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三十一章 论发怒(第2/2页)

同固执的女人打过交道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他们以沉默和冷静对付她们的激动,不屑助长她们的怒气时,她们会气得横眉竖眼,七窍生烟。雄辩家塞利乌斯生性易怒。一次,他和一个人共进晚餐,那人谈话素来温顺和婉,这次,他怕惹塞利乌斯激动,决定他说什么都表示赞同。塞利乌斯见找不到发怒的理由,忍无可忍,便对他说:“你倒是反驳一下我说的话呀!谈话是两个人的事嘛。”那些女人也一样,她们效法爱情的规则,她们发怒,仅仅是为了让对方也发怒。[8]福基翁同某人交谈,那人粗暴地辱骂他,扰乱他讲话;福基翁闭口不语,让对方把怒气全部发泄出来,然后,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往下讲,只字不提对方的骚扰。这种轻蔑的态度,比任何尖刻的反驳更有力。

我常说,最易动怒的法国人(这总不是完美之处,不过,对军人而言,这更情有可原,因为在军队这一行中,肯定有些场合是免不了要发怒的),是我所了解的最有耐心控制怒火的人:愤怒使他无比激动,

当木柴的火苗在青铜壶下

发出劈啪之声,

水沸腾着,狂怒着,从壸里漫出来;

它再也控制不住;

一股黑烟腾空而起[9],

——维吉尔

以至于他只得无情地克制愤怒。至于我,作这样大的努力遏制愤怒,我是做不到的。我不愿费如此之大的劲克制自己。我看重的不是他遏制愤怒的做法,而是他作出多么大的努力使自己不做得更坏。

还有个人向我吹嘘他的生活如何有规律、有节制,这确实非同寻常。我对他说,在世人面前总是显得从容安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尤其对于像他那样引人注目的优秀人物,但更要看内心如何。我认为,让自己心里苦受折磨,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就怕他为了保持稳重的外表而内心备受煎熬。

掩饰愤怒,就是把愤怒吸入体内,正如第欧根尼对狄摩西尼所说的——后者因怕被发现呆在一个洞穴内,就拼命往里缩:“你越往里缩,就陷得越深。”如果你的仆人做事不大得体,我劝你宁愿掴他一记耳光,也不要为保持谦和的外表而克制自己的睥气。我喜欢让怒火发出来,不愿藏着掖着让自己备受折磨;怒火发出来时,就会渐渐减弱;与其让怒火憋在心里,还不如让它到外面来张牙舞爪。“暴露在外的缺点危害不大,藏在健康外表下的缺点最最危险[10]。”

我提醒我家里那些有权发脾气的人注意两件事:其一,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你大声责骂一个偷东西的仆人,他会对此无动于衷,因为你这个办法已对他使过一百次了,就为了没有洗净一只杯子,或没有放好一张矮凳。其二,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因为他们惯于在被斥责者尚未在场时就开始责骂,等他们走了一个世纪了,还在那里大声叫骂,

骂得丧失了理智就骂自己[11]。

——克劳迪乌斯

他们责骂自己的影子,将这场暴风雨推向极点;他们仿佛无能为力,只知道用吵吵闹闹的责骂声来进行惩罚。在争论中,有些人惯于无的放矢地吹牛和发怒,这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吹牛应该有的放矢:

犹如初次参战的牡牛,发出可怕的咆哮,

狂怒中,试用犄角撞击树干,

四腿乱舞,扬起尘土,作为战斗的序幕[12]。

——维吉尔

我发怒时,尽可能地激烈,也尽可能地短促,尽量少喧闹。我速战速决,言词激烈,但不晕头转向;我任意地、不加选择地吐出各种詈词谇语,并不注意把矛头完全固定在我认为最伤人的地方:因为我发怒时通常只用嘴巴。发怒的理由有大有小,对我来说,发怒的理由越充分,我的仆人们越有利可图。我会为一些小事突然发作;不幸的是,当你被推下了悬崖,谁推你下去的,就无关紧要了,你会一落到底,加快速度往下坠落。当我有重大的理由发怒时,正因为理由非同小可,人人都预料我会大发其火,我也就感到满足了;我出乎意料,没有发怒,对此我颇感自豪;我竭力控制自己,不让怒火爆发出来;那些理由在我脑海中翻腾,威胁我说,如果我发出火来,会不可收拾。我不费力地控制了怒火,当我就要勃然大怒时,我凭着坚强的控制力,把发怒的冲动克制下去,不管有多么强烈的理由。可是,一旦我被愤怒抓获,不管理由多么微小,我会大发雷霆。因此,我同那些有权和我争论的人商量说:“当您感觉到我先激动了,不管有没有道理,让我发泄出来;我对您也将如此。”只有在你怒我也怒、双方比赛着发怒时,才会形成暴风雨般的狂怒。让各自的怒气尽情发泄,就能太平无事。这办法很有用,但做起来非常困难。有时候,为了管好我的家,我也会大发脾气,但并不真正生气。随着年事增高,我的脾气更加暴躁,我就研究如何少动肝火,可能的话,我今后要努力做到,越是有发怒的理由和倾向,就越要少烦恼、少苛求,尽管从前我在最不爱烦恼最不苛求的人中间,曾是比较爱犯愁和爱挑剔的人。

我还要说一句,作为这一章的结束语。亚里士多德说,有时,愤怒可作勇敢的武器。这似乎不无道理。然而,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风趣地反驳说,那是一种有新的用途的武器:我们摆弄其他武器,而这个武器摆弄我们,我们的手不指挥它,而是它指挥我们,它把我们握在手中,而不是我们把它握在手中。

[1] 库克罗普斯为希腊传说中的几个独眼巨人。

[2] 原文为拉丁语。

[3] 原文为拉丁语。

[4] 戈耳工为希腊神话中的怪物。

[5] 原文为拉丁语。

[6] 格利乌斯(创作时期公元2世纪),拉丁文作家,以杂文集《雅典之夜》流传于

[7] 塔兰托为意大利东南部城市,建于公元前八世纪。阿契塔的活动期为公元前四〇〇至三五〇,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

[8] 福基翁(公元前402—前318),雅典政治家和将军。

[9] 原文为拉丁语。

[10] 原文为拉丁语。塞涅卡语:

[11] 原文为拉丁语。

[12] 原文为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