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那失掉的魂(第4/4页)

陪伴她去阴间的是和她有着同样的艺术追求的诗人,诗人还带来了将放在棺材上的玫瑰花。他是一位启蒙教师,他身上飘出天国的香水味儿,这种香味同时又令人想起发情的麝鼠。然后她就被带领着走向了终点。“终点”是一间黑洞洞的房间,某个不露面的人同她讨论死亡游戏的规则。直到最后,那个人才向她亮出谜底。谜底是她的镜像,她的亲表妹泥的一幅遗像。她通过镜像看见了自己的死。但人必须主动去死,死亡才会具有崇高的意义。在激情的推动之下,幻想冲破藩篱,推开了死亡之门。她得以进入终极体验的厅堂,在梦中举行了自杀的仪式。

至此我们可以断定,协助X医生踏上死亡之旅的就是这位女性。在她与X会面之前,她已在艺术的殿堂里破解了人性的奥秘,窥见了高尚与低贱之间的隐秘通道,早就将转换的工作做得驾轻就熟了。所以,她才能镇定自如地为X引路。

艺术的普世意义

演出已经过去了,但作者意犹未尽,他想通过他的人物将艺术人生的普遍性揭示出来。第6章和第7章就是这种尝试。文中出现的民谣歌曲《阿丽娜》则为每一个人物的艺术生涯定下了基调。《阿丽娜》叙述的是人违犯天条,因而受到永无出头之日的天罚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X医生,L小姐,诗人、博士以及侍女等人自身的故事。当艺术家建立起审视灵魂的机制之时,为得救而逼迫自身的阴暗生活就开始了。于是天真无邪的阿丽娜死而复生,化身为冷峻而充满谋略的L小姐,再一次向人性的极限挑战——她独自一人多次闯进死亡的厅堂。这个有点邪恶的,卑贱而顽强的L,将婚礼当刑场,将死亡谋杀当家常便饭,永远稳得住阵脚而又随时可以转换身份的女性,不知怎么有些像“新人”,一种艺术化了的人。当然,X,诗人,博士等等也是艺术化了的人,他们在这位杰出女性的策动之下,不断演出那既像追击,又像被擒获的惊险片。一旦演出告一段落,配角(目睹死亡者)就沦为漂泊于世的乞丐(或行吟诗人),主角则奇迹般地复活。

“你从哪里来?”

“芒市,祖国的边疆,有金银铜铁锡等无尽的宝藏。”(16)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从芒市来的,身上带着死亡之乡的气息。

在作为结尾的最后一章里,X企图摆脱这种激情而阴暗的生活,回到从前的相对平庸、平静的日子里去——人总有意志消沉的时候。然而他回不去了。仅仅演出过一次的他,已被“组织”选中成为了终生的演员。在他的住宅里,住着从前的X。一旦互换了身份再来看自己的过去,他感到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既庸俗又荒诞,简直不可理喻。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从前的家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他的位置在哪里呢?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大街上的地下通道里,因为他已沦为乞丐。精神的漂流有益于灵魂的拯救,这些来自芒市的幽灵,将会以各自的才能把《阿丽娜》的故事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他们演出的是新版《阿丽娜》,属于他们每个人自己的《阿丽娜》。经典的生命力就在于她的版本无穷无尽。

岛上的房屋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住在岛上的人转化成一块块石头。(17)

在张小波先生的自由演出中,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罚而形成的一块块的人形石头活动起来,开口说话。这些死囚创造了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奇迹。

(完)

注:①《重现之时》第129页张小波著2002年新世界出版社

②同上134页

③同上136页

④同上137页

⑤同上140页

⑥同上141页

⑦同上146页

⑧同上149页

⑨同上154页

⑩同上155页

⑩同上130页

(11)同上142页

(12)同上156页

(13)同上161页

(14)同上176页

(15)同上184页

(16)同上203页

(17)同上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