叫月光堆,堆下静卧着古代遗址,挖出了三千多件文物,其中一半是酒器:这是觯,这是觥,这是钵,这是瓮,这是罍,这是爵……应有尽有。专家考证,月光堆遗址,距今三千五百年,时当夏王朝晚期。在那遥远的年代里,这里已是觥筹交错,美酒飘香了。现在,酒界流行着一种十分恶劣的风气:纷纷拉大旗做虎皮,你说你的酒醉过大禹,我说我的酒醉过康熙;你的酒颠倒了杨贵妃,我的酒麻醉过汉武帝……如此等等,可谓谬种流传,害人不浅。咱们酒城,才是实事求是,以证据服人。朋友们,请看这块砖,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砖,这是东汉画像砖,在咱酒城出土。砖上图是酿酒图。我们欣喜地看到,酒国当时的酿酒生产已经出现了生产流程中的分工和配合:画面上左手扶着酿缸上大圆锅的妇人,右手正在搅动着锅内的冷却水;缸右那位男子在烧火加温;酒槽左端那位男子在神情专注地观察接酒的过程;画面下方肩挑两桶的男人是糟房中负责供水的人员……这画面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数千年前的酿酒生产流程,这流程,与我的老师莫言在他的著作《高粱酒》中描述的一模一样。请看第二块砖,这是"酒肆图",铺面临街,酒坛子累累,柜台内立着酒店主人,左上方有两位客人正手舞足蹈朝酒店奔来。再看第三块砖,这是"宴饮图"图中共有七人,中央三,左右二,座次井井有序。席前樽爵并列,碟碗横陈,众人捧盘举杯,互相推劝,场面与今天一样。我的啰嗦,到此为止,三块砖头,坚硬而沉重地证明了咱酒城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源头,彻底击碎了围绕着酒史编造的谎言,砸碎了禹王瓶,碰破了霸王杯。杨贵妃是咱酒国嫁出的女儿,每次温泉水滑洗凝脂时都要在池子里倒上一桶咱酒国酿造的高粱酒,要不她的皮肤哪里会那般光滑,她的神态哪里会像一枝海棠春带雨?汉高祖是咱酒国人的儿子,刚出生时她娘没奶,他爹就往他的嘴里灌烧酒,喝烈酒长大的孩子与吃母乳长大的孩子如何能够相比?吹牛撒谎者之流,快把你们的酒倒到河里去吧,酒城酒是历史的酒,酒城的酒里浸泡着汉文化的经典。

同志们,撒谎者们忘记了一个常识,蒸馏酒最早出现于汉代,禹王时代能有的只是发酵酒。汉代画像砖证明酿酒史的革命是在酒国爆发的。

朋友们,像日夜流淌的醴泉河一样,酒城美酒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进入了成熟时期。清朝初年,出现"福大堂"烧酒坊和现已难以查清何家所酿的"步步娇酒"。在这基础上,出现了"福娇堂"烧酒坊和酒城的第一名酒:"云雨大曲"。

话说清朝顺治年间,一位袁姓的小客商,名已字三六。他先开店卖酒,后设坊酿酒。他善于吸取当时酒城各酒家的传统工艺,想创出个名牌,可惜因病早逝。一直到他的第三代孙,才实现了这一夙愿。袁姓三代孙,名叫袁九五,他承继了祖辈的酿酒经验,又凭着比祖辈更丰富的市场阅历,于乾隆年间选中了酒城东门外娘娘庙所在地女儿井街开创他的事业。

相传,娘娘庙地下有个海眼,挑动海眼,酒城将变成海洋。为了免除水灾,群众集资建庙,并塑了一个金身娘娘,镇压在海眼之上。娘娘庙香火鼎盛,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在这里赶庙会,烧香,热闹非凡,仕女如云,成群结队的小流氓也混在女人堆里,摸xx子,捏屁股,搞得人欢马叫。这里确实是酿酒沽卖的风水宝地。袁九五便在娘娘庙旁买地建号,号名"福娇堂",并在女儿井旁建烧酒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