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4页)

“女方的孩子还小,刚十岁。”

“那你和你弟弟呢,做好准备没有,如果你父亲再婚?”

“准备?什么准备?”小西不解。

“女方肯定会有要求。比如,财产。毕竟她才三十多岁,有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就是说,她一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她不得不考虑,你父亲去世后她和她孩子的生活保障。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老年人再婚的首要障碍,是财产问题。”

“如果他们结婚,女方和孩子的户口能进京吗?”

“很难。几乎是没有可能。”

小西沉吟了一会儿:“假如,假如我和我弟弟愿意放弃我父亲的财产继承权呢?”

“那需要去做一个公证。”

…………

小西把咨询结果跟小航说了,一致认为这事对爸爸和小夏是好事,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关于财产问题,二人很容易就达成了共识,漫说爸妈没多少财产,就是有,也是爸妈挣来的跟他们无关。倘若爸爸愿意用它换来一个好的晚年,他们就没理由反对。小西忍不住大大夸赞小航,说很多事情有时就是一个思路,想不到是因为不想,不想是因为惯性使然。小航摆手说我们俩就先别表扬自我表扬了,关键还得看当事人。小西认为应该没什么问题,小航觉着问题还是有的——观念问题。一个教授,一个保姆,一个六十多,一个三十多,就算他们心里头都同意,会不会因为在意世俗的、外人的看法而放弃?小西说她跟爸谈,让何建国跟小夏谈。小夏是他找来的,他得算是小夏的娘家人。何建国知道了这事后非常感动,对小西说:“小西,你爸有你这样的女儿,是福气。”小西回敬他说:“彼此彼此。你爸有你这样的儿子,也同样。”谈话一下子触碰到敏感区域,都不响了。

事情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小西爸对小夏感觉一直很好,并且,经过了秦教授那次,决意倘若再婚,首先要实事求是,为自己结婚而不是为面子、为别人结婚,他不是年轻人了,可以赌一把,不成再离,反正还有翻本的机会。他来日无多,他现在只求安定和睦温暖衣食无忧,而这些,小夏都可以做到。小夏的顾虑却不单单是观念上的,她有实际问题:闺女怎么办?总让建国嫂子带,不是个长法。小西爸说,闺女接过来,在北京上学。小夏当时泪水夺眶而出,在北京上学,这是闺女的梦啊,如今梦想成真!

建国爹来了,大儿子何建成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进城务工人员,要开表彰大会,让何建成代表发言,哥儿俩打电话让爹务必来看一看。何建成的发言稿是自己写的,写完后叫建国帮着看看,何建国便拿给小西看,毕竟小西是学中文的。小西看后大为惊讶,那文章文笔流畅,思想深刻,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诗句,引用得准确自如随处可见,令小西感慨万端,过去是不了解,了解了,真替他们这些人可惜。有才华,有志向,就因为没有钱,整个人生就给改变了,同时越发理解了何建国对他哥的感情,越理解越为自己与何建国的关系前景感到悲观。爸爸和小夏、小航和简佳至今没有结婚,都说不急。她心里明白,他们是怕她受刺激。

何建国打电话来说建国爹想来顾家看看,他爹给顾家“带了点儿自家种的粮食”。小西爸不想让他爹来,且不说两家已然没什么关系了,单说他来了,小西肯定会触景生情会难过,却又没理由拒绝,只能同意。

说好晚上来,不来吃饭,只来看看。这天顾家早早吃了晚饭,收拾了,洗好水果泡上茶,等客人到来。小西爸注意到小西晚饭吃得很少,心神不宁,一会儿说他们来她躲出去算了,一会儿又说算了,见一面也没什么。显然心情矛盾,怕着并期待着。弄得小西爸也跟着紧张起来:建国爹专程来,恐怕不是为那“自家种的粮食”,他来很可能有事,什么事呢?对小西表示点儿歉意?毕竟,小西的习惯性流产与何家有直接关系。

约好的时间到了,门铃响了,小西的身体由于紧张,一下子绷直——她最终没有躲出去,决定留下来——小西爸见女儿这样,非常难过。

小夏去开了门。建国爹和两个儿子都来了,何建国最后进来,手里提着个大提包。小西起身迎接,但对所有来者都没有称呼,只是客气而拘谨地道“你好”“你好”,客气到同每个人都握了握手。落座后,建国爹让建国把提包打开,拿出一样样小杂粮放茶几上,最后,拿出了一个纸包,同时,从怀里摸出张纸,说是为治小西的病给寻下的一个药方子,“专治妇女流产。药方里其他几味药城里头都有,估摸着有两味不好弄,俺就给带了来!”说着打开那个纸包,用手扒拉着里面的东西给小西看,“六个青蛙眼,一对羊睾丸。”

小西接过建国爹的方子和那纸包东西,看。大家都看她。片刻后,小西头也不抬道:“要是,我这病就是治不好了呢?”

建国爹说:“你们要实在想要孩子,就让建成把他闺女过继给你们一个!”

小西一愣,抬起头来:“你们不要孙子了?”

“那个,”建国爹咳了一声,“那个男女要是都一样了,孙子孙女的,有啥不一样?”

小西怔怔地看建国爹,半天道:“谢谢,”停一下道,“——爸。”

建国爹又咳一声,转对小西爸:“建国建成都跟我说,他们娘也说,说小西是有不少——”想不起来,看儿子们,“那话你们是咋说的来?”

何建成说:“——是有不少显而易见的缺点,但更有很多难能可贵的优点。”

小西扭脸看何建国:“这话是你说的?”何建国点头。小西叫起来,“我有什么缺点?……还‘不少’?还‘显而易见’?”

全家人都笑了。何建国和小西也笑了,笑着,泪流下来了……

一年以后,小西生下了她和何建国的女儿。女儿生下来时是单眼皮,满月后,变成了双眼皮,一双瞳仁儿又黑又亮,眼白却是蓝色的,蓝得如同晴日的天空,没有一丝杂质。

定稿于2006年5月

北京海淀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