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第2/2页)

5

这是此书取名为《随喜菩提》的由来。看到修行的人没有喜心,看到学佛的人不能随缘欢喜,都使我感到痛心。因为我深信只要踏入佛门的人,就应该立刻体验到生命的滋润与空性的法喜。佛法并不是死后才有利益,是在举足跨入时,就已经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莫大的利益了。

我的“菩提系列”写作,便是在说明我们不但要有欢喜心来体验佛法,也要喜乐地看待我们的人生。这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九部,希望众生得到法喜禅悦的心情更是急切了,因此给此书定名为《随喜菩提》。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说到大家熟悉的弥勒菩萨往昔修行的时候就是“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可见快乐的修行也可以成就菩萨行。弥勒菩萨就是在启示我们,做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人也能修行成就,那么何妨把心胸放宽,保持喜悦的心情闻法、修法,成就菩提呢?

当然,修苦行可能更殊胜,只不过,修苦行的人,心并不苦,是在艰苦的修行中还保存法喜禅悦的。

我多么希望能看见更多喜悦的修行者呀!

6

“随喜”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曾发过十个大愿: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第五大愿正是“随喜功德”。普贤菩萨说:

“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从一切的功德,乃至一尘的功德;从佛菩萨的功德,乃至一个众生的功德,我都是打从心里涌泉一样的喜悦,如柔软的莲花开出无边的水面。每读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都使我好像闻到了清晨时分莲花的芳香。

随喜呀!随喜!纵使在心中对人世有无限的悲情,纵使在红尘里滚滚如流,纵使处在深切的痛苦之中,都要随喜,不穷尽、不间断、永不疲劳与厌倦!

随喜呀!随喜!窗外初开的一朵紫茉莉是微笑的,雨后剪尾羽的燕子在风中跳舞,夏日午后树梢的鸣蝉唱着喜悦之歌,云彩与风和气地打招呼,闪电和雷声为春天鼓掌……这一切现成的世界,不都是如此美好,令人涌起如莲的喜悦吗?

随喜呀!随喜!亲爱的朋友,那记忆中的喜悦不都留下了钤铛叮叮、翠玉交响的声音吗?

7

我常常想,如果我要送礼物给至爱的朋友,我要送什么呢?在我的心中,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呢?

我愿意把一种名字叫做“喜悦”的心情,用七彩的色纸包装起来,用金黄色的丝带打结,呈献给天下的人。让那些已经忘了微笑,许久没有开怀,愁眉深锁的人,都能品味到生命的芳香。对我而言,生命最悠长的芳香是佛的教化。可能在打开包装纸的时候发现空无一物,有的人感到失望,有的人笑了起来。

是呀,我用一切的颜彩来包装,只是为了要人知道“空无一物”是世间最好的礼物。在空中没有杂染,能领受无为的欢愉的人,才能认识到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现在,我以一种随喜的心情,把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您。

让我们一起来,再念诵一次普贤大愿: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林清玄

一九九一年夏天在台北永吉路客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