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凌空 女皇武则天(第5/5页)

李治同意搜宫,他并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已非他所能控制。武则天立刻派人进入东宫搜查,结果竟然在东宫马坊搜出数百具铠甲。紧接着,李贤的男宠赵道生经过严刑拷打之后,也招供说是奉太子命杀了明崇俨。

从杀大臣的嫌疑变成养私兵的明罪,事件忽然升级,面对“人证物证俱在”,太子谋反罪名确凿,李治此时方才明白真相,却已经是捶胸顿足回天无力了。武则天以极其大公无私的态度反对了李治提议的赦免:“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紧接着,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别院。武则天大获全胜,心情绝佳。这一次对付李贤,和上一次对付李弘是完全不同的。从一开始明崇俨辱慢李贤开始,就是把一根绞索套在了李贤的脖子上,视情况随时可以收紧,任何时候,都可以杀明崇俨嫁祸李贤,从而达到搜出东宫甲胄将死李贤的目的。相比上次不得已匆匆对付李弘时的毫无余地、措手不及、壮士断腕式的惨痛,今天的从容自若万无一失的自在安稳,武则天的手段真是成熟了太多。

如果真的有需要,武则天不回避杀子的手段,从杀小公主得到皇后位到杀李弘避免失权,她不是没做过,可杀自己的亲骨肉,终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而这一次,整件事从开始到结束如此圆满,李贤仍掌握在她的手中,赦也好,罪也好,放也好,囚也好,如此胜利,令武则天的心情多么愉悦啊!甚至于连赵道生这个名义上的杀人凶手,注定的死棋,她都宽宏大量地放他一命,死棋能活,足以证明她心情实太轻松了。

天下在手,她毫发无损,对手已经倒地,她损失的,不过是明崇俨这一条狗而已。

她从一开始“铁鞭、铁钟、匕首式”的驯马手段,变成了“缰绳、马掌、鞯、头套式”的驯马。不得不说,太子贤事件,是武则天政治手腕越发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性代表作。

此后,她把“明崇俨模式”玩得越发娴熟,周兴、来俊臣、索元礼、傅游艺等小人酷吏一批批地上来,争先恐后地充当她对付政敌的马前卒,等到没了利用价值,再一个个杀掉,平民愤解争端。

武则天洗净双手,宛如卢舍那大佛,神秘微笑。

太子李贤不久之后被流放巴州,若干年后死在巴州,从此再也没能够回到长安。

看着他那首《黄台瓜赋》:“摘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武则天想:“我还没摘瓜呢,只是掐了掐而已。”

关于李贤之死,我相信一些近代史学家的说法,并非武则天所杀。因为没有必要,早在这一年她轻松地大获全胜之后,她就没有必要再杀李贤了。

接着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入主东宫,武则天还有第四子李旦作为太子后备。不管是李显还是李旦,其胆量其才能其威望,都远不如两个哥哥,从此之后,大唐帝国再也没有一个可以跟武则天在权力地位上可以抗衡的人。

风云变,乾坤易,武则天终于成为一代女皇。其中的经历,非外人所能道,非外人所能知。她这一生杀了许多的人,光是至亲,就杀了四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数个儿媳、一个女婿、一个外甥、一个外甥女,以及更多的孙子、孙女、孙媳、孙婿等等,至于李唐宗室,王公大臣,更是不计其数。

她临死前,还有三个儿女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活着,这些年来他们在母亲宛若命运大手的操纵下,天上地下、荣辱成败、生离死别、命悬一丝、惊险万端地终于活下来了,虽然身边的亲人早已经星散,至少他们还活着,没少胳膊没断腿的。

至于他们内心的千疮百孔,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生命最后一刻带着混沌的微笑想着:“古往今来帝王之家的人们,谁的心里没有个千疮百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