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自古争位要抓兵权(第2/2页)

萧锐眉头一挑,他对十二军侯的情报熟悉,但对这小侯爷却不了解,忽略了这里面的门道,而且是大门道。

十二大军侯中,除了白虎侯,其他十一人都是曾经跟随陛下南征北战,靠着军功上位的人物,但就像刘备的五虎将之间都有间隙,更何况是武无第二的军侯?

十一大军侯中,冠军侯虽然出身诸葛家,世代报效皇恩,但诸葛家虽有忠义门风,但只算是没落的武将世家,直到诸葛元熊和诸葛元霸才崛起。再往下,常胜侯、忠勇侯、骁勇侯、镇远侯都是寒门出身。

而后面的平波侯、百战侯、破军侯、长林侯都是权贵人家出身,但是他们的排名却在寒门军侯之下,他们不仅不会服气,反而憋屈,而这个现象自然也反映到儿子的身上,形成了不同的小团体。

形成小团体很正常,年轻人各有各的圈子,但是萧锐突然想到,因为萧峰故意隐藏的原因,文官系统中只有兵部尚书是他姨夫,其他文官官员并不会支持“憨直”的萧峰,但是萧峰和英国公真的会放弃拉拢势力吗?

隐藏不代表放弃,现在看来,霍星野之子交好四位小侯爷,就是一步大旗啊!他要拉拢的从来不是文官,而是军侯,而是武将!

要知道,兵部有调兵权,军侯有统兵权,说话难听点,一旦陛下暴毙,就算萧峰不是太子,他手里掌握了兵部和军侯,调兵权和统兵权一结合,便能趁太子还未登基,直接调兵杀来京都。单靠一个西北大营,能阻止的了吗?

而等排名前几位的军侯听到了名声,准备回京勤王时,萧峰已经做上了皇位!

这虽然是萧锐的猜测,但是深入联想会发现,冠军侯、常胜侯、骁勇侯、镇远侯都是在边关军镇驻扎,但是平波侯、百战侯、破军侯、长林侯都是在夏国境内的军事要地驻扎。比如平波侯镇守琴岛,百战侯驻扎徐州,破军侯驻扎在鄂州,长林侯驻扎在并州,都是军事要地,同样的距离京都都不远!

也许,这才是萧峰和英国公的打算,而这场大局更是瞒着陛下不知谋划了多长时间!

越想下去,萧锐越觉得可能性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