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字路口—找到人生方向感(第2/9页)

然后分别给每个选项对应各个因素,如果有对应的,就打一分。

我问刘欣:“你有什么发现吗?”

刘欣说:“我忽然发现,对于之前的那份工作似乎也没那么多的讨厌,还是有我喜欢的因素的。”

“嗯,还有什么?”

“选项太少了。我想看看还有什么工作适合我。”

刘欣已经开始关注自我了。

把自我养起来

“选项少,是因为你很少关注自我发展。这也是你很难做判断的原因:你没有真实的选项。”听我这么说,刘欣明白自己刚才为什么纠结了。

“你知道如何安排大哥了,我们再看看如何培养小弟。”我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

第一步,对可能性产生自信。

具体做法就是朋友圈求赞,看看别人眼中的你到底是什么样的?陷入低谷的时候,一个人往往会视野受限,选择性地忽略自己的兴趣、可能性,以及优势。

这是第一步,微风拂面,让他那个摇摇欲坠的自我先站稳脚跟。

第二步,唤醒梦想的能力。

我给刘欣留了另外一个作业,找一个本子做“梦想笔记本”。本子从前往后记录点滴的梦想,想到什么特别想做的,就记录下来,尽量详细和具体。从后往前记录为梦想所做的事情和准备。每周拿出来看一看,想象一下梦想实现的景象。慢慢地,梦想会让你更加热爱生活。

当自我被压扁以后,要用梦想给它充充气,慢慢把自我养起来。

第三步,打败小鬼。

从认可自己,到养大自我,到实现自我,这似乎是一个顺利流畅的过程,可是我也知道,一定没那么简单。当自我被压扁之后,要经过几次摇摇晃晃才能站起来的。

刘欣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梦想的实现都是不可避免要涉及其他人,也会有一些风险,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带来后悔和遗憾。”

在自我不那么坚定的时候,各种怀疑就会像小鬼一样出现,稍有不慎,自我又会被压扁了,甚至是一蹶不振。这样的结果更可怕,从此给了自己一个“努力过,但不成功”的借口,那就彻底废了。

我教给刘欣一种排除干扰的方法:一张白纸,一分为二,一边写下自己内心小鬼的声音,一边写下自我的应对。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自我战胜小鬼,那就大胆去做吧;另一种是自我不能打败小鬼,那就做一个决定,不管最后怎么做,总算接纳了一个高风险的判断,自己也会为此负责了。

这几件事情做完,自我就真的站起来了。我告诉刘欣:“真实自我并不是完全地为所欲为,也不是对自己无限放大,而是要在社会的规则和框架下获得自己内心的最大价值。”

我们经常会以心灵鸡汤的方式放大“梦想”“勇气”“信心”的作用,其实,所谓梦想就是不断坚持自我,走在实现的路上罢了。当有人说到梦想的定位困难时,他们是把“自我”弄丢了。而只要有勇气,做成一次,哪怕一次,就有了坚持自我的能力,梦想就会慢慢给自我充气,让压扁的自我站起来。

缺的课,迟早要补上。

刘欣的咨询做完了,但自我探寻才刚刚开始。

转弯看见

在和所谓的环境、社会、传统进行抗争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充满焦虑的:因为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只是知道似乎不喜欢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给自己时间进行探索、尝试和坚持,这本就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你不放弃追求梦想,梦想就不会放弃你。

以职场理解的方式获得尊重

这个社会蛮有意思的,总是依靠新人,又总是排挤新人。

十年前,当80后初入职场的时候,曾被批判为“垮掉的一代”,如今又开始对90后评头论足,互联网原住民,外星人,任性。职场就像是一个生物群,一旦有新鲜力量加入,就要躁动一段时间,然后等着新人变老。

我一直不主张另眼看新人,捧也好,扁也好,结果都容易让一些年轻人失去本来对自己的反思能力,不是被捧杀,就是被棒杀。过度强调一个时代的个性时,反而会忽略所有人必经阶段的共性。社会的浮躁,会让新人更加迷茫。

“做自己”之下的隐情

我遇到了这么一个年轻人:于浩,男,生于1989年,说是90后有点早,80后有点晚。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一年之后裸辞。找我咨询,希望为职业定位。

我看了看收纳表,咨询问题中,既有“下一步该干吗”的定位问题,又有“能力如何提升”的发展问题,还有“家庭平衡问题”。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平衡”又意味着什么呢?

咨询开始,我先和于浩讨论定位问题,从兴趣方向、能力现状、职业价值回馈等各角度来看,于浩之前在某大公司的工作似乎是个不错的选项,那么,辞职为哪般?

于浩的理由非常充分:对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满,总是和领导的思路不一致,感觉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看上去是不是和很多“被批判”的90后借口相似?稍有不满,就炒老板鱿鱼。

于浩说:“我其实特别认同新精英的理念,鼓励每个人做自己。”于浩的眼里似乎有找到组织的亮光,“我的家人都希望我能读研究生,还希望我能考公务员,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就不想这么做,我就想做自己。”我开始纳闷了:他的“做自己”指的是什么?

于浩继续抱怨:“毕业后好歹找了一份看上去还不错的工作,我开始干得也不错。不过,慢慢地,我感觉自己没有拿到我想要的价值。于是,我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还是希望做自己。”他又一次说到了“做自己”。

“等等,你是怎么看待别人给你的建议,以及你的第一份工作的?”我感觉到了一种磕磕绊绊、连滚带爬的跳跃式思维。在“做自己”的大旗之下,必有隐情。

很多人会扯来“做自己”的大旗给自己的任性和逃避遮羞,但是在做自己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你会在什么土壤里,用什么方式,凭什么能力,追求什么样的自己?

“就是”想要,这样的语言里带着一种执拗。我就要听听这种执拗背后,于浩在想什么。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稳定工作?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