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不让看了,出口在哪儿?(第2/2页)

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

近观《孝经》旧注,踳驳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

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

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李隆基《孝经·序》

公元710—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登上帝位,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