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离去(第2/3页)

陈济川道:“小人也有如此猜想,但小人总以为孙稚绳有……有自立门户之心。”

林延潮闻言点点头到:“此人各有志。”

陈济川道:“老爷当年是申相爷的得意门生,而自申相爷退后,老爷立于朝一直是群而不党。但依今日看来,老爷去朝鲜后,孙稚绳于朝中怕是要独树一帜,既不肯趋于内阁,也不肯趋于清流。”

林延潮离椅起身,看向书房窗外的竹林道:“稚绳看来是把我的话听进去了。”

“老爷,何有此言?”

林延潮道:“我当初告诉稚绳,不要听从他人的话,就是生怕他陷入党争,我们是要做事的人,将来无论哪边赢了都要用我们。但君子不党,难免其祸无援,故而就必须将注押在皇长子的身份。王太仓此人倒不是食言的人,再如何稚绳也是他的门生,就算他不念此,也要念在圣心,所以王太仓定会推举他为皇长子的讲官。”

“有了皇长子讲官的名义,无论内阁,还有清流,都要敬他三分,如此就可以在朝中安如泰山!”

陈济川难过地道:“老爷为孙稚绳作了这么多,但唯独自己却要离开朝堂。”

林延潮道:“我不是为稚绳,而为了社稷,我离开朝堂就是把路让出来,让他们眼前的路宽一些,如此方能出一头之地,哪里又有遥控朝政的想法呢?退而心有不甘,那么又何必要退呢?”

“既是要激流勇进,那么就退了好了,无需生反复之意。若是天子知道对稚绳他们也是不好。说到底孙稚绳要如何兼济天下,就看他如何去办好了,将来的路如何走就看他自己了。”

说到这里,林延潮则是笑了笑,陈济川也是有些释然。

林延潮道:“平朝之后,吾即了却君王天下事。那时就是我回乡之时,以后不会再出山了,我这里已书信给徐火勃,让他专心教授诸生,除了教授文章之外,我还打算在鳌峰书院开格物一学,到时请他四处寻访格物人才……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拘于有用无用……到时我还想……”

陈济川听着林延潮说着对鳌峰书院的种种规划,心底却不是滋味。

林延潮看陈济川脸色笑了笑道:“济川,我们读书人啊,既要有人为民请命,仗义执言,以死直谏。也要有人默默耕耘,传道授业,薪尽火传,不是在为先圣继绝学的路上,就在为天下百姓开万世之太平。我并非一定要有志于天下,也可星火燎原!”

说话之间,忽外头道有圣旨到。

林延潮闻言露出欣然的笑意,对陈济川道:“更衣迎旨!”

次日天子颁布明旨,令皇长子移居慈庆宫。

慈庆宫位于紫禁城东外路,也就是世人所称的东宫。

令皇长子居东宫的消息一出,闻此百官无不欢呼雀跃,甚至面朝东宫的方向叩拜。

而皇长子也不用住在深宫之中担惊受怕,终于可以有寝宫可住。

同日天子还令内阁选合适官员于慈庆宫内教导皇长子出阁读书之礼。

到了这一步,百官心定。

王锡爵顺利回阁理事,再无官员整日堵门,连动用五十万太仓银为天子重修巩华宫一时也无人计较。

王锡爵回阁后,当即点唐文献,焦紘,李廷机,孙承宗,邹德溥,全天叙六人教导皇长子礼仪,众所周知这六人以后就是皇长子讲官。

在宫人的指引下,孙承宗走过石桥,再自礓磋慢道上经三重门,走进慈庆宫。

这慈庆宫有殿阁房两百余间,屋顶上统一覆绿琉璃瓦,按五行之说,东方属木,青色,主生长,故而东宫所用琉璃瓦多覆以绿色。

以往也有太皇太后暂时移居慈庆宫之举,但一般而言,宫里大体还是以东宫指太子,西宫指太后。

孙承宗来到正殿,但见殿上打扫十分干净而且窗明几净,几十名宫女太监在殿上伺候着,殿旁小室内的帷帐后,隐约可以看见一道瘦小的身影默坐在蒲团上。

然后一名宫人走进帷帐后说了几句话。

随即帷帐打开,一名十三四岁的清瘦少年走了出来。

孙承宗当即行礼道:“翰林院侍讲孙承宗拜见殿下!”

皇长子闻之是孙承宗脸上露出了笑意,但随即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宫女太监仍是淡淡道:“免礼。”

孙承宗道:“今日鸿胪寺演礼,殿下有任何不明白的都可以咨臣。”

皇长子道:“有劳先生了。”

“臣不敢,殿下是天子之子,无需向任何人称谢。”

下面孙承宗尽心教导皇长子出阁读书之礼仪。这是皇长子第一次在百官面前亮相,所以务必再三慎重。

孙承宗虽是尽心尽力,但却觉得皇长子有些心不在焉,对于动作领悟得很慢。他有些不满意,但不敢丝毫动气于面上,只是再三强调‘礼为天下的规范,殿下一举一动都应合乎于礼,万万不可有所疏忽’。

听孙承宗这么说,皇长子露出歉然之色,孙承宗闻言也自觉不是,同时心想皇长子年少失学,没有儒臣教导他礼法,自是有所不足,但胜在却是一位宽厚仁和的皇子,此是万民之福。

于是孙承宗更加耐心,一套动作再三教导了很多遍。

两个时辰里,其中宫女太监一步不离在旁,似将皇长子当犯人般监视。

孙承宗已是明白皇长子的处境,对这位年轻的皇子心底更添三分同情。

“孙侍讲。”

教导了这么久,宫女太监终于有所疏忽,数人离得稍远。

孙承宗却不意皇长子这时候低声叫自己,但见皇长子露出了无助的神色道:“孤能有今日全拜林先生之恩,孙侍讲既是林先生的得意弟子,那么孤以后也可以全心全意信任孙侍讲吗?”

孙承宗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左右,缓缓站起身来,口上却朗声道:“殿下所言极是,这上殿时百官属目,越是如此步伐越当稳重,不可左顾右盼,任何时候不能失皇家风度。”

说到这里孙承宗托着皇长子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

皇长子笑了,眼神格外温暖。

孙承宗这一刻生出以死报效之心。

此刻紫禁城内那看似一眼望不到头的甬道上。

张诚与陈矩缓缓前行。

张诚感慨道:“以前走这条道,总觉得一溜烟就能走完,眼下却是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完。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

陈矩笑着道:“宗主爷似有感而发。”

张诚道:“你看这条甬道,前前后后多少前监走过。你我看着多少赫赫一时的前人走过,现在我们也走在这里,以后还会有人走在这甬道的,只是你我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