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更符合国情的皇权集中制(第2/2页)

国内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数百家之多,而国企部所属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运也是一样,国企部控股的航运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长江航运公司,至于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营航运公司。

就连海外贸易公司也是这样,虽然国企部控股的几大贸易公司,以及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太平洋贸易公司,加起来占据了海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还是被民营资本给瓜分了呢。

更不要说,其实这些国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司外,其实很多都是上市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国企部基本只是能够做到依靠多数股权控股而已,没能做到全资控股。

民营资本,在大唐的工商业经济发展里,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

不过也不会重要到威胁帝国政权稳定的程度,因为李轩不允许。

在李轩的规划里,以后大唐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是国企部控股的企业主导国防、民生等至关重要以及比较敏感的行业,而民营资本,则是充当其他普通行业的主要角色。

民间资本赚钱,给帝国提供税收就可以了。

至于造枪造炮,稳定民生等,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任务,而是国家资本的任务。

两者分开来,各自发展,互不干涉。

也许等上百年甚至数十年后,民间资本的力量将会发展的更大,民间企业的技术将会发展的更好,到时候免不了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合作,不过那个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轩就不关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

因此当李轩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国内工商业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报告时,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

虽然大唐帝国的政治体系,乃是整个民间的风气都还是浓郁的传统封建帝国,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工商业的高速发展。

政治体系方面,是因为李轩做了一系列的改良,虽然本质上依旧是皇权集中制,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却是和后世近代的一些政权比较类似了,而且还吸收了一定后世现代国家的好处以及坏处。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大唐帝国!

你非要给这种政治体系给一个定位,应该是一种改良后,更符合大唐国情以及当代发展的皇权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