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世界很残酷更要学着强大(第4/6页)

还记得有一天,我们从很远的一家听课回来。出门时,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雪,整个世界就要被冻住一般,我们借着远远近近的灯光走在乡间的马路上,冻得牙齿直打架。该死的肚子也饿起来,就在那时,有一户人家的窗子里飘出了阵阵饺子的香味,非常诱人。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循着那香味而去。站在窗子边,我流着鼻涕,强忍着口水说:“夏天,我们俩真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啊。”

夏天没有说话,却好像突然被什么刺痛了一样。她拉起我的手,一阵狂奔,直到跑不动了,才蹲下来跟我说:“我想家了,自己的家。”

那一天后,我们没有再提回家的事情,但都沉默了不少。我渐渐发现,夏天很久没有开心地笑过了。

渐渐地,我还发现,我们那个“家”里,有人要走了,又有人要加入了。有人会在夜里哭泣,有人扬言要跟父母断绝关系……而我们,依旧每天去“串网”,每周去听课,靠着心里的英雄梦想在异乡相偎取暖。

临近春节的某一天,房东老太太喊我接电话。电话是大伯打过来的,他说我的老父亲生了重病,让我即刻回家。我听完脑袋就炸了,抱着夏天呜呜地哭。夏天安慰我说:“你马上回去,待父亲病好了再过来,我等着你。”

感谢夏天,是她用东借西凑的钱给我买了车票。我在火车上向她含泪告别,心里发誓要把事业做起来,让她长脸,还她恩情。

3

然而回去后我才知道,我爸根本没有生病,那只不过是大伯的一条计策,为了不让我“堕入火坑”。我爸竟然以死相逼,大伯也趁热打铁,劝道:“你这傻孩子,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这个闹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什么‘直复式连锁’,那就是传销!传销!传销!”可我不信,也不愿意相信,我觉得如果相信了,那就是对夏天的背叛,我自己都鄙视自己。

就那样,在家过了一个很不愉快的春节后,我再次南下打工。我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希望尽快赚到入会的五千块,然后再偷偷北上去找夏天会合。

可谁知道呢,大约半年后,我就没有再收到过夏天的信件。打电话过去问,房东老太太说夏天他们已经走了,我继续追问,老太太欲言又止,说搬去了哪里,她不清楚。

4

直到前几年,我再次联系上夏天,那时我才得知,当时“家”里有个怀孕的女人,在洗澡时因为拎了煤炉进去,导致一尸两命,警察过来带走了很多人,后来他们就搬家了。再后来,实在穷不过,她就被妈妈带回去了。然后,她再次回到校园,念书,工作,恋爱,升职,一晃就过了十年。

记得那次我们见面,是她来我的城市出差。彼时的她,已经是一家知名外企的部门经理,依然是熟悉的笑脸,温柔的声线,却多了一份青春年代不曾拥有过的知性和美丽。她真的拥有了很多的下属,而且,不需要在他们身上使用任何“善意的谎言”。

那一天,我们并肩在江边散步,头顶晚樱缤纷,身边霓虹迷离。城墙上奔跑的情侣们不断高举着孔明灯,将美丽年轻的愿望放飞夜空。夜空之下,清风拂面,岁月如水波流逝,我们谈及从前在北方的那一段日子,依然感触得泪光闪闪。

“那个时候,真是傻啊。”

“傻得可爱,谁劝都不听。”

“青春就是那样子吧,不觉悟,也不后悔。”

“嗯,一条弯路,非要自己痛了才清醒。但依旧感谢,有你陪我一程。”

所以亲爱的小M,青春的弯路,谁不曾走过呢?那个时候,我们仰着年轻的脸,在黑暗的弯路上跌跌撞撞地奔跑;我们有信仰,我们不断为自己的悲壮而感动。我们那样笨拙,稚嫩,却又是那样真切,执拗;我们不懂掩藏,不懂虚饰,只会用一颗心毫无保留地去爱,去相信,去经历成长中的每一种疼痛……

然后有一天,我们结结实实地受伤了,才会蓦然回首来时路,才会懂得,原来迷途知返也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智慧。而时间与世事,将源源不断地赋予我们自知自愈自强的能力。

所以请相信我,受过伤的你,经历过痛苦的磨砺,终会变得坚强又闪亮。而且,终有一天,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把迷途知返的经历告诉另一位姑娘。

滚蛋吧,拖延君

拖延有惯性,反拖延同样有惯性。

作为一名资深拖延症患者,写到这个话题时,我还真是感触颇多。我们家乡将做事拖拉称为“不出气”,而我就是属于那种“死不出气的”。回顾小时候,有几个场景很深刻:

场景一:我背着书包,慢吞吞地走在山路上,拈花惹草,踢石子,永远迟到。

场景二:放学后,拖拖拉拉,老师布置的作业很晚了还不能完成。又因没有熬夜的习惯,就只能嘱咐我妈第二天清早喊我起来写作业。经常,窗外的天还没有亮透,我就开始在电灯下补作业了。

农忙季节,家家户户下田插秧,我卷着裤腿,手持秧苗,弄蚂蟥,玩浮萍,脑袋里天马行空,想着天空何以为天空,大地何以为大地,秧苗何以为秧苗,半天也插不了几蔸,常被人远远抛下。于是乡邻间笑言:“还好不是拿工分吃饭的年代,要不你这样的,早饿死啦。”

感谢时代,长大后我没有被饿死,但做事拖沓的毛病还真的让人深受其害。

记得刚走入社会时,要生存,就要工作赚钱。年少进厂务工,工资按件计算,时间就是金钱。尽管心里想着要快一些,再快一些,但长期根植渗透的思维模式还是限制了行动,手不够快,效率就不够高,没办法,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

后来结婚,生小孩,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开始凡事都要照顾家里人的感受。而且,为了让家庭生活更有质量,更是不得不一再地审视和提升自己。

前一段朋友圈有一条刷屏的消息,是关于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为了庆祝女儿出生,扎克伯格与妻子承诺将他们持有的Facebook的99%的股份(约450亿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以发展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

而我想起的,却是罗振宇在书里提到的一个关于扎克伯格的创业故事。故事说的是,Facebook最初的创立构想本不是扎克伯格的原创,原创者是文克莱沃斯兄弟,一对富二代双胞胎。有一次,那对双胞胎兄弟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说了社交网络的想法,扎克伯格当即提议一起运作。兄弟俩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但回到宿舍后,扎克伯格就开始动手了,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而文克莱沃斯兄弟在做什么呢?他们在泡吧,喝酒,准备皮划艇赛,做一切与社交网络无关的事情。直到Facebook已经崛起了,他们才惊慌地上门打官司,说扎克伯格盗用了他们的创意。当然,他们最后得到了几千万美元的赔款加股份,但跟Facebook的前景比起来,中间的差距应该够他们后悔一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