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9页)

不久,省委牛副书记和省委组织部新上任的曾部长一行赶到了临紫市。他们此行的名义是来视察临紫市经济建设情况,所以还跟了一大帮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牛副书记的意图很明显,高志强是他推荐的人,他多次在常委会上说高志强如何如何德才兼备,近一年来的政绩如何如何突出,他当然不能让自己的这些话落空,必须亲自到临紫市来找点佐证。为此,出发前牛副书记特意给高志强打了招呼,要他选好可看又有新闻价值的点。高志强告诉牛副书记,点都是现成的,保证让领导满意。牛副书记说:“不仅仅我满意就是了,还要让新闻记者满意,让全市和全省人民满意。”

高志强深知牛副书记的良苦用心,再一次去看了他亲手炮制出来的一二三四工程,把工程负责人一个个喊到面前,耳提面命,什么地方还得加强,什么地方还得修正,一一做了交代。这样仍然不放心,牛副书记他们要到临紫市的头天下午,他又回头复查了一遍。还让毕云天陪着去看了看紫黎公路施工的进展情况,嘱他到时尽量把工地搞得热闹一点。

还有江东大道和紫街的开发,也已破土动工。只是堆土机开到紫街街口时,紫街人用城墙上的大石头把街口塞了个严严实实。高志强知道牛副书记是肯定会上紫街视察的,便对毕云天说:“你是紫街人,只有你说话他们才听,你让他们把石头搬开,给我一点面子。”毕云天说:“我试试吧,不过万一出了什么事,我可负不起这个责。”高志强说:“不要你负什么责,石头搬开后,堆土机暂时也不会开进去的。”毕云天笑道:“高书记面子这么大,我敢不从么?”

毕云天便找到了海叔。海叔说:“云天,你想起要到海叔这里来了?”毕云天说:“这一向我在忙紫黎公路的事,也没空来看海叔。”海叔说:“把紫黎公路建设好,你可为临紫市老百姓立了一大功。海叔想不到你小子还这么有能耐,把这个项目给要了回来,看来你的翅膀已经硬起来了。”毕云天说:“还不是靠海叔多多教诲。”海叔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两人正说着话,一伙人听说毕云天来了,就纷纷围上来说:“云天你在政府当常务副市长,可要为紫街说说话,我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国民党来了都不赶我们走,他高志强是什么东西,要把我们赶出去?”毕云天说:“我今天来,正是要和大家商量这事。”紫街人说:“你也是来动员我们搬走的么?如果你也要我们搬走,那你就不是紫街人。”毕云天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紫街人说:“那你是什么意思?你不要忘了,你是在紫街长大的,你如果只知道做你的大官,不管我们紫街的事,你以后再也不要踏进紫街一步。”

毕云天一张嘴巴哪里敌得过他们几十张?只得无奈地转过头去,向海叔求助。海叔就站直身子,抬了手往下压了压,众人立即就不吱声了。海叔说:“我正在和云天商量这事呢,要你们来瞎掺和什么?你们走吧,有什么事我会通知你们的。”众人这才陆续散去。

等到屋里就只海叔和毕云天的时候,海叔才说:“是高志强让你来的吧?”毕云天说:“什么事也别想瞒过您海叔啊。”海叔说:“高志强本来也不想动紫街的,但姓牛的有这个意思,他也不好回绝。”毕云天说:“是牛副书记的秘书宋晓波打着牛副书记的牌子,带着钱老板多次找到高志强的门上,高志强才不得不答应下来。如今这些领导身边的秘书也不得了,哪个得罪得起?”海叔笑道:“这就叫做狐假虎威。”

毕云天叹一声,说:“我真搞不清,有了钱哪个地方不可去开发,干嘛偏偏盯住紫街不放?”海叔说:“紫街是市区的繁华区段,但按照新的城市规划,却被划在了环线的边沿上。”毕云天说:“这个规划是我签发的,这我清楚。”海叔说:“可前不久出台的开发江东大道和紫街的方案上,紫街便跟江东大道一样,被归到了环线之外。”

这一下毕云天终于懂了海叔的意思。他想,用环外的价位来拆迁购地,吃暗亏的是紫街的老百姓,开发出来的房产地产那么值钱,得利的是开发商和背后的几个人,怪不得牛副书记的秘书对江东大道和紫街这么来劲。

沉默了一会儿,海叔说:“不过你也要想开点,紫街迟早是要拆迁的,不可能一直这个样子下去。”毕云天说:“你的意思是让他们的堆土机开进来?”海叔说:“省里牛副书记不是要来临紫视察吗?让人把街口的石头搬开吧,这个面子还是要给高志强的,不然你怎么去向他交差呀。”毕云天说:“那就感谢海叔了。”

“你要在高志强手下做事嘛。”海叔说,“暂时也只能这样,反正很快就要过春节了。春节后你们可能又要召开人代会,这段时间我估计高志强是不可能有太多精力来管紫街的开发的。至于以后怎么样,再作打算。”

牛副书记一行赶到临紫时,紫街街口的大石头也搬开了。高志强很高兴,拍着毕云天的肩膀说:“云天啊,要做好临紫的工作,我是离不开你的,你可得多给我操点心。”当即要带毕云天去宾馆拜见牛副书记和曾部长。毕云天说:“下午不是要一起去看一二三四工程么?”高志强说:“下午是下午,下午人多,你怎么能引起领导注意?跟省委领导多打打交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毕云天只得跟着高志强进了宾馆。牛副书记跟毕云天打过几回交道,彼此比较熟悉,主动过来跟毕云天握手,还把他介绍给了曾部长。一旁的高志强就一个劲地夸奖毕云天,说:“临紫市的工作,云天可给我挑了一半的担子。”牛副书记就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身边有将心不慌啊。”

下午临紫市几大班子陪着牛副书记和曾部长,沿着一二三四的顺序,将一条公路两个市场三个厂子四千亩笋竹林逐个进行了视察。不用说,一条公路的扩建已经初具规模,两个市场热闹繁荣得很,三个厂子产销两旺效益显著,四千亩笋竹林开发也生产了良好效应。牛副书记和曾部长边看边点头称是,说高志强是个实干家,为临紫市的百姓办了实事。牛副书记对紫黎公路的扩建特别感兴趣,说:“紫黎公路改建好了,整个临紫市的经济动脉就打通了,今后临紫市的前景一片光明啊,志强你这步棋走得对。”

高志强显得很谦虚,腼腆地说:“做得还很不够啊,如果这也算是成绩的话,主要是省委的正确领导和临紫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又把毕云天推到前面,说:“这都是毕市长的功劳,他利用在中央行政学院学习的机会,牺牲休息时间,了解信息,疏通关系,请专家到临紫市来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才让上级部门把紫黎公路纳入西部大开发的项目库,弄来了开发资金。”牛副书记说:“好哇,志强你手下有这样的能人,临紫市经济的腾飞大有希望啊。如果全省各地都像你们这样团结一心,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面,我们早就跑到各省的前面去了。回去我们就向全省发出号召,让大家都来学学你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