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星DNA,地球生命(第3/6页)

位于亚拉巴马州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理查德•胡佛(Richard Hoover)提出,在罕见的陨星中找到的丝状体和其它组织,看起来像是外星生命的微观化石,有点像被称为蓝藻细菌的藻类。他研究了3个陨星刚刚裂开的表面,发现了这些特征。这些陨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陨星,其中一颗是“奥盖尔陨星”(Orgueil)。这颗陨星于1864年5月14日坠落在法国小镇佩雷洛特(Peillerot)附近。胡佛发现的一些细菌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相似,但实际上和地球上发现的细菌有很大关联。他的研究发现表明,地球上发现的一些细菌有着外星的血统。

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生命的最佳候选地是火星。在太阳系的早期阶段,火星和地球的环境条件极为相似。只是到了后来,火星才成为了不适合居住的星球。虽然我们从未到过火星,但火星人可能到过地球。我们知道,一个据估计有10亿吨重的岩石从火星来到了地球。我们知道,细菌有能力穿越两颗行星之间的长距离,在行星和地球的巨大撞击中存活下来。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那么它们必定会乘着陨星来到地球。

“艾伦•希尔斯84001”(Allan Hills 84001)(通常缩写为ALH84001)是一块火星陨石。1984年12月27日,艾伦•希尔斯在南极大陆发现了这块陨石。1996年,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走进白宫新闻发布厅,打破常规,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找到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让这块陨石一举成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大卫•麦凯(David McKay)相信,他发现了来自火星的细菌微观化石,这些火星细菌微观化石的基础是陨石内部的碳酸盐小球。由于对立的科学阵营,不夸张地说,自1996年以来,这种特别的陨石是否含有外星生命的问题备受争议。这再次表明,外空生物学看起来并不像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目前地球上我们记录在册的可能来自于火星的陨石有34个。它们当中有2个在表明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方面,能同“ALH84001”相媲美。其中一个是“谢尔戈蒂陨石”(Shergotty),它于1865年8月25日坠落在印度的谢尔戈蒂。据说,其内部显示有生物膜的残留痕迹,因此可以作为微生物群落存在的证据。另一个是“纳克拉陨石”(Nakhla),它于1911年6月28日坠落在印度的亚历山大市(Alexandria)。许多人亲眼目睹了它的坠落过程:在落到地上之前,在上层大气中爆炸,炸成了40块碎石,然后落到地球上。经过分析研究,“纳克拉陨石”被证明是第一个显示出液态加工过程的火星陨石。这块陨石含有碳酸盐和含水矿物质,这些物质是在水中进行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科学家们还了解到,这块陨石绝对接触过水,这证明火星之上曾经存在过水。还有更进一步的证据证明,有些碎石中含有碳,但是碳的存在不足以让所有科学家们相信细菌曾经存在于火星之上。

最近几年对火星的研究已经证明,火星上的确曾存在大量水。虽然现在的火星表面极冷、极干,不足以维持已知的生命形式,但是有证据表明,液态的水或许存在于火星内部。

这再次支持火星上曾经存在基本微生物的观点,但是这——不足为奇——并不是科学的共识。为了解决这个争论,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一组研究员于2011年开始研制一种装置,希望能够提供证据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或许还为地球带来了生命。该研究小组研制的装置能够发现DNA或核糖核酸,小组成员有:克里斯托弗•卡尔(Christopher Carr)、博士后克拉丽莎•吕(Clarissa Lui)、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行星科学系”(Department of Earth,Atmospheric and Planetary Sciences)系主任玛丽亚•苏伯尔(Maria Zuber)、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哈佛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加里•鲁弗肯(Gary Ruvkun)。他们把这项研究称为“搜寻外星染色体组”(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Genomes,SETG)。他们的装置可以获取火星地表之下的土壤样本,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分离出任何可能的有机体,放大它们的DNA或核糖核酸,利用生化标记来搜寻特定的基因序列,这些特定的基因序列几乎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所普遍存在的。他们希望,一旦研制成功,他们的装置就可以安装在某个运载工具上,去火星执行探测任务。

当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后,显示火星上并不存在生命。不过,自那时起,该结果就备受质疑。来自陨石的证据以及类似的这些图片——火星表面的霜——表明,火星上曾有过生命。

一旦这个装置发射成功,就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发射到火星搜寻生命的装置之一。第一个装置是在1976年装载在北欧海盗火星探测器(Viking Landers)上发射的,其结果不明朗。人们普遍接受的1976年试验的说法是,证明没有生命迹象存在。但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吉尔伯特•莱文(Gilbert Levin)则认为,这个结论下得太仓促。1986年,他重新调查了这些结论,认为北欧海盗火星探测器或许已经找到了火星上存在微生物的证据。

“北欧海盗火星探测器二号”发回的一张图片显示,在着陆点发现了霜,这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火星上曾有水的观点。但最重要的是,其中一个实验是为了探测会进行新陈代谢的微生物。当这个实验在两个北欧海盗火星探测器上进行时,其结果都呈阳性。虽然直接出现了阳性结果,但还是没得到重视。还需要再说什么吗?

35.外星探测器

钱德拉•维克拉马辛哈教授指出,在1982年以后,宇宙生命和胚种论的证据已经充分到了不可辩驳的程度。但是,准备接受支持者们发表文章的出版机构都在一夜之间纷纷倒闭。他一如既往地公开表达他的观点,在1982年之后,人们变得无动于衷,即所有受人尊敬的杂志社和出版机构宣布,胚种论和相关观点都是禁忌。虽然大量科学数据表明生命并不是起源于地球之上,但是针对生命起源于地球之上这个科学定理的任何质疑,都得不到出版。

他补充说道:“虽然公众喜欢这样的观点,但是不论有多强有力的证据存在,科学还是希望通过保持缄默来规避这些话题。有一条不成文的科学教条,即外星生命不存在于我们临近的地带,或者即使这样的生命的确存在,它也同我们的地球毫无关系。”维克拉马辛哈见证了这种“缄默”。2010年3月,卡迪夫大学天体生物学中心的维克拉马辛哈被撤职了,其部门的研究经费也撤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