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明清之际的战争与武术世界的动荡(1600年—1644年)(第3/5页)

穆人清并非唯一支持李自成的武术世界势力。在李自成身边除了穆人清外,还有多名武术家为他效命,如他的贴身卫士,即号称“飞天狐狸”或“美刀王”的胡逸之,右果毅将军田虎、剑术家苗美以及出身丐帮的范统。这些武术精英的加盟表明武术世界相当多的势力已经深深卷入了反明朝的大起义中。更多的观望者在随后几年中投入到反明浪潮中,加速了明朝的崩溃,这一点与穆人清的弟子袁承志密不可分。

1643年初,大约二十岁的袁承志也遵照穆人清的指示,离开华山,去李自成军中效命。此时李自成已经夺取了湖北襄阳,并建立了初级的政府机构。他的主要幕僚是一位知识分子李岩,其妻子是卖艺出身的“五湖门”女武术家红娘子。在李岩的建议下李自成没有破坏当地郭靖和黄蓉的民间祠庙,并亲往祭奠,赢得了武术世界的好感。袁承志在李自成军中短暂逗留,并和李岩成为了好友,不久后他前往东南地区和穆人清会合,后者正在当地为李自成筹措军饷。

李自成希望能够从江南的富庶地区获得财政支持,但当地势力并不买账。此时,由穆人清和黄真建立的运输路线被浙江的龙游帮和温氏家族的石梁派所截断,大批黄金被夺走。袁承志和黄真会面后,一起迫使浙江的武术势力们交出了被劫走的黄金。

成功打击浙江无视闯王的武术势力后,袁承志又被卷入了南京发生的帮派纠纷中。此时当地的金龙帮正在被以仙都派为首的武术世界各大势力围剿。起因是一起并不重要的仇杀事件,然而根本原因是金龙帮在十七世纪以来飞速发展,控制了中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从手工业和商业中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在南京拥有可观的地产,因而引起武术世界各方面的觊觎。在仙都派的邀请下,这些势力的代表,包括“蓝海上的巨鲸”郑起云、五台山清凉寺的十力和尚、昆仑派的著名剑术家张心一以及华山派的几名弟子都来到南京。另外满清方面也派遣了间谍太白三英,试图从混乱的局势中取利。袁承志首先帮助金龙帮挡住了仙都派的进攻,然后迫使华山派的几名低级弟子服从自己的权威,最后则适时揭露了满清的计划,激起了与会者的民族激愤。袁承志成功地进行了调停,金龙帮的利益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袁承志的成功和背后的穆人清支持密不可分。郑起云和十力这样的武术世界领袖来到南京并非仅仅为了打压金龙帮,也是为了和穆人清会面,讨论对李自成的支持问题,这一点关乎到武术世界的未来命运。穆人清打算组建一个广泛的支持李自成的联盟,不过穆人清的弟子归辛树却对此反应冷淡,他已经在南方武术界拥有相当的地位和声望,不愿意为一个前途未卜的农民军阀效力。最终他勉强服从了老师的安排,穆人清和其他武术人物的会面也达成了预期结果,令他满意离去。

但穆人清的政治观察能力相当有限。他看不到江南武术集团对李自成的支持最多是半心半意的,并且从未起到过很大的作用。李自成真正的潜在盟友是帝国东部的盗匪集团,包括河北的青竹帮、渤海上的渤海派以及山东的多个山寨匪帮,他们尚未承认“闯王”的权威,彼此也是一盘散沙。穆人清也没有和这些盗匪打交道的兴趣。

使得局面得以改变的是,袁承志在南京发现了两百多年前建文帝在出逃时埋藏的珠宝,这一价值巨万的财富可以换取无数粮食和军械。袁承志遂开展一项惊人的计划,他运送这些财宝北上,吸引了东部大批盗贼到来,在用武力慑服后,袁承志将这笔财富分给了山东和河北的盗匪集团,赢得了他们的拥戴。随后和山宗旧部的会合更壮大了袁承志的力量。

在1643年8月,在泰山举行了盗匪集团的大会,在华东和华北各大帮会和武术家族的推举下,袁承志出任了七个省份的武术盟主。这是堪与“闯王”李自成相匹敌的头衔。在其“山宗”部属与华北盗贼的共同发动下,明帝国东部也爆发了由各盗匪集团联合发动的武装起义,使得明朝在华北的统治完全陷入崩溃。此后袁承志及其部属在山东和河北交界处建立了一个起义基地,称为山宗营。210

但袁承志并未在山东主持战局,他有一项更为惊人的计划。在9月份他到达了清国的首都盛京(今沈阳)去刺杀皇太极,后者因为赢得了1642年的松山‐锦州战役而将统治范围拓展到了山海关,日益危及北京的安全。袁承志担心他会乘明朝内战的时机大举南侵。关于这次刺杀行动的结果说法不一。根据清朝方面的记载,袁承志被皇太极对中国人民的善意所感动而放弃了刺杀;另一种说法是他被皇太极所聘用铁剑门武术家玉真子活捉,在原袁崇焕下属祖大寿的庇护下才得以逃脱。

第三种说法更为直截了当:袁承志成功了。皇太极本人确实在1643年9月21日原因不明地突然死亡,清朝方面一直对此讳莫如深。在野史中透露出消息,皇太极有可能是被刺杀而死,据闻是他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1612年—1650年)为了夺位而铤而走险,也可能是袁承志取得了成功。无论是谁下手,当时在盛京的袁承志都看到了自己目标的实现。

但如果袁承志指望皇太极之死能够导致满清的崩溃,那么他不得不感到失望了。在皇太极死后,的确因为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之间争夺帝位而几乎引起内战,但最终矛盾被消弭,双方达成协议,同意由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继位,多尔衮和另一名元老济尔哈朗辅政。满清的权力结构虽不无隐患,但目前仍然坚若磐石。

从明朝灭亡到清朝迁都

袁承志离开盛京后,随即来到北京准备刺杀思宗。这既是为其父亲复仇,也便于李自成向北京进军的事业。李自成在1643年10月攻破潼关,杀死了曾经擒获高迎祥的总督孙传庭。在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建立了新的政权“大顺”,随后率领五十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向北京进发。

此时在北京政府中,由于思宗顽固地拒绝借助满清的力量剿灭李自成,以宦官曹化淳(1589年—1662年)为代表的势力被多尔衮所收买,正在密谋废除思宗而另立亲清朝的诚亲王,以设法保持明朝残余的统治。为此他们甚至请来了以毒理学研究著称的云南五毒教,此教在蓝凤凰之后从日月教中独立出来,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很有根基。

袁承志发现只有思宗继续在位,才能阻止他最不想看到的满清入关。在思宗的女儿长平公主(1629年—1735年)的劝说下,袁承志暂时放弃了刺杀思宗的计划,甚至不得不反过来对他加以保护。五毒教的内斗给了他分化对方的机会,他慑服了五毒教主何铁手,感化她成为自己的弟子。因此,曹化淳利用部分织锦衣服卫队和五毒教发动的废帝政变之乱也被挫败了,不过因为思宗的愚蠢,曹化淳本人竟得以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