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三章(第2/2页)

科尔尼洛夫突然停下来,站在鲁科姆斯基对面,猛地问道:“只有采取这样的断然措施,才能保证国家和军队的前途,您同意我的意见?能和我共同奋斗到底吗?”

鲁科姆斯基感动地紧握着科尔尼洛夫于瘦的热手,站起身来。

“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我要奋斗到底。应当周密计划、慎度局势——择机而行。您就把这件事交给我吧,拉夫尔·格奥尔吉耶维奇。”

“行动计划我已经拟好。行动的细节可由列别杰夫上校和罗仁科大尉去制定,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要知道您的工作已经够多啦。请相信我,我们还会有时间来讨论一切问题,如有必要,再做相应的修改。”

这些天大本营里的生活过得简直像发疟疾一样,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穿着落满尘土的保护色军便服,经风吹日晒,面色黝黑的军官从前线各个部队来到莫吉廖夫的省长公馆,请缨效命;军官联合会和哥萨克军人联合会的衣冠楚楚的代表来晋见;从顿河卡列金——政府任命的第一位哥萨克顿河军区的军司令官——那里派来了几位急使。也出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文职官员。确有些人是诚心诚意想来帮助科尔尼洛夫振兴在二月里崩溃的、老朽的俄罗斯帝国,但是也有些工鹰,他们嗅觉灵敏,闻到了大残杀的血腥气味,预见到谁的强有力的手将切开国家的血管,满怀希望,云集到莫吉廖夫,想乘机抢到点儿什么。像大地主、黑帮、冒险分子、靠投机发了大财的扎沃伊科和铁杆保皇党徒阿拉金、多布雷恩斯基等人的名字在大本营里,就像是些与最高统帅关系密切的人似的,挂在人们的嘴上。在大本营和顿河军行军司令部里,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说科尔尼洛夫对人太轻信,因而被一群冒险家们包围了。但同时在广大的军官圈子里却普遍认为:科尔尼洛夫是俄罗斯复兴的旗帜。狂热的复辟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面旗帜下来。

八月十三日,科尔尼洛夫到莫斯科去参加国务会议。

这是个温暖、阴暗的日子。整个无空仿佛是浅蓝色的铝铸成的,地平线上是一片镶着淡紫色毛皮边的仔羊毛似的云彩。从云层中向田野、向奔驰在铁轨上的列车、向蒙上神话般秋色的树林、向远处水彩画似的朦胧的白烨树、向穿了一身寡妇素装的初秋大地——斜洒下映在虹霓的折光中喜人的细雨。

列车在飞驰,身后甩下茫茫平野,拖着红色长裙般的烟雾,敞开的车窗边,坐着一位矮小的、穿着保护色军服、戴着乔治十字勋章的将军。他稍稍眯缝起黑亮的眼睛,把头探出窗外,冒着热气的雨点毫不吝啬地打湿了他那日久天长晒黑的脸和下垂的黑胡须;风把垂在前额上小孩刘海似的一缕头发向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