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 世界的高潮 2.妄人拿破仑三世与镀金年代(第2/3页)

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是贫困的,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富足的。当然了,圆明园里是富足的,这不用说了,那印度的宫殿里也是大理石造的,但咱不能看圆明园里的东西好,就说全中国都富足。当时我们是贫困的、落后的、愚昧的,北京城里连下水道都没有,没办法,大家都只好随地大小便,这个毛病一直到民国时期才改掉。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国,在那时才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国家,并从日语里引进了一个词,叫“中华民族”。

爱国青年们听我这么说肯定很生气,但是不要向我扔臭鸡蛋,“中华民族”这个词确实是日语,大家翻开“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里面从来没出现过“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是日本人先说,我们是中华民族,然后我们才引进了这个词。

19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次以国家的身份,到法国巴黎参加了世界博览会(世博会)。世博会早在1851年就开始了,因为当时维多利亚觉得,在我的统治下,大英帝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于是就创办了世博会。大英帝国一办,法兰西帝国也觉得自己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所以法国也办了一次。中国人就带了点瓷器跟扇子去巴黎参加世博会了,这都是有照片存证的,结果到那儿一看,我这东西跟人家比真不行啊,人家那武器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灭了我。反正中国在世博会看了一圈后,回来就说,我们也得搞起来,咱们也努努力,卖卖力气吧。所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和日本也一起努力向前走了。

美国更加努力向前走。欧洲当时已经享受了蒸汽机时代的最大繁荣,觉得这已经很好了,除了马克思饿死了仨孩子,当然不一定都是饿死的,但也是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不过马克思还是有秘书和海滨度假的。总之,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导致整个欧洲都是一派虚华,已经可以上天堂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更美好的年代,为什么叫更美好的年代?就是亮起来了,电来了,上帝要垂青你的时候,绝对不会给你一下就完了,上帝说欧洲你别着急,好东西又来了,电来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欧洲进入更大的繁荣期,那时的欧洲,眼看着电灯亮了,眼看着什么都有了,开炮的那种战舰变成了大炮塔,可以转来转去发射,还有铁甲舰等,全都来了。更美好的年代来了,德国出现了,意大利出现了,美国来了,日本来了,美国进入了镀金年代。

美国为什么把19世纪70年代叫作镀金年代?因为看起来简直太好了,今天美国的绝大多数财阀家族,都是那个时代诞生的。大家现在总说中国发展得太快了,但咱们这已经是最后的世界奇迹了,那个时代的美国比今天的中国快一倍都不止,快到什么程度?你只要站在华尔街高呼一声,老子要建一条横穿美国的铁路,从大西洋一直到太平洋,你就站在一个肥皂箱上喊一声,钱立刻就有了,所有人都投资给你,说你赶紧马上干,眨眼间铁路就建成了。

在19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1869年的时候,美国横贯东西的两洋铁路建成了。1865年战争才结束,1866年美国还满目疮痍呢,大家正在恢复期,到1869年的时候,就已经建成了两洋大铁路,美国发展之快,简直令人发指。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当美国这两洋大铁路通车六个月之后,19世纪60年代还没过去,一条叫苏伊士运河的大运河也开通了,全世界的大船省了八千公里到一万公里,从伦敦到孟买,再到大英帝国皇冠上的珍珠印度,一下子省了一半时间。

美国的大运河和咱们的运河还不一样,人家那运河是能走“泰坦尼克”号的,八万吨的船能在苏伊士运河里走,而我们这大运河呢?八百吨的船都过不去。你想想看,刚才跟大家说了,我们是靠纤夫和船闸把这船从这段运河抬起来,抬到那段运河里去,所以我们的大运河走不了八百吨的船,人家这运河八万吨的船都可以过。

美国两洋铁路加上苏伊士运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环球旅行了。过去环球旅行就等于永别,因为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死在路上了,但苏伊士运河一修通,这就方便了,从欧洲地中海直接就进了印度洋,到了太平洋过去以后,以前得绕到合恩角、德雷克海峡,我去过那儿,给我颠得吐死了,现在不用了,从美国旧金山下船,乘铁路开到东海岸去,在大西洋那儿上船回英国,中间可以环球旅行。

所以在19世纪60年代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学,代表作有大家很熟悉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这都是19世纪60年代的文学作品,人类突然发现八十天可以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也来了,所以这是个大发展的年代,美国后来把它称为“镀金年代”。但美国人其实是自己讽刺自己,镀金年代只是看起来发展得特快,实际上各种贪腐横行,各种财阀垄断,什么坏事儿也都有了。那时候也没工会,资本家剥削和欺压工人的事件层出不穷,所以到TR(老罗斯福)上台当总统的时候,开始有了工会,开始限制财阀,不过那已经都快到新世纪来临了,所以这个所谓的“镀金时代”,真正的意思是外面镀了一层金,里面其实很肮脏。

既然提到了文学,咱们就从《海底两万里》开始说说。如果说你让我为了文学艺术这些东西回到19世纪60年代,我还真愿意回去,但后来想想那时候没有电,尤其那时候的北京人还随地大小便,像我这样很久不随地大小便的人,还真不习惯。19世纪60年代的文学界,大师辈出,诞生了《战争与和平》,诞生了《罪与罚》,俄国诞生了一大票的伟大作家,两位托爷都来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诞生了伟大的雨果,写出了《悲惨世界》等。总之,全世界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文学巨匠。

工业革命导致了政治和世界的巨大变动,这当然会影响到艺术家。虽然我嘴里老说艺术家跟政治没关系,其实艺术家跟政治的关系非常大,因为政治投射在艺术家心里,而且是放大的投射,不是缩小的投射,所以当整个世界的剧变投射在艺术家心中的时候,艺术家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导致了什么呢?年轻的莫奈登场了,年轻的莫奈一登场,就意味着当代艺术时代拉开了序幕,也就是印象派准备登上世界舞台了。虽然那时候凡·高年纪还很小,但是莫奈已经登上了舞台。

年轻的柴可夫斯基也在19世纪60年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些事情让人想起来,觉得简直太美好了。另外在大洋的那一边,年轻的马克·吐温也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看着年轻的莫奈画出的画,听着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指挥的美妙的音乐,读着年轻的马克·吐温写的伟大的文学作品,这可真是一个很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