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第4/9页)

考研结果出来后,她考上了,男神没考上,她没能去表白。

男神打算再考一年,她作为过来人,男神在“二战”中经常给她打电话求指导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产生了感情,后来就自然而然在一起了。

至于他们后来分手,就不在这段故事里了。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仰望过暗恋的人,心里充满了甜蜜和绝望。

我只是想说,hey,朋友,不要急着自卑和放弃。遇见他时,配不上他的只是现在这个差劲的自己而已,这并不代表以后永远都配不上他。

如果他在原地,那我们就进步,如果他也在进步,那我们就加快速度。

真的会有齐头并进的一天。

《超级演说家》结束之后,我陆陆续续地上了一些综艺节目。

在体验了超过两个节目之后,我给自己下了定语,我并不适合这一行。如果你给我十分钟,让我自己演讲,那完全可以,我只要把我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就好了,如果你让我争论和插科打诨,我就接不上话张不开嘴了。

理智上我是这么认为了,但心里还是想要超越一下自己,于是我就翻看韩国综艺主持界的大神刘在石的视频,试图从他的主持中总结出一点经验来。

就这样翻啊翻,翻到了2009年他在某个节目上说的一段话。

主持人问他,为了自身开发都做过什么努力。

他说:以前一录综艺节目就很紧张,经常说不上话,偶尔说什么,主持人就嗯一声。一般主持人嗯一声就是意味着要被剪掉。为了训练自己,我就把综艺节目都录下来,在主持人提问的时候就按停止,去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说,之后继续看电视里的人是怎么回答的。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回答跟节目里的回答差十万八千里,我的回答好幼稚,但嘉宾的话好风趣。试过几次后,能跟里面的人有相似的回答,渐渐地就找回了自信心。

这段话我看了好几遍,还截图下来保存到电脑里。

我和他类似,都有过一个不怎么行的开始。

我从来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到综艺节目中去过,连看都很少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连跟男生吵架都会输,为什么就能突然口吐莲花呢?张口结舌、磕磕绊绊不是很正常吗?你不会指着一个婴儿骂loser(失败者),因为他还没开始学习呢,为什么就用现在的自己,直接否定了未来的自己?

微博上总有生活中的失意人私信我,告知我他的自卑和失败。

今天被老板批评了。

今天考试考得很差。

今天被喜欢的人拒绝了。

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别人的失败,因为在我看来,你失败了,就是因为你不行,否则,怎么失败的是你不是他,所以我说不出来失败都是上天给你的礼物,或者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种安慰的话。

但是认为自己不行,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害怕尝试或者随便放弃。

“人”也是一个动词,不只是个名词。

我们的能力就像下图的曲线y,y是会变的,基本上是在增加,十六岁的我们肯定比六岁的时候阅读能力要强。

这中间会有不学无术的“平台期”,在长期不训练之后能力还会减退,而当有了目标和压力时,它还会在密集训练下快速上升。对每个人来讲,y增长的规律也不一样,有些人一努力就有效果,有些人刚开始进展缓慢,甚至毫无进展。可汗学院的创始人曾在TED里讲到过,在某些课程上有些同学一开始学习的速度很慢,但是最终掌握到的内容最多。

假设某件事情需要的能力是x,我们不能在z点的部分就打退堂鼓,给自己判死刑。

你被否定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发现问题、瞄准方向、更快进步的时机。

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听八卦、刷电视剧、跟朋友开party(派对),为什么在成长方面,不能多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和耐心呢?

过去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将来做不到。只要你还没死,你就有机会增加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否定此刻的自己,但不能否定的是,每个人都有变强的可能。

我为什么总是充满动力

妈妈生日的时候,我带妈妈去商场吃饭,路过金银首饰柜台,妈妈停下来,在服务员热情的推销下,取了一对金耳环试戴,我和服务员都说很漂亮,但是她对着镜子照了一下就摘下来,摆手说,不合适,再看看。

服务员语气有点不高兴:“怎么就不好看了,多适合您啊。双十二正好可以打折,趁便宜买一对,以后再想买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妈妈有点尴尬,拉起我的手,说,走吧,不好看。

我说,买了吧,看得出来你很喜欢。然后我不理会她的阻挠,掏出卡,果断付款。

买了之后妈妈立刻就把耳环戴上,眉开眼笑。她是真的很喜欢,跟她同龄的老太太,几乎人人都有一对金耳环,她也想买,但是不敢说,怕花钱。

出商场门的时候,我暗暗地想,一定要好好努力,然后毫不犹豫地给妈妈买所有她喜欢的东西。

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俗气的动力。

父母为了我,付出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但是父母还是咬牙给我买所有其他小朋友都有的东西。记得班上刚兴起电子词典的时候,妈妈不知道从哪里了解到这个是辅助英语学习的东西,在商场里来回转悠了好几圈,咨询了很多品牌,最后还是狠心给我买了一台几乎是最贵的,于是平时衣着打扮都很不入流的我,捧着班上最先进的一台电子词典。

每次我想起这些细节,都几欲落泪。

总有人跟我抱怨,说自己没有动力。

怎么会没有动力呢?

我愿意拿我全部的努力,来安慰和回馈父母为我而劳碌的一生,给父母花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之一,是我奋斗的最大动力之一。即便我没有梦想,即便我渺小普通,即便我面对许多事情无能为力,我也不能停止努力,因为想要做一个能够把父母照顾得很好的人。

每当我想起他们日益佝偻的身影,每当我看到他们充满期待和担忧的眼睛,就会觉得充满无穷动力,就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全世界最有意义的事情。

朋友是一家教育媒体的记者。

一天晚上来我家吃饭,兴冲冲地跟我说,最近采访了一群特别牛×的人,十一个人的公益团队,给住校的留守儿童录了一千多个睡前故事,只要老师伸出手指按一下按钮,学校的小喇叭就会开始广播,这些故事让孩子们不再流着眼泪孤独入睡,就像她采访稿的标题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