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调兵南方,明朗的局势!(第2/2页)

随后,宋应星笑着又道:“陛下请放心,大夏最新海船已经铸造出来,可以支持数万兵力渡海作战。还有众多先进楼船,已经准备就绪。”

燕国和夏国之间只有燕江这条大将阻隔,只要大军杀过去,那平坦的地势便可让夏军长驱直入,杀入燕都。

为了这场战斗,工部早就做好了准备,在福州边关修建隐蔽的船厂,建造了大型楼船,可以支持渡海,便可直接从燕江的入海口进入,成为大夏士兵渡江的依仗。

自从萧锐登基开始,张良、贾诩、萧何和郭嘉便为萧锐制定了一统神州的大计划,把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都考虑在内,这才有了万事俱备的局面。

下午傍晚时分,内阁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方案。

岳飞、李存孝、养由基、霍去病各抽调兵马南下,先回京述职,面见陛下后,再前往福州、赣州、湘州等地,在边关驻守。安北诸州有冠军侯、常胜侯、镇远侯继续驻守。

陈庆之和甘宁驻守安西北部,而张良回京述职,他将担任攻打燕国的总军师。

韩信继续驻守西秦诸郡,有他在,秦人就算生事,也很快能镇压下来,不必萧锐担心。

拿下秦国,大夏总共投入了两百万兵力,规模之大乃是历史之最,不过对付燕国就完全不必了,暂定派兵七十万。

萧锐看过这个方案后,立即朱红批准,随即派遣使臣手持虎符前去传旨。

等李存孝他们带兵回京,估计也得一个月之后的时间了,毕竟路程在那里摆着,急不来。

这段时间,萧锐继续把注意力放在国政上面,对他而言,并非一统神州就万事搞定,随着地盘越大,琐事越多,庞大的疆域想要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迁都赵都势在必得,年前就让萧何开始修葺旧赵皇宫,因为设施都在,所以修葺起来很方便。

萧锐准备今年完成迁都。

同时,年前放出的改革科举制度的风声已经消停了,似乎是看到陛下始终没有动静,所以都觉得是谣言。

所以萧锐又在早朝上专门强调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出科举考试内容的不全面,需要变革。

陛下亲自说出这些话,所有人都明白,科举的内容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