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是过去一切的总和

我所在的作者群里,很多人在讨论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

一个心理咨询师跳出来说,她早先是小学老师,后来转行去做心理辅导,这个既属于机缘巧合,也是希望通过走这条路治愈自己从小养成的自卑怯懦。她觉得自己已经年近三十,依然怯懦自卑,其根源在于有一个求全责备的强大母亲,在这块气场强大的阴云笼罩下,她从来不敢迈出自己的步子。

母亲是一个人最大的命运。

大部分人的童年,都在母亲织就的网里生活,在成年独步于社会后,无论走多远,腰里还系着当年大网里那根丝。

时装大师山本耀司小时候正逢战争,母亲为了养家,把他放到外婆家,她自己去学了两年西式裁缝,然后开了家洋装店。山本回忆母亲说“她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很少娇宠我”。母亲为儿子设想的道路是成为出人头地的律师,于是送他去了富家子弟云集的大学学法律,可山本却“不争气”,挣扎了几年后,辍学回家,选择帮助母亲打理店铺。

这个选择让母亲富美十分震怒,很长时间不和山本耀司说话,可一旦她发现儿子居然真心喜爱裁缝事业时,便立刻送他去了学费高昂的服装文化学院,当然也没说什么好话:“既然要干,就不要被裁缝们耻笑!”

后来山本耀司创办了自己的时装公司,母亲立刻把洋装店卖掉,转身成为儿子的雇员。尚未大红大紫的山本不善言辞,每逢时装走秀,母亲便带着甜品,在后台和团队并肩作战,独自穿过拥挤的人群,弯腰和每一位来宾寒暄问好。做儿子的却躲在角落里,专心致志地完成着自己的作品。

山本耀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宣称他设计的服装,只接受有事业心的女性们,而不是那些成天待在家中取悦男人的女性,与其说他这是在强调女权,倒更像是在向自己的母亲致敬。

管理大师韦尔奇,经常在公开场合声称自己的很多管理理念都来自母亲生活中的教导,比如确定严格目标,再以严苛态度定时追问对方进展,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像小时候母亲督促他的功课一样。而管理中温情的一面也来自母亲,韦尔奇因为口吃遭到很多孩子耻笑,每当对自己伤心失望的时候,母亲总向他解释:“口吃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所以你的舌头才跟不上脑子运转的速度。”多么合理却又令人勇敢的解释,后来韦尔奇自己在管理中,对于凝聚团队、鼓舞士气也颇有一套。

“硅谷钢铁侠”艾伦·马斯克的母亲梅伊,比钢铁侠本人还传奇。他的母亲以营养学专业毕业后,先成为模特,后在马斯克十岁的时候和丈夫离婚,把营养师做得风生水起。

多年后,艾伦·马斯克决定去加拿大奋斗,梅伊毫不犹豫地随之举家搬去,在多伦多的廉租房里从零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来艾伦和兄弟又从加拿大去了美国加州,当妈的再次卖掉生意,住在旧金山。这次她面临的处境更难,为了学习美国的计量值和营养学会规则,她需要先从给别人打工开始。买不起汽车,她就租一辆,平时打工,周末开去百货公司做兼职模特,下午再赶去另一个城市看望孩子们。艾伦成功后,许多人都喜欢津津乐道“苹果总落在离树不远的地方”,钢铁侠骨子里那种勇气、决断力和想要什么就立刻行动的能力,几乎和母亲如出一辙。

只是,在那些成功的故事之外,很多人一生中最大的痛同样来自和母亲的关系。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少年时被母亲钳制过紧,为了“逃离”母亲的控制,她在填志愿时首选海南——离家越远越好。等到本升硕,再读博,她终于成功地漂洋过海了,却又忍不住每个假期都回家看看,可真正到了家又觉得还是无法忍受,于是临时改机票,又匆匆逃回美利坚。

这位朋友曾这样评价:“大部分国内的母子关系,是一种进食关系,只知喂养,却无法理解子女的喜怒哀乐,那种感觉,最折磨人心。”

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关于母亲与子女之间千丝万缕无法斩断、言说的纠缠联系、宿命般的影响理论,深入人心,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仿佛凡人努力其万,也难以改变其一。

但是美剧《无耻浑蛋》中有句经典台词:“我已经二十三岁了,人到了这个年纪,实在很难再将不幸埋怨到自己父母头上……”

十几岁的时候,走不出母亲翅膀的笼罩是人之常情;二十几岁埋怨母亲,还能得到同龄人的共鸣;三十几岁还埋怨母亲,就是件很奇怪的事了;如果过了四五十岁还埋怨,只能说明自己这些年活得真是轻若鸿毛——别人都已经长出了自己的翅膀,你还窝在当年的阴影中。

再说之前那个逃去美国读博的朋友,后来她自己也生孩子了,发誓要给孩子自由,不能重走母亲的老路。结果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她发现许多小事都会触发童年的秘密,以前隐藏得很深的苦恼或者伤痛,都慢慢浮现出来,甚至睡觉的时候,她本梦见自己正在和女儿愉快地玩耍,下一秒却变成了母亲带着还是小姑娘的自己一起玩耍,还有次梦到三个人——加上自己的女儿一起玩,突然平地起龙卷风,妈妈把她和女儿推向一边,自己被卷走了。惊醒后她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而女儿正歪在一边酣畅地甜睡,她冲动地给她妈打电话,她妈说她小时候确实有过那么一次,抱着她在惊雷暴雨中,险象环生地跋涉回家的经历。然后她们隔着电话,说了许多小时候的事情,这是朋友自长大以来唯一一次母女通话超过十分钟居然没有吵起来。

从那以后,朋友突然觉得心结打开了,同自己聊着的,既是曾经颐指气使的母亲,可也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而她自己呢,既是那个非要和母亲拧着干的女孩,同时也是一位成熟、有判断能力、有柔弱的宝贝需要呵护的强大母亲。

当初和自己母亲不能沟通的许多结,靠着现在自己成为母亲,不断付出母爱,对当年的母女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而慢慢解开。在那些萦绕心头几十年挥之不去的吵架情景里,她甚至感受到了当时母亲的愤怒、无力、失望……曾经她只能感受到自己当年对母亲的愤怒,可现在她知道母亲当年说每一句气话时有怎样的意图以及怎样的心理活动。

“特别奇怪,”她说,“我永远不会像她那么说,但我确实又理解了她为什么那么说。”

因为母亲产生的枷锁,又因为自己成为母亲而逐渐瓦解。

每个关键的人生阶段,都有母亲的深刻烙印,埋怨父母误导你走上错误方向这件事是有限期的,待你年纪大到有能力自己掌舵时,就要自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