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二首)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高宗绍兴年间,曾两度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晚年退居吴兴卞山。有《石林词》。

八声甘州.寿阳楼[1]八公山作

故都[2]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3],芝兰秀发[4],戈戟云横[5]。坐看骄兵南渡[6],沸浪骇奔鲸[7]。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8]。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9]。东山老[10],可堪岁晚,独听桓筝[11]。

[1]“寿阳楼”,寿州城楼,地在安徽省。

[2]“故都”,指建康,今南京。

[3]《南齐书.王僧虔传》:“迁御史中丞领骁骑将军。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句。《景定建康志》卷十六:“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词意指谢氏子弟,在淝水战役立功者,如谢石、谢玄等。

[4]《世说新语.言语》载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每引来比喻好的青年子弟。

[5]《世说新语.赏誉》:“见钟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这里亦说他们胸罗韬略,无所不有。

[6]指晋太元八年(384)秦苻坚大举伐晋。

[7]“奔鲸”,鲸鲵,以比巨寇。《左传》宣公十二年:“取其鲸鲵而封之。”

[8]八公山在淝水之北,本以淮南八公在此炼丹得名。《晋书.苻坚载记》:“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苻)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峥嵘”,高峻貌。

[9]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10]“东山”,谢安早年隐居的地方,今浙江、江苏,传说有好几处他的古迹,当以在会稽者为正。“东山老”即指谢安,作者在此以谢安自喻。

[11]《世说新语.言语》载王羲之对谢安说:“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岁晚”所谓“年在桑榆”也。谢安在晚年功名虽盛,当时晋孝武帝对他也很猜忌,所以并不甚得意。桓伊亦淝水战役立功将帅之一。《晋书.桓伊传》:“伊字叔夏,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忤,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作者用这故事,表示自己在政治上的牢骚。又苏轼《陪欧阳公燕西湖》歌行结句云:“坐无桓伊能抚筝。”本词亦以“桓筝”结尾,和东坡诗相同。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1]。寒声隐地初听[2],中夜入梧桐。起瞰[3]高城四顾,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4]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5],挥手弦声发处,双雁落遥空[6]。老矣真堪惜,回首望云中[7]。

[1]言西风一起,秋事就促迫了。“秋事”,包括秋收、制寒衣等等。

[2]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四:“秋听殷地发。”“殷”仄声,与“隐”通。状声音振动。本《诗经.召南》“殷其雷”。

[3]瞰,俯视。

[4]谢朓《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叠鼓送华辀。”《文选》李善注:“小击鼓谓之叠。”

[5]“虎士”见《周礼》贾疏,后通称勇士,与虎臣、虎将用法相似。

[6]序言“连发三中的”,这里说一箭落双雁,事异而意同,盖极言其善射耳。

[7]“回首”有北望中原意,“云中”如直作地名解,用冯唐事,似觉呆板。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咏善射与词意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