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亲近的人反而离得最远(第2/3页)

但这种周而复始的争论始终是无效的,这种短暂的逃避也是毫无意义的,问题若不彻底解决,只会愈演愈烈。

某年回家,我在列车上认认真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拿出了纸和笔,把我和我妈的问题一条一条地记了下来。同行的老乡笑我真够无聊的,这种问题有什么好解决的,吵架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不吵了,证明感情也淡了。

听了老乡的评价,我更深深地觉得这么做是正确的,没有人规定亲近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所以我们习惯了一开始就养成的沟通方式,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与“这是正确的方法”完全是两个概念,太多人在生活里将它们混为一谈。

在列车进入车站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既然无法改变我妈的沟通方式,那我就改变自己的方式,必须把她这辆运行了几十年的列车带入另外一个轨道。

我真的就这么做了。

回到家,我妈很开心,问东问西,等一切渐入佳境,我说我给你和爸爸订了两个特别好的枕头,对颈椎好,而且有薰衣草的味道,能让你们的睡眠更好。我妈一听,果然立刻就说:“不要,不要,没什么用。我们这个就很好,你不要老搞一些奇怪的名堂,我们不是你,你不要企图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换作以前,估计我又要开始收拾行李搬到酒店去住了,不仅浪费钱,而且凭什么每次!都是!我!搬到!外面!去住!啊!我把这个念头忍了下来,告诉自己:千万别生气,一生气就掉坑里了。

估计我妈也做好了和我坚持斗争的准备,她正等着我妥协,或者发飙。

我说:“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她说:“啊?怎么了?”

我说:“其实我能接受你拒绝我,也能放弃给你们买东西的计划。只是我在想,每次我向你提出某个建议的时候,你真的有在心里或者脑子里想过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吗?它的样子、它的好处、它的颜色、它的功效、它的价格、它在哪里买的……你有想过这些吗?还是说,你根本听都不听,直接拒绝了。”

我妈一时语塞。

我接着说:“但是你知道吗?我在给你和爸爸买一个东西之前,我要问很多朋友,要上网查很多资料,要对比价格,还要看是不是真的适合你们,以及看很多用过的人的评价,做这些事情要花费我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最后我确定之后才会鼓起勇气,很兴奋地跟你说这个决定。但是你一秒钟就拒绝了我。我后来想通了,其实你用不用这些,我都尊重你的意见。我生气的原因是我觉得你非常不在意我为你们做的一切。”

我妈一听,立刻就慌了,连忙说:“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怕你浪费钱。”

一看我妈又绕到了钱这个字上,我才不要进入她擅长的领域被她狂扁。我接着就说:“暂且不说是不是浪费钱的问题,我只想把我的感受告诉你,如果是因为钱,我们可以直接说钱的问题,但我希望得到你和爸爸的肯定。以后不要一上来就否定我做出的努力好吗?”

她点点头,觉得自己能做到。

自从她答应认真听我把要说的事情说完之后,我都会提前做好台词演练,凡是我想推销给她让她使用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成功的,我太了解我妈了,根本不会给她任何拒绝我的理由。

因为首战告捷,我开始尝到改变自己态度的甜头。再去买衣服的时候,我再也不会因为她不配合而生气了,以前我的强势让我妈觉得我只是想花钱买孝顺,她认为直接把钱给她更孝顺。我就对她说:“很多人的妈妈已经身材走样,穿不了这些有款式又好看的衣服了,现在趁着你还能穿,我特别希望你能打扮得很漂亮,当有一天你不需要这些的时候,我的钱也没办法为你花了。你穿这些衣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我会因此特别开心。”

其实后来我发现了,只要我说自己很难过,我妈会比我更难过。我说我开心,她就会比我更开心。以前的沟通,我从不说自己的感受,只强压给她,她多少会抗拒。而现在,她会因为我而接受这些,从而喜欢上这些,这真是一件特别特别美好的事啊。

我和她的争论越来越少了,有一天她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不喜欢你把钱给你爸爸吗?因为他老是打麻将、输钱,我担心你给他的那些物业费、水电费都被输光了,那该怎么办?”我妈一副特别害怕我爸因为赌博而导致家破人亡的表情。

哈哈哈,哈哈哈。我大笑了起来。立刻告诉我妈:“如果他真的把这些钱拿去赌博了,那么我们就没有钱交物业费水电费了,你觉得我们家会停电停水吗?”我妈说:“当然不会,我一定会去交啊。”我说:“对啊,即使他输光了,我们家也不会受影响,而且明年我就不会把这些钱交给他了啊,这样一来,他不是就不能得逞了吗?”

我妈转念一想,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我赶紧打蛇随棍上:“再说了,我爸压根儿就没有乱花钱,他也不赌博的,如果真的发生了,你怎么甩脸色都行,我一定站在你这边,他也能知道为什么。但是你都没有抓到他的把柄,凭空杜撰,你不舒服,他不舒服,我也不舒服。对吗?”

那一刻,我觉得有点儿好笑,也产生了一些错觉,我感觉自己是妈妈的爸爸,妈妈是我的女儿。在父母面前,我们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所以一直觉得我们要被理解、被呵护、被教育。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们了解的世界更大了,知道的事情更多了,我们已经把父母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们懒得和他们沟通,懒得教他们学习新的东西,这并不是不耐烦,而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父母,他们能把我们教育成人,他们怎么可能学不会这些呢?他们只是不想学而已吧。

我教我妈学微信,教了一个小时,她学不会,我就放弃了。后来,她主动用微信和我聊天,我问:“你怎么学会了?她说:隔壁有个KTV,说是朋友圈集齐五十个赞,就可以打三折,我就装了微信,而且让老年大学的同学都装了,我们现在每天都轮流点赞去唱歌,特别便宜。”

听完她说这些,我很自责。妈妈不是学不会,而是我没有找到让她真正感兴趣的点。

后来,我也学聪明了。几个月前,我教她如何使用微信进行付款,在电话里说了半天,她依然学不会。我就用自己的微信给她转了两千块钱,然后告诉她,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你不收款,放在你的银行卡上,这个钱就要被扣10%的手续费。

我妈一听特别着急,立刻去了银行,给自己的卡开通了手机银行,绑定、设密码、收款,不到两小时全都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