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镜中花,水中月(第2/4页)

一连发出灵魂三问,龙彦昭也是此刻才注意到问题所在。

——顾景愿是怎么认识灵香的?!

若他已经率先认识了灵香姑娘,那那日他带他到南承伯府看戏……又算是怎么回事儿?!!

……

后来,顾大人被盛怒之中的皇上强行拖回了宫里。

一晚上的时间,他详详细细地给皇上交待了与灵香初识、后面无意中听说了灵香姑娘的悲惨经历以及他指引她故意被皇上注意的所有详情。

解释了不只一遍。

也不是两遍。

而是……一遍又一遍。

当然,整个过程都是在床上进行的。

“所以你他娘的竟然还会去青楼了?!怎么样,那里的姑娘好看吗?女人的身子好摸吗?”

“顾景愿,有没有别人碰过你……啊操,朕要疯了,阿愿你是要气死朕是不是?!!”

重新被盛怒情绪包裹着的皇上在床上也有点狠。

顾景愿控制不住地流着生理上的眼泪。

青楼是杨林带他去的。

当然青楼也分很多种,他们去的那个灵香姑娘所在的青楼,是只有清妓,卖艺不卖身的青楼。

去也只是在里头听听曲子。

像灵香姑娘便是弹得一手好琴,既擅长古筝,还擅长琵琶,技艺卓绝……他敬她们还来不及,又怎么会……

“杨林?很好。”终于问出了名字,龙彦昭欣慰地点头,“朕是该跟杨丞相反应反应育儿的问题了。二少爷今年也不小了吧,还没有功名在身,已经学会花天酒地了……很好很好很好。”

瑜文帝连说了好多个好字。

顾景愿:“不是,呜……”

皇上的气,一宿都没有消下去。

顾景愿实在吃不消了,什么都注意不到,后面一路都是昏过去的。

等给他洗澡的时候,看见青年虚弱的容颜,还有身上布满着的痕迹,皇上发红的眼睛终于稍稍褪去了一些颜色。

“顾景愿,朕以前倒没发现,你可一点都不老实,也不乖。”他说。

顾景愿暗中将灵香送到了自己的面前,并未提前通知他,也不事先指导他该怎么做。

这是为了考校他。

其实没什么。

阿愿一直都有自己的,龙彦昭也喜欢他

令龙彦昭生气的是为什么事后顾景愿也不跟自己说明。

……当然,他去青楼的这笔账另算。

叫龙彦昭无法接受的是,如果不是今夜就要处置顾申鸣,万不得已只能动用影卫的武力,顾景愿便会将这件事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叫自己知道。

这不是错觉。

过去三年的相处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顾景愿在背地里默默做着一切,即使到了最后,除非被自己发现了,否则他便不会说。

顾大人从不邀功。

甚至还像这次这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在事后夸赞他……

就是这种感觉让龙彦昭很不舒服。

仿佛自己在阿愿的眼里就是个小孩儿。

但其实……论年龄,阿愿明明比自己还小。

当然,龙彦昭看人从不以年龄来鉴定对方的实力。

顾景愿是他们大宜的文曲星,又才智过人,龙彦昭自愧不如。即便对方年纪很轻,他也视他为老师。

令他不爽的点是……他也很想在顾大人面前振一振雄风。

可每一回,顾景愿考虑的、知道的东西都要比他所掌握的还要深、还要多……这也便罢了。

关键是对方明明那么深沉,还从不对自己表现出来……

这便生出了一种距离感。

顾景愿将他看得很透。

可他却不知道顾景愿在想什么。

而对方看上去,亦不是很在意自己对他的看法……

从前以为顾景愿这样做是毫无保留地奉献,不图回报。

但或许是他最近越来越关注顾大人的心思和想法了,怪异的感觉便随之而来,今夜他甚至突然觉得……

顾景愿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漠然。

……

他只在乎结果。

所以无所谓旁人是否知道经过。

他从不邀功,是因为他不在乎。

……

但怎么会呢。

如此深沉炙热,一心一意待他的顾景愿,对他怎会是漠然?

龙彦昭猛地摇了摇头,阻止自己去乱想。

他将顾景愿洗干净捞出,又把人包裹得严严实实放进了床里,懒得再叫人换水,就着顾大人的洗澡水也简单地洗了洗,皇上爬上了自己的龙床。

将已经自动把自己裹成粽子的顾大人从被子里面挖了出来,龙彦昭强行挤进他的被子里,又强行将人紧紧地纳入怀中。

鼻息间全是顾景愿独有香气。

天子这才觉得安心了许多。

但却又不像往日里那般,可以安然入睡了。

年轻的天子盯着沉睡中的顾大人眉眼,一看就忘了时辰,不知不觉的,就一直睁眼到了早朝的时间。

.

京中昨夜发生了一件大事。

摄政王最宠爱的嫡长子调戏朝廷命官,被皇上当场抓了个现行,直接废了子孙根……

一时间满城风雨。

众臣们几乎是刚起床便听到了这个消息,惊诧之余不禁人人自危。

不难猜出摄政王那个不省心的儿子昨夜调戏了谁。

——如果不是那位,又哪能被皇上当场抓住?还直接动了私刑?!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与摄政王之间的暗斗,自今日起将正式被推到明面上。

这一日,顾源进干脆就没有来上朝。

整个早朝的氛围都压抑极了。

当然也与皇上一夜都没睡有关。

昨天顾申鸣被送回家中以后,摄政王府大门紧闭,直到今天也没有传出任何消息。

但顾景愿与摄政王决裂的事情不用人说,所有明眼人都已经知晓。

——他终是站在了皇上的那一面。

对于这件事,坚持扶持正统的老臣们都感到欣慰。

“要怪其实也该怪摄政王太纵容他那个儿子,都坏出水儿了,还不多加管束!若不然怎么也不会出这样的事!”

“顾大人站在皇上那一面无可厚非,顾家父子的确是作恶多端,但凡是有点正义感的人也不会助纣为虐……”

“哈哈,其实我挺满意顾大人最终选择了皇上的,总比帮着摄政王魅惑君主要好,若不然这万里江山……日后真不知会怎么样。”

……

但再优秀的人也要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

有人赞扬顾景愿,便一定有人骂他。

顾源进那一边的臣子如今恨顾景愿恨得牙痒,大骂他是叛徒,扬言要教训他,甚至还准备在民间蓄意挑拨,侮辱顾大人的名声……

不管怎么看,皇上与摄政王之争已经彻底拉开了序幕。

而顾景愿作为最外层的起因,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