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七首)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属陕西)人。广明元年(880)黄巢破长安,庄在都中,有《秦妇吟》纪其事。唐昭宗乾宁元年(894)成进士。蜀王建称帝,庄为宰相。在成都时曾居杜甫草堂故址,故诗集号《浣花集》。

浣溪沙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1]。暗想玉容何所似[2]?一枝春雪冻梅花[3],满身香雾簇朝霞[4]。

[1]“谢娘”六朝时已有此称。《玉台新咏》有徐悱妇《摘同心支子寄谢娘因附此诗》。或以为指李德裕撰《谢秋娘曲》之谢秋娘,恐非。“谢娘家”见上温庭筠《更漏子》注[3]。这句承上“惆怅梦余”来,梦到伊处,醒却不是,只见斜月残灯而已。又开出过片“暗想”以下。

[2]汤显祖评:“以暗想句问起,则下二句形容快绝。”

[3]此句又见作者诗《春陌二首》之一。

[4]曹植《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1]。咫尺画堂深似海[2],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3]。

[1]一句叠用两个动词,代对方想到自己,透过一层,曲而能达,句法亦新。

[2]仍是室迩人远、咫尺天涯意。

[3]下三句说出本事。人不必远,以阻隔而堂深;其所以阻隔却未说破。“携手入长安”者,盖旧约也,今惟有把书重看耳,几时得实现耶?宋周邦彦《浣溪沙》:“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长安。”殆即由此变化,而句意较明白,可作为解释读。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1]。纵被无情[2]弃,不能羞。

[1]“休”,罢。这一辈子也就此算了。

[2]“无情”作名词用,仿佛说“薄情”,指薄情的男子。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1],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2],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3]。

[1]以句法看,当连上“四月十七”为一句;以韵脚论,仄韵换平韵,“时”与“眉”叶;就意思论,“时”字承上,“别君”启下离别光景:如这等地方,句读只可活看。

[2]单看上片,好像是一般的回忆,且确说某月某日,哪知却是梦景。径用“不知”点醒上文,句法挺秀。韦另有《女冠子》,情事相同,当是一题两作,那首结句说:“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就太明白了。

[3]结句以“天边月”和上“四月十七”时光相应,以“没人知”的重叠来加强上文的“不知”,思路亦细。

菩萨蛮

红楼[1]别夜堪惆怅,香灯[2]半卷流苏帐[3]。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4],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1]“红楼”指豪门富家的住所。李白《侍从宜春苑》诗:“紫殿红楼觉春好。”白居易《秦中吟》:“红楼富家女。”作者《长安春》诗:“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

[2]香灯,用香料制油点的灯。

[3]下垂曰“苏”。今吴语犹谓须曰苏,如“苏头”即“须头”,也就是流苏。唐诗“须”字亦每读若“苏”音。以五采羽毛为之,后亦用彩线。王维《扶南曲》:“翠羽流苏帐。”

[4]“金翠羽”,琵琶的妆饰,嵌金点翠在捍拨上。琵琶槽上安置金属薄片,来防止弹拨的损伤,叫“捍拨”。捍有捍卫、保护意。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炉”,从南宋绍兴刻本《花间集》,各本亦有作“垆”者,意同,谓酒店用土砌台安放的大酒缸。《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炉”,韦昭曰:“炉,酒肆也,以土为堕,边高似炉。”《后汉书.孔融传》注:“炉,累土为之,以居酒瓮,四边隆起,一面高,如锻炉,故名炉。”这里用《相如传》卓文君事来比喻西蜀的女子,切本地风光。《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皓腕凝霜雪”,句意亦相近。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1],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2],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1]白居易《魏王堤》:“柳条无力魏王堤。”又屡见白诗,如《魏堤有怀》、《三月三日祓褉洛滨》等篇。即魏王池。《清一统志》卷一六三:“魏王池在洛阳县南,《明统志》:洛水溢为池,为唐都城之胜。贞观中以赐魏王泰,故名。”

[2]《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韩婴《诗传》:“三月桃花水。”后世称春涨为“桃汛”。这里写景,亦可真有桃花。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意谓处处都是桃花流水,却找不着这桃花源了。又江总《乌栖曲》:“桃花春水木兰桡”,用法和这词更近。“渌”,水清貌。一本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