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熊川谈判(第2/2页)

但是话是如此,林延潮却是有些担心,因为这场谈判很有风险,万一被言官知道,他有可能被弹劾。但林延潮考虑他有天子授予的便宜行事之权,来前王锡爵还暗示自己可以全权代表明朝与倭人谈判。所以林延潮决定还是冒政治上的风险见丰臣秀吉,这注定是一场名在史册的谈判。

不过就谈判的规格,地点,双方却是在争执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谈判的地点,丰臣秀吉要在釜山谈判,林延潮要求在晋州谈判。

二人扯皮半日,最后议定到熊川谈判。

然后就是身份,明朝认为林延潮身为礼部尚书与丰臣秀吉这位尚未册封的日本国王谈判,是一等规格对等的谈判,甚至林延潮还有些屈尊。

但是日方认为双方平起平坐,抬出了丰臣秀吉是一国之主的理由。

结果明朝方直斥言日本另有国主,丰臣秀吉不过是关白(明朝还不知他已经卸任),位同朝鲜宰相。李山海,柳成龙等朝鲜宰相在林延潮也要恭恭敬敬的行礼。

林延潮,丰臣秀吉都不可能退让,因为这涉关国体。

所以因为礼数不能谈妥,最后双方商定,二人约定到一处地方,但彼此不面对面,只是派出官员来回跑递话。

其三就是随从数量,以及朝鲜官员是否参与。

丰臣秀吉看不起朝鲜官员,认为没有参加的必要,但林延潮十分坚持。如此他是一来向朝鲜表示我没有瞒着你的意思,二来也是要朝鲜国王为自己在天子面前背书。

所以在林延潮坚持下,明日双方谈判变成了三方会谈。

朝鲜派出王世子临海君,左相柳成龙出面。

然后就是随从数量。

这一次丰臣秀吉从倭国渡海听说带来了大量的兵船,据朝鲜方面上下不可靠的情报,大约有三万上下的倭军抵至釜山浦。

林延潮与明军将领研究半天,也不清楚这数量到底是夸大了,还是减少了。

不过为了这一次谈判,双方约定各自派出大军驻扎熊川,然后二边再各带五百名随从来到谈判地点。至于朝鲜方不许带任何随从。

据说朝鲜左相柳成龙对再一次遭到鄙视而显得很愤怒,但却无可奈何。

不过林延潮却表示要替小弟撑这个面子,允许朝鲜谈判使带着刀剑进入谈判处,丰臣秀吉不得不答允。

于是熊川谈判就在这样的场合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