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预选 爱的启蒙(第2/2页)

陈还真是知道得详细啊。大家都看着呢。小亚要是知道别人背后这么说她一定会很讨厌。能和小亚重逢,自己高兴得不行,但也不能得意忘形。

马赛尔觉得身上出了一身冷汗。

刚到美国的时候,邻居有个很要好的女孩,两人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后来才知道,班级上的女孩子忌妒她,那女孩受到了排挤。他以后牢牢记住,跟自己喜欢的女孩相处,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眼光。

参加钢琴大赛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是理所当然的。处于最多愁善感的季节的十几岁二十几岁少男少女在一起,一起度过密集的时光,听说有很多人在大赛上认识,成为情侣(虽说不会长久)。

这就是所谓的“吊桥效应”吧。音乐家本来就是孤独的,比赛更让人感到孤独。来到陌生的国外,浑身不舒服,还要独自一人站在舞台上。在人性和音乐才能都赤裸裸暴露的极限状态下,能遇到和自己相同境遇的人,很难不感同身受,不动心。

不过,有一个一直存在的新问题出现了,演奏同一件乐器的人,能好好相处吗?

音乐家伴侣举不胜举,不过大多是指挥家和钢琴家,作曲家和声乐家,就同为音乐家,属于不同领域的更多见。

也有很多情侣同为钢琴家,但刚就直观而言,能够长久下去的大多是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是教师或者批评家类型的。两个人都是杰出的演奏家,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然,在互相理解这一点上,同一种乐器,自然有无法比拟的一体感,不过音乐才能上有差距,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吧。作为钢琴家,力量上的差异,会催生出很多不必要的情感裂缝。

我和小亚会怎么样呢?

马赛尔察觉到自己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不由得苦笑了。

哎呀,前天才刚见面。而且,自己想进入的风景才刚闪现,就开始杂念丛生。

马赛尔打了一个大哈欠。

都怪陈,他把这个归罪于陈。

但是,陈的目光并没有从他脑海中消失,大概自己觉得她说的话多少有点道理吧。

不祥的女孩。

陈的声音回响着。

他并不觉得小亚不祥。但是,在这次大赛上和她重逢,也许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现在还不清楚那是什么。

马赛尔挽起胳膊,盯着监控器,不过,好一会儿,他都没法集中精力听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