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穆尔湾请愿(第2/2页)

我们做好了思想准备,公推两位代表陈述原委。

中国是民以食为天的民族,吃不饱饭,尤其是交了足够的饭钱而不给吃饱饭,就会把肚子和面子联系在一起,叙述起来格外慷慨激昂。

对方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女郎,据介绍是旅游局的副局长(他们也挺重视使用年轻干部的,我看女副局长的年龄不会超过30岁)。

俄罗斯真不愧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的民族,长相清秀的女副局长听完导游的翻译后,立时柳眉倒竖,樱唇抖动,快捷的俄语单词像重机枪一般横扫过来。虽说语言不同,也看得出绝非从谏如流、虚怀若谷的良善之辈。

果然,翻译说,女副局长表示这很正常。车子派不出来,饭食也无法增加。理由是:你们的人虽然过来了,可你们的经费并没有同时打过来,你们现在吃的饭钱还是我们垫付的呢!我们很穷,没有钱,能给你们吃这样的东西就算不错了。

她双手一摊,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我们立即有人给她拍照。她一看照相机的镁光灯闪起来,就昂首挺胸,摆出雄赳赳气昂昂的英姿,以不失国家的威严。

我方翻译说,这其实不是理由。我们从来没有拖欠过款项,只是过境时又不能携带现金,两国支票兑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俄方的旅游团,我们都是盛情款待的……

女局长依然说,我们没有钱……

这倒是实话。在其后的日子里,我们着实领教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食物短缺与昂贵。1公斤红肠需2万多卢布,合人民币近100元;1公斤西红柿要人民币30多元。我在集市上,用1000卢布买了一种不认识的紫蓝色小浆果,约合人民币4块钱,只有小小的一捧,装在一页旧书折成的纸包里。果子的味道极酸,便有些后悔。但后来又感觉很有价值,因为翻译告诉我,这种不起眼的樱桃大小的果子,就是俄罗斯文豪笔下赫赫有名的醋栗。

面对海参崴市国家旅游局女副局长摊开的双臂,我们这些请愿者只有无望地退出。

走在街道上,我们又自我解嘲地笑起来。大家说,他们完全不把客人当上帝呢,觉得是我们给他们找了麻烦。他们旅游局的分配体制一定是大锅饭的,所以根本不怕客人不满意,也不怕从此没有人到海参崴来旅游。

突然有一个人讲,你们说,旅游局女副局长的态度是不是和我们前几年官商的态度有几分像?

大家齐呼,太像了。

于是大家说,俄罗斯真是非要改革不行。不然,连一个小小的旅游者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更大的开放呢?

我们只好不再怨天尤人,只怪自己到海参崴来的时间太早了一点。等他们改革好了再来,不是既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景色,又可以不让肚子受委屈了吗?

我们在街上买了韩国的小点心充饥。不知是饿了,还是韩国的点心确实精美,总之感觉好极了。

当我们已经绝望的时候,餐桌上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第二天早上,我们每人除了常规的墨鱼丝、黄瓜条、包子、红茶以外,大婶又端上了一盘硕大的鸡腿。当我们抹着油光光的嘴唇准备退席的时候,大婶又给每人端上了一个大盘子,盘内计有三个煎蛋和三两以上的炒饭。

这一回,轮到我们犯难了。不吃吧,这是大家集体请愿的结果,虽说信息反馈得比较慢,总不能出尔反尔;吃了吧,实在是超出了中国胃的负荷。

不知谁说了一句,俄国人最腻烦吃饭剩东西了。假如你剩饭,他就觉得你是吃不了,下顿饭就会给你上得少多啦!

于是人们相互鼓励着,相互援助着,把所有的煎蛋和米饭都吃完了。

从此,我们每顿饭都能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