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8章 庇佑之地(第2/2页)

“这些年里,海外府的税赋不断的增加,也证明了这政令的实用性……昔日,我师君曾与闻人公争吵,他们所争的,就是海外的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不过,那时我还年幼,甚至都没有办法参与到他们的谈论之中,师君说,大汉应当征伐海外,设立郡县,宣扬文治,使得遍地汉风……”

“闻人公却是不同意,他认为,当取海外之物,以养我九州百姓。”

“我当时还不明白,他们到底在吵什么,如今,我方才明白……陛下,你觉得如何呢?当以郡县教化,或者养我九州百姓呢?”

刘熙眯着双眼,思索了片刻,笑着问道:“这会冲突么?”

“嗯?”

“设立郡县,教化当地百姓,与养朕天下之黎民,这并不冲突啊……朕觉得,两者都可行。”

郭嘉愣了片刻,方才笑了起来,“陛下说的有理,我明白了。”

……

延康九年,除却年初的不幸,还算是不错的一年,各地都没有遇到什么灾害,天下都在为十年的目标而努力着,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施行各自的政令,庙堂也是在审核之后,给与一定的扶持,国库还算是比较富足的,驰道与运河的收入也在缓缓增加。

车舟税并不高,奈何数量很多,光是扬州运河,每日进出的船只便是以万计,再加上驰道的征收,海外府的给与,国库是相当的充足,达到了足以让闻人公笑死的地步,奈何,他是见不到这国库了,他也不能笑了,国库的充足,带来的影响是非常良好的。

地方施行政策,都能得到庙堂的扶持,诸葛亮从庙堂那里弄来了六亿钱,用以设立矿场,这放在往日,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灾害,何时见过庙堂给与地方钱财的?

政治更是清明,从地方亭里开始,各级官吏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很少有庸碌之辈,这就是官学的好处了,为大汉培养了无数个精英,原先知识水平不高的官吏,都已成为了过去,亭里之长,都是些学府内走出来的士子,甚至还有通过考核的能人。

庙堂里不再有世家的叫嚣,地方上也不再被豪强所把持,官吏也不全是大族出身,开明程度已经达到了让王节信拍手叫好的地步,奈何,他是见不到这情况了,也不能拍手叫好了。

这片受到了无数先祖英烈所保佑的土地,愈发的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