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的重要他人(第2/3页)

在那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长辫子老师那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我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我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我不单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发言演讲和出席会议做必要的发言,都会在内心深处引发剧烈的恐慌。我能躲则躲,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会场上,眼看要轮到自己发言了,我会找借口上洗手间溜出去,招致怎样的后果和眼光,也完全顾不上了。有人以为这是我的倨傲和轻慢,甚至是失礼,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和哀痛在作祟。

直到有一天,我在做“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这个游戏时,写下了一系列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颊,一阵战栗滚过心头。于是我知道了,她是我的“重要他人”。虽然我已忘却了她的名字,虽然今天的我以一个成人的智力,已能明白她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我无法抹去她在一个少年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煳的青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即使在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儿童那里,也会留下心灵的创伤。因为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当他们幼小的时候,不能够完全明辨所有的事情,以为那都是自己的错。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们稚弱,还没有独立认识世界的能力。如同发育时期的钙和鱼肝油会进入骨骼一样,“重要他人”的影子也会进入儿童的心理年轮。“重要他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们的喜怒哀乐和行为方式,会以一种近乎魔法的力量,种植在我们心灵最隐秘的地方,生根发芽。

在我们身上,一定会有“重要他人”的影子。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电视主持人,叫做奥普拉·温弗瑞。2003年,她登上了《福布斯》身家超过十亿美元的“富豪排行榜”,成为黑人女性获得巨大成功的代表。

父母没有结婚就生下了她,从小住的房子连水管都没有。一天,温弗瑞正躲在屋角读书,母亲从外面走进来,一把夺下她手中的书,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没用的书呆子,把你的屁股挪到外面去!你真的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你这个白痴!

温弗瑞九岁就被表兄强奸,十四岁怀了身孕,孩子出生后就死了。温弗瑞自暴自弃,开始吸毒,然后又暴饮暴食,吃成了一个大胖子,还曾试图自杀。那时,没有人对她抱有希望,包括她自己。就在这时,她的生父对她说:

有些人让事情发生,

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

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极度空虚的温弗瑞开始挣扎奋起,她想知道自己的生命中究竟会有些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她要顽强地去做“让事情发生的人”。大学毕业之后,她获得了一个电视台主持人的位置。1984年,她开始主持《芝加哥早晨》的节目,大获成功,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她开始发动全国范围内的读书节目,她对书的狂热热爱和她的影响力,改变了很多书的命运。只要她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里对哪本书给予好评,那本书的销量就会节节攀升。

温弗瑞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创办了畅销杂志,还参股网络公司。她乐善好施的名声和她的节目一样响亮。她每年把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用来做慈善捐助。温弗瑞亲手推动了太多的事情发生!她认为,这主要来源于父亲的那一句话。

如果让温弗瑞写下她的“重要他人”,她的父亲一定高居榜首。他不但给予了温弗瑞生命,而且给予了她灵魂。温弗瑞的母亲也算一个。她以精神暴力践踏了幼小的温弗瑞对书籍的热爱,潜藏的愤怒在蛰伏多年之后变成了不竭的动力,使成年以后的温弗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和书籍有关的创造性劳动中,不但自己读了大量的书,还不遗余力地把好书推荐给更多的人。那个侮辱侵犯了温弗瑞的表哥,也要算作她的“重要他人”,这直接导致了她的巨大痛苦和放任自流,也在很多年后,主导了她执掌财富之后,把大量款项用于慈善事业,特别是援助儿童和黑人少女。

看,“重要他人”就是如此影响人的生活和命运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在短短二十年里,韦尔奇使通用电气的市值增加了三十多倍,达到了四千五百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十位升到了第二位。韦尔奇说,母亲给他的最伟大的礼物就是自信心。韦尔奇从小就口吃,就是平常所说的“结巴”。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每逢星期五,天主教徒是不准吃肉的,所以在学校的餐厅里,韦尔奇经常会点一份烤面包夹金枪鱼。奇怪的是,女服务员端上来的都是两份。为什么呢?因为韦尔奇结巴,总是把这份食谱的第一个单词重复一遍,服务员就听成了“两份金枪鱼”。

面对这样一个吭吭哧哧的孩子,韦尔奇的母亲居然找出了完美的理由。她对幼小的韦尔奇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

韦尔奇记住了母亲的这种说法,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他充分相信母亲的话,他的大脑比他的舌头转得更快。母亲引导着韦尔奇不断进取,直到他抵达辉煌的顶峰。母亲是韦尔奇的“重要他人”。

再讲一个苹果的故事。正确地说,是两个苹果的故事。

一位妈妈有两个孩子,她拿出两个苹果。苹果一个大一个小,妈妈让两个孩子自己来挑。大儿子很想要那个大苹果,正想着怎么说才能得到这个苹果,弟弟先开了口,说,我想要大苹果。妈妈呵斥道,你想要大的苹果,你不能说。这个大儿子灵机一动,改口说,我要这个小苹果,大苹果就给弟弟吧。妈妈说,这才是好孩子。于是,妈妈就把小苹果给了小儿子,大儿子反倒得到了又红又大的苹果。大儿子从妈妈这里得到了一条人生的经验:你心里的真心话不可以说,你要把真实掩藏起来。后来,这个大儿子就把从苹果中得到的道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见人只说三分话,耍阴谋使诡计,巧取豪夺,直到有一天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这个成了犯人的大儿子,如果写下自己的“重要他人”,我想他会写下妈妈和这个红苹果。

还有一位妈妈,有一篮苹果和一群孩子,也是人人都想得到大苹果。妈妈把苹果拿到手里,说,大苹果只有一个,你们兄弟这么多,给谁呢?我把门前的草坪划成三块,你们每人去修剪一块草坪。谁修剪得又快又好,谁就能得到这个大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