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篇 第十三歌(第2/2页)

(2)这第十三歌的开头到此为止,共八节廿四行,这一句,是《神曲》中最长的一句,像长江大流,一气贯注到底。在但丁的时代,乞挪河穿过瘴气弥漫的沼泽地向南缓缓流到台伯河。它被当作最慢的运动的典型,如宗动天(“最迅速的天体”)的旋转是最速的运动的典型一样。

(3)“一个光明”指托马斯·阿奎那,他讲过圣方济的生平。

(4)他已回答了但丁关于乞食教派的理想的第一个疑问,现在就要解答关于所罗门的智慧的第二个疑问。

(5)“亚当和基督必然有人性的一切完美。那末,那个第一环的第五个光明里的仙灵所罗门怎能是没有匹敌的呢?”这是但丁心中的疑问。

(6)一切的造物,不论是不朽的还是必死的,是“神圣观念”,即“上帝之道”的反光。

(7)“神爱”即圣灵。“圣子”从“圣父”生出后并不与他分离,也不与“圣灵”分离。

(8)“九个天体”意即“九个存在”,不是指九重天体,就是指九级天使,译文取第一义。

(9)“最渺远的能力”:即最低的植物和有感觉的生命。

(10)把生命给予事物的那实体的形式,是印在物质上的一个“神圣”观念的形象。但那把形体给予不直接由上帝创造的事物的本初物质(“这些事物的蜡”),以及星辰的影响(“把蜡造型的印”),并不是一色相同和处于它们最佳的性质中的;因此,那神圣观念是多少有些不完美地被表现出来的。材料的质地愈佳,那末在那印底下时,它愈是完全地让那理想用光透过它。

(11)“自然”是上帝运用次因时的上帝的媒介。

(12)这三行的意思是:“假如神明直接准备好蜡并且盖印,随着来的将是完美无缺的结果。”

(13)指亚当和基督。

(14)所罗门所求的并不是使他能够理解一切神学的、形而上学的、或是科学的问题的那种聪明智慧,却单求那使他宜于做一个王帝的那种聪明智慧。(见《旧约·列王纪上》第3章)(15)“第一个父亲”指亚当;“我们欢喜的人”指基督。

(16)这三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他们举为虚假推理的榜样。

(17)这两人是3、4世纪时出名的异端者。

(18)指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