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熊孩子和她的小伙伴们(第3/5页)

武侠小说是我给自己找的逃难出口,别的熊孩子们各有不同,有人看少女日漫做红粉泡泡梦,有人学电影里古惑仔,打打杀杀讲兄弟义气……夹杂其中的惨绿青春主旋律,是各种早恋、暗恋,各种情窦初开。

看武侠小说多了,早恋的可能性就低了,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楚留香。看日本少女漫画多了也一样,书中自有二次元的美男子,谁还稀罕身边满脸青春痘的愣小子。

可惜在老师和家长眼里,小说和早恋是一样的洪水猛兽。

班主任跟我妈说,你们家这孩子多才多艺学习好,既不搞早恋,又不捣乱,多好的学生啊,唯一缺点就是爱看小说!家长会上,这番话,班主任对我妈说完,又对另一个熊孩子的爸爸复诉一遍。

那个熊孩子就是小杰。

我们是唯二的两个成绩够好了,还要被老师严防死守的倒霉蛋。

就因为热爱武侠小说。

被老师搜查课桌,突击检查书包,是我俩的家常便饭。

小杰是男生中的异类,不爱上体育课,不踢球不打架,更不和女生打交道。

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数学全班最好,考试随便写写也是前三名的成绩,典型的学霸。这人瘦高,皮肤黑,黑得让人不仔细看不知道五官长什么样;仔细看还是勉强能看出,其实眉眼清秀,眼睛很大,只是黑框眼镜把仅有的优点全挡了。

这么一个眼镜学霸,寡言少语,独来独往,存在感低到近乎于零。

做了很久同班同学,我也没注意过他,最多每次老师念成绩排名时,那几个排在我前面的名字里,总有他。我也不在乎考试拿第几名,心情好考了第一和心情不好考不及格时,都一样领完卷子下来继续看小说。我关心黄药师和楚留香,远远超过自己的分数。

那时候老师还没发现我狂热看小说的行径。

小杰也隐蔽得很好。

我们都不知道身旁潜伏着一个同党。

直到有天课间他走过我座位,无意中瞥见我压在英语课本下露出的一个书角,是我偷偷看了一节课还没来得及藏起的武侠小说。

他恰好也才看过这本同一个租书店里的《冰川天女传》。

这个从不主动和女生说话的木讷学霸,惊讶地站在我桌前,张口来了句,你看武侠?

我也很惊讶,难道一个学霸也看武侠小说?

我们相见恨晚地就《冰川天女传》相关人物剧情交换了意见。

梁氏书里惯有的名门正派,凛然一团正气的少侠,正把我给郁闷得不行,正想大骂一顿男主角,而小杰也正为金世遗的遭遇愤愤不平,对名门少侠满怀腻歪。

我们的三观,简直一拍即合,都喜欢金世遗、黄药师那样离经叛道的人物。

区区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完全不够聊,上课铃响起,我们的话匣子才刚刚打开。

于是下一节课,这个学霸,破天荒地与女生传了一回纸条。

我们把对小说人物的意见奋笔疾书在笔记本里,假装交换借阅笔记,在老师眼皮下传来递去。鉴于他一贯正经的学霸身份,老师没有起疑。

聊完冰川天女,我们又聊金古梁温……书中许多疑惑不解的剧情,如鲠在喉的槽点,原本压根没想过能与谁分享,突然间遇到一个人,你说上句,他立刻接出下句,意见一致时恨不得越过课桌来击掌,意见不同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一大篇来激辩。

那会儿还没有网络,更没有电子书,武侠和言情小说都是校园违禁物品,更是稀缺资源,共享就很必要。以往我都是自己到处找书,以刺猬嗅西瓜般的灵敏,临近街巷哪里有租书店,都摸得门儿清。有了小杰这个同党,互通有无,越发眼界大增。他老爸也是个武侠迷,家里一柜子武侠书,背着老爸偷书看从来没被发现。

一开始他胆小,不太敢去租书店溜达,那时候一个中学生踏进那种地方就和踏进录像厅一样禁忌。我租了书就再借给他看,慢慢他也被我带出几分胆子,敢自己去租书了。

他也把家里的书偷出来借给我看,怕老爸发现,每次都心惊胆战。

一部武侠总有好几册,有时某一册被人租走了,我俩也等不及,囫囵跳过从后面开始看,云里雾里一起猜剧情。有时针锋相对,我挺一个人物,他挺另一个人物,吵得面红耳赤。说服不了对方,就各自埋头翻书找论据,在笔记本上长篇大论写感想。

最终不管谁辩论赢,都觉得淋漓痛快。

十几岁的年纪,青春薄脆易敏,男生女生都像摆着尾鳍小心游过对方的电鳗,怕一挨到就有高压电奔流。谁与谁走得近点,立马绯闻传得红光闪闪,自己也很容易莫名其妙就对一个人怦怦心跳,又莫名其妙就厌倦冷淡。可能爱上一个男孩只是因为他某天穿的白衬衣很好看,转眼不小心看见他踢球的样子笨拙,就失望不爱了。

我喜欢过一两个男孩子,也有被男孩们暗恋,递情书,守在校门口送花……但和小杰说的话、传的纸条,比和任何男生都多,偏偏我们是两个绝缘体,绝对没有火花,越是感情好到像兄弟姐妹一样,越没有别的想法,好朋友就是好朋友。

武侠小说伴随我初中三年,从未间断,连中考前夕也手不释卷。

小杰虽然是学霸,我成绩也不差,但都是不肯努力的家伙,玩心大过天,没心没肺,不知道什么叫考试压力,无所谓成绩分数。直到中考前夕,小杰突然休学,因为健康原因没有参加中考。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在男生中不合群,不打球,不爱上体育课,是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

人生的分界岭就从中考开始。

小杰没有像我一样,按部就班读高中、读大学,他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被家里安排去读了一所没有升学压力,可以随便混日子的学校。他的未来也被家里设置为简单模式,只要平平淡淡、轻轻松松把日子过下去就行。

当我在高中水深火热,被课业重重包围时,小杰依然逍遥自在,终日书海漫游。

我读了一所封闭式寄宿学校,周末回家,学校在很远的郊外。

那时没有网络,还在邮政通信时代。

我们没有因为距离而中断对小说讨论的热情,反而开始勤快地写信。

有一个外校的男孩子正在热烈地追求我,一天一封情书。

可是小杰的信,是上午一封,下午一封,滔滔不绝地写,常常是我刚接到信,还没来得及写完回信,他新的一封又来了。不知究竟的同寝室女生们,都以为小杰是我另外一个追求者,看到我每次接到小杰的信雀跃的样子,又以为我也喜欢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