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6章 建宁熹平(第2/2页)

“天下人皆读书,何人事农桑?”

“陛下,农桑非贱业……官学成立,臣欲将大量农书抄写递送,另外,还要令大儒们书写重农赋之类,天下幼童,自幼学习……何况,读书与务农,并不对立,学子虽众,考取官身者稀少,其余人,若是不想捧着书饿死,就必须得务农……陛下不必担忧!”

听着曹操这么说,天子的脸上还是有些迟疑,他心里知道,新政是前所未有的一次的革新,若是能够成功,立刻就能改变自古的大势,每一代君王,都在想方设法的限制大族,在解决兼并土地的问题,有的温和些,会通过与大族交涉,来让大族们放弃一些耕地,移交百姓手里,有的刚烈些,直接党锢,抓博处死!

还有的,想通过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便大规模进行屯田,来让百姓们获取耕地。

不过,这些,都没有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因为,天子已经注意到,在建宁时期开垦的耕地,又有大部分悄悄转移到了大族们的手里,当然,他们不敢采取暴力的手段,是通过购买,例如,幽州水灾,百姓们耕地被毁坏,颗粒无收,大族便以粮食换取他们的耕地。

其中也不乏有通过勾结当地官吏,强势获取耕地的,不过,如此行事的,大多都是豪强,而不是世家。

建宁时期屯田无数,百姓们都有自己的耕地,这才不到十年,这些耕地又变成了大族们的耕地,这是让天子格外愤怒的事情,新政的施行,是从根本上限制住世家大族,要改变这样的局势,只要成功了,自己的后代,再也不必为世家大族而烦忧了。

天子想了片刻,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去办!!”

曹操拱手一拜,便离开了皇宫。

很多人都说,当今天子并不是个明君,他脾气实在暴躁,没有孝康帝的沉稳,也没有他的胸怀,作为亲自见过孝康皇帝的大臣,曹操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天子在一些方面,的确是不如孝康皇帝,不过,当今天子,也未必不能算是明君!

天子脾气虽暴,但是对百姓还是很温和,熹平仁政,可是要远超建宁时期的。

天子虽不沉稳,可是他有别样的刚烈,与事事谨慎的孝康皇帝不同,当今天子,只要是觉得此事大可为,他立刻就会去施行,完全不顾多少大臣会反对,而在这方面,他还是极为的敏感,对于一些新奇的政策,他也能闻到其中的有利之处,继而施行。

这是个不太喜欢被拘束的天子,他能接受新奇的观点,能够接受新奇的事务。

你觉得孝康皇帝会坐在胡椅上处理政事麽?

孝康皇帝能够全力推广一些新奇事务,举国之力,来造什么织绫机,翻车之类的麽?

曹操甚至觉得,若是孝康皇帝看到了自己的这些前所未有的上奏,他准会给自己找个医师,来看脑疾,而不是像当今天子一般,大手一挥,让自己全权处置。

曹操想着这些,走出了皇宫,停下了脚步。

转过身,朝着厚德殿的方向,附身大拜。

或许,天子并非鲁莽。

而是这大汉,当今就是需要一位莽一些的天子。

才能在这乱局之中,硬生生的斩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