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温暖的传奇(第6/15页)

再后来就只是在《低俗小说》里看到他了,那个电影里,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特拉沃尔塔或者是塞缪尔·杰克逊。然而当我认出了他,便在心底里悄悄地保留了一个愿望,希望上天能给那个在清早的时候一边坐在咖啡店里喝咖啡,一边和自己的女人商量着抢劫咖啡店的男人多一次机会。让他做一次真正大师电影的主角,有一次能够证明他自己的机会,让他梦想成真。

于是在《海上钢琴师》中看到他的身影的时候,内心有说不出的惊喜。他终于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而我也终于发现,原来曾经隐隐约约地想起一个陌生的男人的时候,那种偶然滑过的感觉,是心疼。

上网查了他的资料,输入了中文后,所有给出的网址都是提及他的名字而已,没有人为他写过文章,知道他的人也很少。去了英文的官方网站,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设计,照片也只有一张,不高的个子,好像没睡醒一样地站在那里。眼睛无神地半睁着,脚却很大。去他的作品列表看,却惊讶地发现,原来他已经默默无闻地演了这许多年的戏,名字罗列起来真的很长,原来他已经42岁了。

一个男人曾经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我看着他的照片,典型的1900的表情,满脸都是孤独。

1900真的存在过吗?还是他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梦想之中?纯粹地生活着,孤独地绽放着他的才华。我觉得我和大多数人可能倒更像1900的朋友丹尼,一方面想看到一个飞黄腾达的故事,另一方面像珍惜着自己的梦想一样珍惜着他,疼爱着他,像疼爱一个孩子。

世界上总会有这样的一些人,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去更多地了解他,而他也没有机会让你了解他。但是只要你第一眼看到他,你就会知道,他是要把一件事情做一辈子的那种人,默默无闻或者大红大紫。

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她会心疼尼古拉斯·凯奇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他是很好的,我可以用很多其他的赞美之词来描述他,但独独不是心疼这两个字。我的心疼,总是会分给像蒂姆这样一部戏一部戏地演过来,一点一点地坚持着的人。那感觉,仿佛是猛然回头,看到一朵花在角落里认真地绽放着,并不灿烂,但那一种纯粹和美丽会直逼人心。

很多人像1900一样,心中都曾经有过一只船,区别只在于你最终是否舍弃了它。虽然我有时会怀疑我已经弄丢了我自己的那只船,但我依然可以很快地从人群中辨认出1900并因此而心疼他。如果有人问我,谁是1900,我说他是电影里的一个钢琴师,而如果有人问我谁是蒂姆·罗斯,我会说他是一个演员。除此之外我还能告诉你们什么呢?没有了。

以上的文字写于2003年,当时的蒂姆·罗斯42岁,转眼间十年就要过去了,算一算,从文章中提到过的那部《说谎游戏》(后来我终于知道了那部电影名)开始认识他也有十四五个年头,年轻时候的蒂姆虽然其貌不扬,却能够让人过目不忘,这样的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好演员,但他始终不肯和商业电影妥协,坚持走独立路线,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赤贫线上生活,做过很多底层的工作,最惨的时候睡在大桥下。直到现在,他功成名就了,还是像从前一样我行我素。在我的心中,他是真正1900一样的人,他的心里有一艘船,谁也夺不走。这种人的生活原则就是“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它也休想改变我”。很多年后,世界做出了妥协,他们接受了他。

对于和他一样的臭脾气的我来说,他的故事是另类的励志故事——谁说坚持做自己,不对这个世界妥协就一定没出路呢?对了,后来我知道他真的演过梵高,这让我更爱他了。

电影院为什么这么黑

街对面的大mall里有一家电影院,因为新开业,每天都在打半价,晚上闲逛的时候,正好走到电影院门口,突然想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只可惜时间太晚,又没有午夜场,只好到隔壁的游戏厅转了一圈回去。

前两天做杂志的时候,找朋友帮我聊一聊电影院,朋友说她对去电影院看电影很无所谓,然而我却不是,在所有的观影方式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到电影院里去。即便家里有光碟可以看,网上可以下载,甚至是可以在线观看,但我还是喜欢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因为电影院是一个奇妙的地方,许多的陌生人在一起大笑或者大哭,一起愤怒或者咒骂,因为在黑暗之中,有了黑暗的保护,人们才可以这样亲密又陌生,才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心灵相通。

我从小就是在电影院长大的,小时候住的部队大院的街对面就是部队的电影院,高中的时候和同学逃课去看电影,大学里谈的第一场恋爱,约会最多的地点也是电影院。其实电影的确是哪里都可以看,可是比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喜欢的是去电影院这件事本身。难过的时候,我喜欢随便买一张票,坐在黑暗的角落里发呆,看着那隐约的光线下的每把椅子,它们紧紧地并排静默着,它们身上各有各的伤痕,就像每个人的心一样,每把和每把都不一样。那时候的电影院,是一个没有自己的房间的孩子可以哭泣的地方,是相爱的人可以拥吻的地方,是无聊的胖叔叔打呼噜的地方,是孩子们跑来跑去在角落里捉迷藏的地方,是第一次偷偷地牵男生的手的地方。每个电影院都有每个电影院的风格,放的电影也不一样。我们的电影院是我们的地盘,而走过两条街去其他的孩子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和一次探险没有什么区别。夏天的夜晚,我们坐在电影院外面的台阶上聊天,听着身后传来男女主人公的声音,音乐的声音,就知道故事讲到了哪里。到了都喜欢的情节,就一起再钻回去看。一场电影换好几次座位,有时候还换好几个厅,常常从悲剧的世界直接跳入喜剧的世界。从爱情的桥段直接跨越去冒险。

我们只是喜欢去电影院而已,演好电影的时候我们去,演烂电影的时候我们也去。

而现在的电影院,太像是一个看电影的地方了,所有的人的眼睛都朝向前方,都要盯着屏幕使劲看。情侣们不再拥抱和接吻,在黑暗中不再彼此凝视对望,上厕所的人要一路小跑快去快回,小孩子只能去看儿童片,没有大人的带领,再也找不到边角小门,混不进电影院,只能在家看迪斯尼动画。人们吃爆米花,喝可口可乐,对偶尔进出的人不满意,看任何电影都要事先斟酌评估一下,没有人再会只为去黑暗里坐坐就花钱买票,看完电影出来就一定要到网上写评论,讨论这票钱花得值不值得。我们计较它有没有让我们笑,有没有让我们流泪,让我们感动。而从前,我们是不计较这些的。从前我们很穷,我们也很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