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情商是什么?就是不为别人的错误埋单

情商是什么?就是不为别人的错误埋单

(01)

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情商。

朋友圈中,有篇文章很火爆:《善良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差》。

打开文章,第一句是:你把对方当成菩萨,他就是菩萨。你把对方当成魔鬼,他就是魔鬼……

……这句话有道理吗?

如果有,道理何在?

如果没道理,又错在哪里?

这个问题直接关联到我们的情商指数,关联到我们对人性的基本认知。

大家来判析一下,咱们这边先讲几个故事。

(02)

曾国藩老先生,圣人也。

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

他训练湘军,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开打。但由于现金流不是那么顺畅,士兵们饷银的拖欠,是在所难免的。

就有一次,湘军欠饷。有个镖统叫黄胜林,就怒了:喂,兄弟们,咱们这可是流血卖命呀!咱们命都不要了,他们还拖欠我们的饷银,这叫什么?这叫喝兵血!这仗还怎么打啊!

被黄胜林这么带头一嚷嚷,全军顿时鼓噪起来。曾国藩吓坏了,急忙拆东墙补西墙,赶紧把人家的欠饷还上。

此后黄胜林继续在前线与太平军厮杀,正杀得热火朝天时,曾国藩突然给他带来个好消息:小黄,你很能打,我看好你,赶紧来大营,要给你升职加薪。

黄胜林大喜,脚不沾地地飞奔而来。甫一到曾国藩大营,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逮住绑起。就见曾国藩笑眯眯地走过来:小黄呀,上次是你带头闹军饷的,是不?你知道你这是什么性质的错误吗?你这错误……总之老大了,左右推出,与吾斩首报来。

可怜的黄胜林,就这样被杀掉了。

后世的史家,无一人对此事评价半个字。虽说慈不掌兵,义不理财,但此事有点太阴损,未免太毒辣。史家担心影响曾国藩的形象,所以避而不谈。

不谈不妥当。该谈还是要谈的。就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说过,圣人,也不是完美到一点毛病也没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只不过是优点比别人更突出罢了。圣人的缺点,就好像是太阳黑子,黑子虽然是黑子,但仍然比别人身上的优点还要多,这才是圣人的原意。

但另一位圣人,与曾国藩风格完全相反。他求仁得仁,留下了比曾国藩更光彩夺目的不朽英名。

千里走单骑的武圣,关羽。

(03)

关羽,一世英名,却因败走麦城,而被宵小所执。

导致关羽败亡的,是刘备刘玄德的小舅子——糜芳。

糜芳这个人,特点是颜值高,没本事。虽然没本事,但他有个美貌的姐姐,刘备喜而纳之,就是史书中的糜夫人。

所以,虽然糜芳什么本事也没有,但仍然受到刘备的宠信,被派去和关羽搭伙守护荆州。当时关羽北伐襄樊,天下震惊,糜芳和另一个叫傅士仁的,负责给关羽运送粮草,可是这俩货太差劲,没能完成任务。

关羽怒曰:等吾回去后,饶不了你们两个。

听到关羽的威胁,糜芳和傅士仁怕得要死,就干脆投降了渡江来袭的东吴吕蒙。此举导致关羽沦为孤军,途穷奔走麦城,最终败亡。

(04)

曾国藩可能是读到了关羽与糜芳之间的这段故事,多半是这样寻思的:嗯,关羽之死,就是因为太早地表明了对糜芳的敌意,才导致糜芳叛变,所以等以后我要杀人时,一定要笑眯眯的,不能让对方察觉……

哪怕曾国藩没这么想,但他真的这么干了。诱杀闹饷的黄胜林,可知他对人性的认知与解读,有着自己的一套。

(05)

关羽,一世光明磊落的英雄。

曾国藩,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圣人。

这两个人,做事时各有各的取舍。关羽顶天立地,千古流芳。曾国藩老辣历练,沉稳隐忍。

孰高孰低,我们没有能力做出评价,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应该是我们的人生追求。同时兼具关羽的光明磊落,曾国藩的历练沉稳,才是我们渴望的完美人格。

怕就怕,没有关羽的本事能力,又少了曾国藩的智慧。这时候的我们,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是不怎么好混的。

(06)

曾国藩,也曾是个善良的人。

初练湘军时,他费老大力气,搞来点钱,赶紧招兵。顿时家乡父老纷纷来投。众人来到,先排队领工资,拿到工资狂吃一顿,然后一抹嘴,全都跑掉了。

曾国藩笑道:跑了人跑不了庙。来人呀,与吾去把那些逃兵,按花名册统统抓回来。

部下报告道:大人,抓不回来的,一个也抓不回来。

曾国藩问:为啥抓不回来?

部下道:大人,那些报名当兵的,来时真的满腔热血,可突然间发现大人你心眼不够用,于是大家就全都报了假名字。

曾国藩:……为啥要报假名字?

部下:大人,你到底有多傻?报了假名字,骗了你的饷银逃走,你再也找不到他们了。名字籍贯全都是假的,你说你去哪儿逮他们?

当时曾国藩就崩溃了:原来人性是不确定的,会因时而变。面对智者,知道骗不过去,就会表现出光明磊落的一面,成为英雄。面对憨瓜,知道你蠢萌无极限,就会成为骗子。不怪人家,这么蠢的憨瓜,不骗死你,岂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美好人生?

类似的事儿多了,于是曾国藩迅速成熟,成了洞悉人心人性的大师。

(07)

经历了曾国藩呆萌成长的故事,我们终于可以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了。

《善良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差》文章开头说:……你把对方当成菩萨,他就是菩萨。你把对方当成魔鬼,他就是魔鬼……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这句话,严重曲解了人性,属于对智慧一知半解、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的学渣体。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举什么例子,单以逻辑推理,就能够弄明白。

——你把对方当成菩萨,他就是菩萨。你把对方当成魔鬼,他就是魔鬼……假如这话是对的,我们就应该打开监狱大门,把杀人犯、强奸犯和变态狂统统放出来,并热情与他们拥抱。

当然,监狱中的变态虐杀犯,也不是就无丝毫悔恨之心,但在他们准备好向这个世界呈现柔和一面之前,我们更需要的是等待,而不是拥抱对方。

——这么一说,大家就能够醒过神来了。对人性的隔膜与无知,任何时候都不是智慧。只有洞知人性,才会真切地意识到,人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不太好的一面。我们需要智慧,努力把每个人心中的善激发出来。我们更应该对愚蠢抱有恐惧,因为愚蠢会激发对方心里强烈的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