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第2/3页)

萧紫依边听边把口中的糕点使劲咽了下去,听完之后正好全吃完了。她微微一笑道:“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

她环顾一周,发现殿内包括在宝座之上的皇帝都露出注意的神色,等待着她的回答。萧紫依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女子的小气,乃是上天赋予的特权也。古语有云阴阳调和,不正是因为女子的小气,才能显示出君子的大度吗?”

殿内没有人出声,有些人见过萧紫依,已经猜出这位就是那位长乐公主殿下。有些人没有见过,见太子殿下与之行动过密,还以为是哪家的世家公子来刻意搅乱。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她方才所说的话都有些强词夺理,很多人脸上都已经现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萧策得意地一笑,还不放过萧紫依:“那么小人何解?”

萧紫依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时已经完全一片清明。“至于小人可分小人物和真正的卑鄙小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觉得应该加一句,建功立业,必靠于人。君不见在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们固然能深刻地影响事件的走向,但是小人物在某些时刻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萧紫依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内心不免想到那个前朝的独孤皇后。若不是有独孤皇后的存在,她来到的这个世界应该是大唐盛世,而不是大周朝。

殿内随着她话音刚落,便响起一片稀稀落落的细语声。萧紫依虽然没有具体的引经据典,但是历史上这种小人物影响大事件的例子不是没有,而是数不胜数。

萧紫依看着萧策深思的表情,继续说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子能相,小人易防。可是在下认为最难养的可不是这两者,而是伪君子。”

众皆哗然,虽然从古至今有很多人质疑孔夫子的话,但大多都是从其他意思上理解。自从前朝独尊儒术之后,还是头一次有人在公开的场合下反驳孔子的说法。不认识萧紫依的官员们纷纷左右打听着这位公子到底是谁,可是心里知道萧紫依身份的人却三缄其口,没有人敢说。

萧景阳轻咳了一声,提醒萧紫依说得不要太过火了。话好出口,可是有时候是不管怎么说都说不过万众之口的。

萧紫依愣了一下,发现自己并不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在这个时候质疑孔子的话简直和质疑皇帝的话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皇朝一代换过一代,可也没见过孔庙有半分动摇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皇帝之家也就是几百年的辉煌而已,可是孔府在中国封建王朝却拥有两千年的荣耀。如此对比,便可知这个孔圣人在这些食古不化的古人脑海中究竟是一个什么地位。

“咳,其实关于这句话,在下还有一些其他观点。”萧紫依清了清嗓子,打算支开这些人的注意力。

萧景阳无语,没想到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妹妹居然还打算继续说。

“请讲。”这时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头站出列,目光炯炯地盯着萧紫依,面上布满了严肃的神情。

萧景阳低声道:“这是罗太傅。”

萧紫依礼节性地朝那个罗太傅笑了笑,丝毫不怀疑她若是说得不在理,这位名副其实的太傅会直接用她听不懂的长篇大论把她贬得无地自容。

叹了口气,萧紫依缓缓开口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子’应该是女和子。‘女’可以指的是皇帝的妻妾,‘子’指的是皇帝的儿子,至于‘小人’,在下认为指的是皇帝周围的宠臣、佞臣。”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曾经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这句话,兼之萧紫依比喻得大胆新奇,一时间群臣皆低头沉思,无人敢搭话。生怕被这位伶牙俐齿小公子说成是皇帝身边的“小人”。

“很新奇的想法,继续往下说。”皇帝清冷地开口说道,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萧紫依咬着下唇,豁出去了,反正是讲学嘛,她就从学术角度好好讲讲。“孔子的每句话其实都有不同的理解意思,如果一句话就只有一种寓意,那么孔夫子也就不会被尊称为圣人了吧?”萧紫依先捧了一把孔子,细细地观察着每个人面上的表情之后,微微笑道,“所以在下认为这句话如果从治国之道来讲,女、子、小人均是在下上面所说的寓意。而从古籍、历史来看,君主的妻妾参政,就是为了让自己生的儿子当继位者。所以伙同儿子,与近臣相勾结,争夺继承权。”

萧紫依得意洋洋地一笑,等待着旁人的称赞,却发现殿内的气氛像一摊死水一样寂静,甚至连呼吸声都快听不到了。

是她说得太强悍了,把他们都吓到了吗?

萧紫依不解地侧过头去看一旁萧景阳,只见他面无表情,眼中全是无奈的神色。

萧紫依一愣,在脑海里把她说的话重新倒带了一遍,骇然发现她说的好像是什么很了不起的话,她貌似牵扯到了争继承权的问题……萧紫依暗自懊悔,她不该说得一开心,就把场合给忘了。

这是萧策的出阁讲学啊!她抢了他的风头不说,还影射他会抢夺萧景阳的太子之位……她不活了……

倒是一直沉默的萧策忽然开口说道:“照这么理解,妹喜、妲己、褒姒把夏商周颠覆,倒也应了这句话。”他虽然一向自诩为学识过人,可是父皇经常对他说不懂的装做懂并不是一件好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一直牢记在心。所以就算是萧紫依抢了他的风头,她说的话里面涉及什么他还没有来得及想清楚,但是他要承认萧紫依的理解确实比他对这句话的理解程度高。

萧紫依本来想找个借口溜掉的,但是听萧策这么一说,立刻又打消了念头。这小子居然把亡国的罪过都推给女人,有没有搞错啊?

萧景阳在一旁只消看着萧紫依脸上的神情,就知道她绝对还有话要讲。因为这时大殿内鸦雀无声,他又不能出声提醒她,刚想伸手去扯她的衣角让她适可而止,一个念头划过他的脑海。

萧紫依方才讲的那番话,会在宫廷里掀起多大的风浪,他不用想都知道。他会首当其冲地被人怀疑是在背后指使,把那番话借用萧紫依的口说出来,这时他再出手阻止,看在有心人的眼里岂不是更加惹眼?到处揣摩她后面又要说什么话。与其遭人诟病,索性就让她说个痛快吧!

萧景阳这么想着,便慢慢地把手收回袖筒内。

萧紫依丝毫没察觉到身旁萧景阳一系列挣扎的心理活动,她踏前一步,仰起头看向台阶上的萧策,朗声道:“错!这句话也许是有在下方才所说之意,可是亡国并不是因为红颜祸水。就拿妲己和商纣王来说,《尚书》有载,所谓商纣王的罪恶也不过就是酗酒、不用旧臣、登用小人、所信妇言、不留心祭祀有限的五条而已。”萧紫依侃侃而言,实际上心里还在感谢蔡孔明夫子前些日子给萧湛布置的作业中,就有熟读这段的任务。她在帮萧湛的时候,顺便把这些也都看了一遍,否则还真无法辩过萧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