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4/5页)

秘书匆匆离去,杜耀杰独自沉思,他的目光落在写字台上摆着一幅相框里,在那张照片上,杜盛元和他的结发妻子抱着年幼的杜耀杰,笑容可掬。

潘玉龙下班了,在职工更衣室外的插卡电话处和汤豆豆通了电话。

“你这几天去医院了吗……杨悦好些了吗……她妈妈还说什么了?”潘玉龙问。汤豆豆在病房外与潘玉龙通话:“没说什么了,毕竟是她自己的女儿嘛,心情肯定是这样的。哎,我的手机快没钱了,咱们先说到这儿吧。”潘玉龙说:“我手机早没钱了,你有急事就打到饭店让他们转告我……好,再见。”

潘玉龙走出更衣室,碰上了分在前厅部的那位同学。

同学迎面相遇,热情寒暄:“哟,潘玉龙,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一趟出去时间不短呀。怎么样,在澎河玩得还行吗?”“……玩儿?啊,还行吧。”潘玉龙有点尴尬。有人把同学叫走了,同学边走边回头说道:“我休假正想去澎河漂流呢,回头你给我介绍介绍……”“啊,行。”潘玉龙胡乱答道。

潘玉龙来到酒店办公区,对一位秘书说道:“我是客务部的,我叫潘玉龙,我有件事想见一下何总……”

佟家彦下班,和同事们打着招呼,走出了饭店职工出入口。

佟家彦走到街边,不期然接到了一个电话。他冲电话里问了一句便站了下来,回头看去,一辆轿车从身后开来,在他身边无声地停下。

佟家彦左右看看,拉开了车门。

潘玉龙这时已坐在了总经理的办公桌前,他和总经理已经谈了一段时间。

总经理说:“你报告的情况公关部已经转达给我了,饭店已经派公关部和培训部的人专程去渝城的医院里表示了慰问。现在她父母都在渝城照顾她。我们也把情况通报了她的律师事务所,她的事务所不知道有没有派人去看过她。”

“杨悦……肯定是要残废了,她肯定要残废了……她为我们饭店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饭店能多给她一些经济上的帮助吗?她父母都是普通的机关干部,家里的钱不多,他们已经快要付不出杨悦的住院费了,咱们饭店能给她帮助吗?”潘玉龙问。

总经理想了一下:“杨悦不是我们饭店的正式职工,她的医疗保险关系不在我们饭店……”潘玉龙打断说:“我去她的律师事务所问了,她的关系还没正式办进所里,就被派出来实习了。现在她成了这个样子,他们所里总说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可总也研究不出个结果来,究竟还要不要她一直没有说法。杨悦毕业后这一年的实际工作都在饭店,所以我想……”

“尽管她的医保关系不在饭店,但如果这次是在为饭店工作时发生的意外,我们承担医药费的理由,就不存在很大问题了……”

潘玉龙含了眼泪:“我知道,她是为了我才弄成这样的,应当承担责任的是我……可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这个能力……”

潘玉龙有些哽咽,总经理面露同情,沉默片刻,他开口表态:“这样吧,我再和人事部门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我,我能预支一点工资吗?我想预支三千块钱工资,然后从我每月的工资中扣。”

总经理说:“饭店没有预支工资的先例……不过,我们商量一下吧。”

在一家酒楼的一个小单间里,佟家彦与黄万钧聚在灯下,窃语浅酌。

“黄总,您过去在盛元公司的时候,为了城市公园这个项目,都没单独请我吃过饭,现在到了亚东公司,怎么反而……”佟家彦阴阴地说。

黄万钧说:“我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亚东公司拿到银海城市公园这个项目。”

“也就是说,要从您的老东家嘴里抢这块肥肉?”

黄万钧的声气,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居高临下:“盛元公司现在已经不是亚东公司的对手了。盛元公司的资金来路其实很不规范,风险都藏着没露呢,一旦爆发出来,说塌就塌。我是不敢再和他们搅在一起了。亚东公司是国际资本,来源合法,操作规范,预算科学,监管严格。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还是韩国时代。”

“啊,时代公司的那位女老板回国去了,最近一直没听说时代公司有什么动静。”

“据我所知,你跟时代公司也有些很不一般的交往。”

佟家彦一怔,马上遮掩:“啊?啊,没有,他们只是我们饭店的客人,我跟时代公司的人,没有私交。”

黄万钧淡淡一笑:“真的吗?你和时代公司,从来没有过私人的交往,或者说……交易吗?”

佟家彦稍露慌乱:“我和时代公司……不可能啊。”

黄万钧并不戳穿,迂回地说道:“我过去在盛元集团银海公司的时候,我们在时代银海公司的朋友,可以随时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现在,我离开盛元银海公司了,可朋友仍然还是朋友,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事情,就和过去一样,随时可以知道。”

佟家彦面容尴尬,不敢对答。

黄万钧笑笑:“朋友嘛,都是互通有无的,你也是我的朋友嘛!你是我的朋友吗?”

佟家彦这才解围般地随着笑笑:“当然。黄总有什么事需要我效力的,吩咐一下就行。”

“好啊,到时候可不要躲我。”

“我们做饭店的,庙在和尚在,我们能躲到哪儿去。”

黄万钧说:“你们做五星饭店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得很啊。你们就是那些公司大佬,名流巨富,各国政要的贴身管家,没有人能像你们一样,和这些人靠得如此之近!”

盛元集团财务总监专程赶到杜家,在后花园里向杜耀杰单独汇报。

“……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资产能不能合理转移的问题,而是咱们公司的账,根本就是不能查的。这两个从渝城分行王行长那里贷款的时候做的账,虚增的部分过大,而且后来贷款的使用和当时贷款报的项目并不一致,一旦查账……”

杜耀杰问:“虚增的部分当时不是都做了一大堆文件和证明吗?光从账面上查查,不至于查出问题吧。”

“一旦正规查账,只要有一点金融经验的人,至少能从数据上看出我们这两年的贷款过于集中,贷款数额过大,资金风险超过了常规的状态,资金流向和贷款用途再不完全相等,肯定会让人产生怀疑的……”

“可咱们每一笔贷款,手续都是齐备的,而且都是有抵押物的。”

财务总监说:“咱们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土地虚估一旦查出来,咱们就彻底露盘了,再说咱们大部分土地还没有拿到土地使用证,只是凭国土管理部门开具的证明文件,当时是因为王行长和咱们关系好,不细究,贷款也就放出来了,严格地说,这也是违规的。他们万一再派人到实地去查,有些地块用肉眼就能看出面积虚估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