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孤岛 1962年 第十九章(第4/8页)

一位助理带着电传机上撕下的一长条纸走进会议室。他把纸交给了肯尼迪总统。“这是莫斯科美联社记者站发来的消息,”说完总统把纸上的消息大声念了出来,“赫鲁晓夫总书记告诉肯尼迪总统,如果美国从土耳其撤出火箭,苏联就将从古巴撤出所有进攻性武器。”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乔治·邦迪说:“他才不会呢!”

乔治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吃惊。昨天赫鲁晓夫的信要求美国别入侵古巴,信里没有提到土耳其。是美联社犯了错?还是赫鲁晓夫又玩出了他常有的那些鬼把戏呢?

总统说:“他也许又发了一封信。”

这话没错。很快进一步的消息就使形势明朗化了。赫鲁晓夫提了一项全新的提议,并通过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这项提议。

“他把我们置于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上,”肯尼迪总统说,“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不是项合理的提议。”

麦克乔治·邦迪不喜欢苏联提出的新建议。“总统先生,什么是‘大多数人’?”

总统说:“当赫鲁晓夫提出‘你们退出土耳其,我们退出古巴’的时候,很难向人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在古巴进行带有敌意的军事行动。在我看来,你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意气用事了。”

邦迪把话题退回到赫鲁晓夫第一次的提议上。“在要求我们不要对古巴出手的二十四个小时之后,他为什么又要求我们撤出土耳其的武器呢?”

总统不耐烦地说:“看他们最新的立场就行——况且这是公开的立场。”这时,新闻界还不知道赫鲁晓夫写的第一封信,但最新提议却是通过媒体发布的。

邦迪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美国和苏联做撤出武器的交易,美国的北约盟国会觉得受到了背叛,他说。

国防部长鲍勃·麦克纳马拉道出了所有人的恐惧和疑惑。“他们先是写信来和我们做交易,现在又通过媒体发布了完全不同的交易内容,”他说,“我们怎么能跟这种没得到回复前就很快变脸的家伙协商呢?”

没人可以答出他这个问题。

星期六,哈瓦那街上的一品红开出了灿烂如血的花朵。

一大早,坦尼娅就去了商店,心情忧郁地购买为世界末日准备的食物。坦尼娅买了熏肉、罐装牛奶、加工过的奶酪、一盒香烟、一瓶朗姆酒和手电筒用的电池。尽管天亮时就排起了长队,但坦尼娅排了十五分钟就买到了东西。这对习惯在莫斯科排长队的坦尼娅来说根本不是事。

老城区的狭窄街道上有股世界末日的气氛。哈瓦那人不像前些天那样一边唱国歌一边挥舞砍刀。他们在桶里装满沙子,准备扑灭即将到来的烈火;他们在窗户上糊上纸,降低飞溅玻璃碎片的危害;他们扛上满满的面粉袋,为即将到来的饥饿时分作准备。古巴人愚蠢地忤逆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现在他们要为自己的愚蠢挨罚了。他们应该早就知道这点才对。

他们的看法对吗?战争真是不可避免了吗?坦尼娅相信世界上所有领导人都不会希望战争,连号称不介意打上一仗的卡斯特罗也不想。但战争有时就是不可避免。坦尼娅沮丧地想起了一九一四年,那时也没有人真正想打仗。如同肯尼迪总统把古巴的独立视为威胁一样,奥地利皇帝把塞尔维亚的独立也视作为一种危险。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以后,连锁效应就产生了,半个地球卷入了不可避免、前世未见的血腥战斗之中。但这次的战争可以被避免吗?

坦尼娅想起了西伯利亚劳役营的瓦西里·叶科夫。讽刺的是,瓦西里也许因此而躲过核战争。克格勃的惩罚也许能救他一命。坦尼娅希望会是如此。

回家以后,坦尼娅打开了收音机。收音机里佛罗里达的一家美国电台正在播报新闻。新闻里说,赫鲁晓夫向肯尼迪总统提出了一项交易。如果美国从土耳其撤出武器,苏联也会从古巴撤出武器。

坦尼娅看着刚买的罐装牛奶,不禁大松了一口气。也许应急口粮根本用不着买。

她告诉自己,放下心还太早。肯尼迪会接受这个交易吗?肯尼迪总统会证明自己比超级保守的奥地利皇帝弗朗兹·约瑟夫更英明一点吗?

有辆车在楼外响起了喇叭。坦尼娅早就和帕兹约好了,要飞到古巴东部,撰写一篇有关苏联高炮团的报道。坦尼娅没想到帕兹真的会来,但帕兹的别克小旅行车却如约停在了路边。车的雨刷用力地挥舞着,扫除着车窗玻璃上的热带雨水。坦尼娅拿起包和雨衣出了门。

“知道你们领导人做什么好事了吗?”坦尼娅刚一上车,帕兹就怒气冲冲地问她。

坦尼娅对帕兹的发怒很吃惊。“你是说土耳其的交易吗?”

“他甚至没征得古巴的同意!”帕兹发动旅行车,在狭窄的街上狂奔。

坦尼娅根本没想过要把古巴领导人牵扯到交易中来。赫鲁晓夫显然也没想过需要对古巴表现出礼貌。世人把古巴导弹危机看作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但古巴人却觉得这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苏联的和平提议在他们看来无异是一种背叛。

想避免车祸,必须先让帕兹平下心来。“如果赫鲁晓夫征求你意见的话,你会对他这么说?”

“我会说古巴不会把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土耳其的国家安全做交易。”说着他用手掌根狠狠地重击了下方向盘。

核武器没有给古巴带来和平,反而给古巴带来了纷争,坦尼娅心想。现在,古巴的主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但她不想这么说以激怒帕兹。

帕兹把车开到哈瓦那城外的军用机场,一架螺旋桨已经启动的雅克-16苏联轻型运输机正在跑道上等着他们。坦尼娅饶有兴致地看着这架运输机。坦尼娅从没想到要当个战地记者,但为了不显得无知,她还是花时间学会了像军人那样区分战斗机、坦克和军舰的类型。他知道这架雅克军用机在机顶的球形炮塔上设置了机关枪。

他们和两位第三十二飞行警卫团的少校坐进了十座的机舱。两位少校穿着格子花纹的衬衫和上宽下窄的短裤,笨拙地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古巴人。

起飞过程一点不令人兴奋:这时是加勒比海的雨季,阵风非常强劲。透过云间的缝隙,他们看见地面上棕绿交错的田野和黄色的蜿蜒土路。运输机在狂风中颠簸了大约两小时。这时天突然放晴了,运输机顺利地降落在了巴内斯城。

一个很熟悉坦尼娅和她所写文章,名叫伊万诺夫的红军上校到机场迎接。上校开车把他们带到了高炮团基地。他们于古巴时间上午十点到达了目的地。

基地呈六角星状,中间是指挥中心,六个角是高炮台。每个炮台旁边停着辆载有地对空导弹的重型货车。军人们泡在满是雨水的战壕里,显得十分可怜。军官们在指挥中心里热切地注视着不时发出哔哔警报声的绿色雷达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