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的故事(第2/4页)

三个混混听了,没有说话。

叶婉接着说:“如果你们这次不给钱,可以,但你们以后永远都别想在三姐妹服装店做衣服!”

“这里有人在吗?”这时候进来了一个穿制服的人。

“我来做衣服。”进来的男人大概有一米八,皮肤白皙,身形是北方人特有的魁梧的感觉,脸形却有南方人的精致。

店里的几个人都同时看到了他衣服上的工商局标志。

这是叶婉第一次见到黄培立。

见有人来了,几个混混没敢再闹事,悻悻地给完钱走了。

黄培立在店里转了几圈,然后对叶婉眨眨眼睛:“想不到小小的裁缝店还出了个女中豪杰啊。”

叶婉没有接茬儿,只是问了一句:“想做什么款式的衣服?”

黄培立其实留意叶婉很久了。自从他到工商局上班之后,每天都会经过三姐妹服装店,他渐渐留意起这个每天在店里张罗来张罗去的小女生。她虽然个子不高,店里的客人也真的特别多,但培立还是可以一眼就看见她。可能是因为她的眼睛吧,一闪一闪的,看着特别特别明亮,也有可能是因为她的打扮?她穿的衣服从来没有很多颜色,但总是感觉和别人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又说不上来……有时候下班经过服装店,店里客人没那么多了,他看着叶婉对着立体模特搭配布料的认真模样,不知不觉地对她有了那个时代所谓的“非分之想”。

而小混混来的那天,黄培立刚好从三姐妹服装店经过,看到来者不善的客人,本来已经下班的培立连忙把包里的工作服拿出来套上,打算唬一唬那帮混混。

这就是他们两个的初识。

那天叶婉帮黄培立量了尺寸,告诉他一个月之后再来取衣服。

但谁知黄培立像是故意似的,从那天开始,每天都要往三姐妹服装店跑一趟。一开始借口说自己来看看衣服做得怎么样了,后来开始给她们带点小礼物,什么进口的巧克力、饼干,还有书,后来干脆把单位发的大米一袋一袋往服装店里扛。知道大姐叶晨喜欢看电影,有什么新电影上映了,培立就买好四张电影票拉上三姐妹一起去看。

虽然大家变得熟络了起来,叶晨和叶妍也老是拿叶婉开玩笑,但叶婉从来没有表过态,听到她们调侃也是一笑而过。她只是一直催促姐妹要加班加点,因为年底快要到了,要赶紧把年前客人定做的衣服全部做完,她们也要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回家过年了。虽然这一年来出门在外很辛苦,但在叶婉心里,最重要的是终于把这么多妹妹和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挣到了。她希望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起来之后,妹妹在自己将来的生活里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至于因为钱而委屈自己,她也报答了当初爸妈对她的服装梦想的支持。

三姐妹回家的车票是培立妈妈帮忙订的,本来要订在腊月二十五,但时间太晚,票都被订完了,所以就提前了一天,改成了腊月二十四的票,从哈尔滨回温州。

培立妈妈托人把车票送到了服装店,三姐妹知道改期之后赶紧开始收拾东西,腊月二十四一大早就离开了。

谁也没有想到,培立不知道这件事。

腊月二十五,黄培立早早起了床,那天哈尔滨下了很大很大的雪,是真正的鹅毛般厚重的大雪,是生活在南方城市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漫天雪花。

他站在三姐妹服装店门口,想给她们一个惊喜,因为他叫好了车准备送她们去车站。

那一天在雪里,他足足站了两个小时。

以至于隔壁的郑阿姨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雪人站在那里,一米八的个子,帽子上、肩膀上,都是雪。

“培立!你一个人傻站在这里干吗?”

“郑阿姨,小叶她们呢?”

“昨天一早就走啦!你不知道吗?”

那一瞬间,培立站在雪里,有点不知所措,那种心情,十几年后,他是这样跟叶婉说的:“我觉得那天幸好你们早走了,如果不是我等不到你,如果不是我心里那种慌张、那种害怕见不到你的感觉,我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喜欢你。那天之后我脑子里面就没有别的了,想的全部都是你到底会不会回来,如果你不回来,我该怎么办。”

叶婉笑着回了一句:“多大个人了,还是这么矫情。”

没过几天,回到温州的叶婉收到一封信。

那是一封足足有三千字的情书。

培立在信里把所有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对叶婉的想念,没有送她去车站的失落,看到她们服装店因为租金到期,招牌被拆掉,心里说不出的担心,担心她不回来,担心以后都见不到她。没有遮掩的“我爱你”三个字,让叶婉重新有了那种已经好久没有的心扑通扑通的感觉。在信的最后,他说:“只要你也有一点点动心,告诉我,我马上去温州找你。”

叶婉把信胡乱塞在枕头底下,除了开心,更多的是害怕。

在她17岁去东北前的那一年,其实父母就已经安排好了她的婚事,前三个女儿的婚姻全都是父母做主。在温州,订婚是很严肃的仪式,就等同于结婚,双方在订婚后、结婚前还是不能有任何来往,但假如订婚被取消,就会像离婚一样,是甩也甩不掉的耻辱。

叶婉不敢让家里蒙受这样的耻辱,尤其是在家里的每个人都把她当作榜样的这个时刻。

她选择不回这封信。

那年回家后,不仅家里的生活费解决了,叶婉还买下一块地,要盖一栋新房子。一直以来都很低调,甚至因为女多男少有些受欺负的叶家,这才真正扬眉吐气。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与叶婉订婚的男方也在年三十晚来跟他们一起吃饭,叶婉不动声色,但也是在这个时候,她发现自己一直想着那封信,不对,是那个写信的人。

不知道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么一句话:该遇见的人,始终是会遇见的。

在短暂的春节假期后,三姐妹又回到了东北。

叶婉一出车站就看见了不远处站得笔直的黄培立。

还是下着大雪的场景,黄培立强忍着想要一把抱住叶婉的心情,接过了叶婉手中的行李。

因为之前的店铺过期,三姐妹服装店在培立的帮助下换了一间两倍大的店面,装修了一番。上海三姐妹服装店的招牌还装上了霓虹灯重新挂起,到了晚上,霓虹灯一亮,就是这条街上最显眼的招牌。叶婉每天还是忙着帮客人设计款式、裁剪衣服,今年的订单比去年多,她们三姐妹甚至雇了工人帮忙,还在一个记者客人的帮助下上了当地的日报,上海三姐妹服装店的势头一时无两。

叶婉不敢有丝毫怠慢,每件衣服还是坚持自己量尺寸、自己设计,保证让每个客人都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