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诸葛亮出马(第2/3页)

“可是??可是,”赵主委过来小声说,“您有您的影响力,您一说出来,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都说非支持您不可,算算票数,也相当多了,虽然不一定能让您当选,但是票一分散,小蔡就输定了。”

“那你们就放弃小蔡,支持我好了嘛!”老冯咧着没牙嘴,“让我过几天当官的瘾嘛!”

老冯果然自己去登记参选了。

老冯果然上了一个又一个电视节目。

他侃侃而谈,让人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位能参政的老人,高主席和赵主委的眉头就锁得更深了。

所幸,投票前几天,老冯突然说生病,决定退选了。而且抱病帮小蔡站台,请大家把原来支持老冯的票转给小蔡。

高主席和赵主委当然对老冯感激之至,除了安排一个大房子,给老冯养病,专车带老冯看病,还安排了一个漂亮护士和管家随侍老冯左右。

老冯也偶尔坐着他的黑头车去开会,在会里大发高论,一干大老无不对老冯的真知灼见竖起大拇指:“真是今之诸葛亮啊!幸亏高主席亲自出马,三顾茅庐,才能请出山哪!而且,要不是老冯帮忙,小蔡怎么可能以些微的差距打败强劲的对手?老冯真是居功至伟呀!”

想一想

老冯帮忙了吗?他明知两边的差距很小,他再分散票源,不但自己赢不了,小蔡也一定输。

老冯不但不是帮忙,还是扯后腿,为什么大家还要感激他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退出了。

问题是,他本来就不该参选,这退出是应该的。

这也没错,但是他表了态,既然表了态,就应该“分点糖吃”。

会哭的小孩有糖吃

今天有人请你喝喜酒,你有两个孩子,只能带一个,可是另一个也要去,坐在地上大哭,你怎么办? 你有几个办法——第一,你把他骂一顿,说他算术考不及格,你还没修理他呢。再哭,就给一顿臭揍。

第二,你告诉他,只能带一个小孩,这次带哥哥,下个月又有喜酒吃,到时候就带他。

第三,你说:“乖乖在家看电视,等下妈妈给你先去买个大汉堡,外加你最爱吃的奶昔。另外,给你一百块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社会跟家庭一样啊!

今天你表示你也要出马,而且号召你的一票老朋友帮你。“上位”的人算一算,你还真能挖走一大块墙脚。票已经不够了,你这一?搅局?,就完了。

他也会给你三种选择——

第一,“你小心一点!你那笔呆账我已经压下了,你再不老实,我就叫银行催缴,看你倒不倒!”

第二,“这次由他先选,下次再轮你,我下次一定提名你。大家轮着来,好吗?”

第三,“你已经年岁不小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就让别人出马吧!你要吃要喝要拿,成!、我们满足你,绝不让你吃亏,绝不把你冷落。”

步步高升的庸才

老冯不是就因此,不再被冷落吗?

就这么表态一下,他就由个破落的小房子,乔迁到个大宅院;就由孤苦伶仃一个老人,成为有仆从、有护士、有司机,甚至有头衔的人物。

这表态多有效啊!

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在一个团体里、公司里,甚至家庭里,你是乖乖牌,卖命的时候你跑第一,回来之后从不争功,你以为大家自然会把最好的位子给你吗?

当然不会,因为你淡泊名利,你“功成不居”,你不喜欢这一套。正好!本来位子已经不够分配了,少你一个,不是太好了吗?

于是你会发现那些最没声音、最不争的人,总被人冠以“没有企图心?,也就很难在人群中出头。

反而那些能拍马、会扯淡、争功诿过的庸才,一个个你踩我,我踩你,步步高升。

所以,好比 EQ 比 IQ 重要、人际关系比智商重要。企图心也是一种才能,它甚至比办事的才能更重要。

浪子回头金不换

读过基督教《圣经·路加福音》里迷途羔羊的故事吗?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想想,他说的不是一点没错吗?你可以为了失去一只羊,而把乖乖跟在你身边的九十九只羊?撇在?旷野,只为找那一只羊。

在《路加福音》里耶稣也说到浪子回头的故事——小儿子要父亲把他应该分到的产业给他,然后离开家,任意放荡。最后花光了财产,跑去为人养猪。饿得想吃喂猪的豆荚,可是主人都不给。

最后他不得不回父亲家。他老父远远见到,就跑去拥抱他、亲他,还吩咐仆人拿上好的袍子给他穿,为他戴上戒指、穿上鞋子,再宰了一头肥牛庆祝。

当他哥哥不平地对父亲抱怨:“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违背过你的命令,你都没为我杀过一只羊,而你这个儿子让娼妓吞尽产业,他回来,你却为他杀牛庆祝……?

那老父怎么答?

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会争的员工得好处

读完这个故事,你算算!是出外浪荡的小儿子得的多,还是大儿子得的多?

小儿子可以拿完了属于他的那一份,再回来拿一些;大儿子这个乖乖牌,得的会比弟弟多吗?

这是人性。也是真理。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会争的职员有好处,那些“无争”的人,则可能到最后才被想起。

所以,无论你如何淡泊,无论你如何“不喜欢跟人争”,当你遇到不平的时候,一定要表态,否则你非但不会被尊重,而且可能被歧视。

别做边缘人

对的!你可能被歧视,甚至被误解,最后成为“边缘人”。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大明星,今天有个巨片,里面的主角怎么看都由你演最好。

那制片和导演私下来拜望你,问你能不能出马。

你看了脚本,不喜欢,也可能因为有别的片予,分不开身,于是私下婉拒了。

他只好找别人。改天别人演了,轰动了,甚至得奖了。人们会怎么说?

他们先会想:“这不是由某人演最恰当吗?为什么他没演?然后,他要自己找答案,于是“某人被冷冻了”、“某人走下坡了”、?某人过气了?的声音都出笼了。

那片子愈成功,你对比得愈落寞。

你可怜不可怜?

可以“不拿”,不能“不说”

所以碰上这种情况,即使你要拒绝,你也要公开拒绝——你可以先放消息出去,某制片来找你了,你正在审阅剧本。然后,你再放消息出去。说自己因为有另外一部片约在身,绝不敷衍了事,为了不影响这片子的进度,只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