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未央 西汉文帝皇后窦氏(第2/5页)

然而当时因为善待吕氏女而平安度过危险期的刘恒,一旦登上皇位之后问题就来了——刘恒因为母族薄弱为人温和,而被这些诛杀诸吕的权臣选中当了皇帝,那么他如果有一个吕氏女的王后,还带着有吕氏血脉的四个嫡子进京,会让权臣们怎么想呢?

于是当机立断的刘恒母子,就直接让这位代王妃连她的四个嫡子,就这么直接在代国“病死”了,而进京的新帝妻儿,就成了一向老实低调的窦氏及其儿子。甚至在他们一进京,刘恒就迫不及待地宣布“长子”刘启为太子,封窦氏为皇后。一床锦被掩过,一切悄无声息,花团锦簇得如同那位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从来不曾在世间存在过一样。

而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决定一个皇后的准备人选,以薄太后和刘恒的谨慎来说,一定会选择一个能够绝对掌控,出了事情也能够毫无后患地换掉的人。而出身草根、温驯老实的窦氏,便是最好的人选。

那么窦氏面对这样的天降好运,会怎么想呢?一个宫婢出身成为侍妾,因其温驯而安全度日的女子,看到如此得意的代王后及四个孩子一夕而死,纵然忽然天降好运,恐怕也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我们回头看看,她怕的是什么?

首先是她的婆婆薄太后,这位女士心比天高,经历复杂。其母当年是魏国宗室女,幼年时请卜者为薄姬看相,就说她当生天子。于是她母亲就把薄姬送进项羽部将魏豹府中,成为魏豹的妃子。而魏豹也因为这句话,而对薄姬十分宠爱,并谋求自立为王,结果被刘邦打败,薄姬也没入汉宫。据史料记载,薄姬年少时曾与管夫人、赵子儿十分要好,约定说:“先贵者不要忘记同伴。”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受到刘邦的宠幸,拿当年相约之事取笑,令刘邦心生怜悯,而召薄姬入侍,自此生刘恒。薄姬因一直不得宠,所以低调处事,不招吕后之嫉,所以反而在刘邦死后,得以与其子刘恒去了封国成为太后。

刘邦死,刘恒成为代王时才八岁,薄姬带着刘恒艰苦朴素,甚至亲自纺织,这才在代国站住脚跟。刘恒入京,又是由薄姬的亲弟弟薄昭率先探路,结交周勃,保得刘恒顺利继位。刘恒继位以后自然是在长安,母子通讯不便,那么处死还在代国的代王后及四个嫡子并让窦氏和其子成为新皇后和新太子的决定,是谁做出的?自然只能是薄姬了。

一个被世人视为“老实”、“无害”了一辈子的女人,在关键时刻能够下这样的决断,着实是令人寒心的。

当然,窦氏的丈夫刘恒亦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可不仅仅只是在史书中留下仁慈爱民的名声而已,他能够坐稳江山,在政治上亦是毫不手软的。在立足未稳之时,他对重臣周勃恭敬万分,一到时机就以各种琐事数据把周勃弄得当庭无言,然后又将周勃以谋反之罪下狱要处死,幸得薄昭与薄太后求情,方赦了周勃。继位第三年,杀济北王刘兴;再三年,又杀在“诛诸吕”中立下大功的淮南王刘长。

甚至对于母亲薄太后,刘恒虽然恭敬孝顺有加,但翻脸无情起来,也是够呛的。前面说到那位为了给刘恒继位,而舍命去长安打前站探路的舅舅薄昭,却在后面因为“违法杀皇帝使者”之事,被刘恒逼迫自杀。而在这件事里,看得到大臣们的劝阻和抗议,却看不到薄太后的表示。

参见后来另一个类似的案例,汉武帝之母王太后因为弟弟田蚡与窦婴相争,本是田蚡理亏,但王太后以绝食相胁,逼得汉武帝杀死窦婴,两相对比,薄太后的毫无动静,实在是有点让人心寒。不晓得是薄太后薄情,还是知道不管她怎么折腾哀求,也不会对刘恒的决定有任何的影响,徒劳无功罢了。

总之,这两母子是一个比一个冷血和狠辣,有这样的婆婆和这样的丈夫,草根出身大字不识的窦氏,想不老实,也不可能了。

而薄太后也很喜欢这样的儿媳妇,窦氏的优点最明显,老实温驯,重点就是:省心!

所以薄太后不吝在各种场合表示对这个儿媳的满意,拉着她一起纺织,亲自教她识字读书,从刘恒的姬妾中挑中她立为皇后,并在立她为皇后以后,满足她思亲之愿,传旨天下为她寻找失散多年的两个兄弟。

照例,汉家皇后的母族应该有所荫封,但刘恒却没有下这个命令,反而是薄太后出面,亲自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窦氏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并同意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

在这件事里,薄太后在努力表现自己是个“好婆婆”,但事实上,这件事哪怕薄太后不出面,窦氏作为皇后,也应该有这个待遇。反而是窦氏的兄弟,照例应该封侯的,却只能在薄太后死后,才由汉景帝封侯。

说到窦氏的兄弟,史记上关于窦氏总共也就七八百字,有一半倒在讲她与弟弟窦少君姐弟相认的事,因此此书亦不能免俗,在此一提。

史载窦氏有兄弟二人,兄名窦长君,弟名窦广国,字少君。史书中记载的主要是与窦少君有关的事。窦少君是个可怜的孩子,窦氏入宫前,对这个弟弟十分疼惜。但在那种年代里无依无靠的两兄弟,简直是悲惨世界的代名词,尤以窦少君为甚。据说他四五岁时就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又被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被卖到矿山为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到底有多惨。采矿很惨,时不时还会遇上塌方,一次矿难一百多号人就这么埋在里头了,结果只有窦少君脱险逃生。他的主人觉得奇怪,找一个卜者一算卦,说是窦少君是贵人,有封侯的命。主人觉得奇货可居,于是带着他上长安找机遇,结果一到长安就听说皇后在找弟弟,跟少君同姓同乡,于是就来相认。窦少君虽然被拐卖的时候年纪还小,但由于后来的遭遇太悲惨,以至于生命最初那一点亲情和温暖在记忆里反而显得格外深刻,成为安抚他度过悲惨少年、青年期的微弱力量。在寻找人员的启发下,他回忆起幼年与姊姊一起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等到窦后亲自来问时,又说出窦氏入宫前,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他洗头,临走时又将食物留给他的情景……

窦后听罢往事,再听说弟弟多年为奴的悲惨遭遇,泣不成声,“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本来是一件挺皆大欢喜的事,但是下面一句却是“绛侯、灌将军等曰:‘……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绛侯是周勃,灌将军是灌婴,这两个是诛杀诸吕的大功臣,他们这一出面,窦氏家族就此退让,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