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拨云见日(第3/7页)

“当然,佳欣的婚礼是不能马虎的,她从小就是我的掌上明珠,什么我都给她最好的。婚礼可是一辈子的事,我宝贝女儿的婚礼必须隆重又盛大。”李嘉盛继续笑着说道。

高建国连连点头,正声承诺道:“是,我会给佳欣一个完美的婚礼。”

李嘉盛面露欣慰之色,微笑说:“那你对婚礼的事多上上心,男人嘛,就要多主动些。当然,这种事你们也多商量商量。”

李浩南眼珠一转,赶紧说:“爹地,在香港哪有不订婚就结婚的道理?如果不先订婚,会让不知情的外人在背后议论我们,这样做有失家族的颜面。”

李嘉盛低头沉吟一阵,转头对高建国说:“浩南说得有道理。那就这样,先准备一个订婚典礼。哦,对了,我很喜欢你这幅画,完成之后送给我,好吗?”

高建国点点头,激动地傻笑道:“是,都听您的。”

一旁的李浩南长吁一口气。

高建国与李佳欣的京港联姻已在筹备中,而中英谈判也逐渐进入尾声。双方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历时两年余,经过22轮磋商,1984年6月30日起,中英双方先后讨论了法律制度、财经制度、金融货币制度、航运、经济贸易制度、文化教育、对外关系、香港驻军等。到7月26日,双方就上述问题取得一致,最终达成协议,为即将到来的国庆35周年奉献一份厚礼。

这一回香港回归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少年轻人开始想着往沿海城市走。调动到深圳歌舞团的名额很快就报满了,同事们都来称赞安慧有先见之明,安慧总是淡然一笑,从不解释什么。

安慧要去深圳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传到了丁跃民那里。不过这次传信的并不是丁跃音,而是安国庆。

这天丁跃民正躺在床上看书,桌上的录放机咔咔地翻录着磁带,安国庆突然到访,一进门就嚷着:“跃民,机会来了,机会来了……”

丁跃民继续看着小说,随口问了句:“什么机会啊?”

安国庆如放连珠炮一样地说道:“没看报纸没听新闻吗?中英谈判达成协议,这是个信号,也就是说国家收回香港的决心是毫不动摇的。”

“看了。可这跟你说的机会有什么关系啊?”丁跃民侧过头问了一句。

安国庆走过去一把扯开了他手里的书,一脸得意地说道:“你这人咋那么不愿意动脑子呢,亏你过去还是大学生。你想想,香港一旦回归,跟哪里的贸易最近?”

“深圳啊!”丁跃民好像抓住了点意思,从床上坐了起来。

安国庆坐到桌边,敲了敲录放机,说道:“答对了!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直接南下寻求商机,那才叫大展拳脚,比在这卖几盘磁带可强多了。”

“你爸能让你去?”丁跃民有些不信。

安国庆自信地一拍胸部,说:“管他同意不同意,脚长在我自己身上,谁能拦得住我?”丁跃民有些犹豫,抬手摸着下巴,盯着天花板半天没说话。

安国庆站了起来,抖了抖衣服,昂首挺胸地说:“在北京咱充其量就是个摆地摊的,去了深圳可不一样,你难道不想当大老板?”

“想是想,可是去了深圳,人生地不熟的,不好干啊。”丁跃民撇撇嘴说道。

这回安国庆也不吭声了,来回在屋里走。丁跃民突然跳下床,拉住安国庆正色道:“哎,不对啊!你怎么会突然想起来去深圳了?你丫闯祸了?”

“没有,我是不想在家里待下去了。”

“为什么?因为安慧?安慧怎么样了?是不是安慧怎么了?你快说啊!”

安国庆:“慧儿离了。”

丁跃民愣了足足十秒钟,才说道:“离了好,要我说早就该离了,那个王乐就是个神经病,你说你怎么给安慧介绍这么个人啊?”

安国庆:“我哪知道他是这德行啊?打小看起来挺老实的。”

“这样也好,安慧从此以后就可以好好生活了。”丁跃民眼中闪过欣慰。

“那你丫去不去深圳?”安国民搭过丁跃民的肩膀问道。

“不去!”丁跃民一屁股坐回床上,悠然道,“我觉得北京挺好,去那边干吗呀!”嘴角不禁带出了一丝笑容,好像正憧憬着什么。

安国庆跟着坐到了床沿上,故意大声地说道:“算了,那我也别去了,反正安慧要走了,以后我可以不用看见她了。”

“什么?”正要躺倒的丁跃民又弹了起来。

安国庆一脸失落地说:“安慧接受了深圳歌舞团的邀请,要去深圳了。”

“啊?要、要去深圳了?是去一段时间就回来吗?”丁跃民跟安国庆肩并肩坐到了床边。

“正式工作调动,哪有去去就回的。”安国庆摇了摇头。

丁跃民一下不说话了,啪的关掉了录放机,双手在大腿上来回搓动,牙齿咬着嘴唇,突然一掌拍到安国庆腿上,一本正经地说:“国庆,咱去深圳吧,我觉得你刚刚说的挺有道理的,香港回归前景明朗,咱这样的大小伙儿去了肯定能大赚一笔。”

“不去了!”安国庆双臂抱在胸前,扭开了头。

“你这人,怎么能这么没有理想呢?你甘于平庸的人生吗?你甘于做个摆地摊的吗?毛主席说过我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丁跃民搂着安国庆,兴奋地说道。

“决定要去了?”安国庆斜瞅着丁跃民问道。

“决定了!”

“真决定了?”安国庆脸上已经渐渐露出笑容。

“真的!你还想我跟你拉钩不成?”

安国庆跳到地上,笑着道:“好!那就这么定了,等着我的消息!”说完飞一般地跑出去了。

安国庆走后,丁跃民立刻兴奋起来,跑到镜子面前甩了甩自己的头发唱起了张国荣的Monica:"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啊,想当初太自卫,啊,将真心当是伪,啊,光阴已渐逝……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

一周后的一个清晨,时针正指向五点半。丁跃民和安国庆两人提着、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上了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火车缓缓开动,两人看着窗外,眼中满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就在另一节车厢上,安慧望着窗外熟悉的景物,却是一阵阵的感伤涌上心头。她想起了临行前主任跟她说的“希望这次深圳之行能成为你人生的新起点”。临行前,安慧拍了很多照片,都是高建国走了以后北京城的变化。她想把伤痛的回忆都留在北京,去一个更加靠近高建国的地方,从此彼此都不再感到孤单。这些照片既是自己的一个留念,更是为高建国拍的。收好照片,她又从提包里掏出了那本饱经摧残的素描本,一页页地翻看着自己的画像,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