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官商合作 投其所好,摸清命门(第4/8页)

柏安民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有一个问题,建灵山书院的是陶侃,这和陶渊明挨不着边啊?”

胡妍红答道:“打陶侃牌不行,他不是隐士,没有可挖掘的经济价值。旅游需要最深层次地发掘文化资源,需要炒作。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先造谣,后造庙。这话说得是难听了点,但它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要先入为主,舆论先行。灵山书院是陶渊明曾祖父陶侃创办的,不错,和陶渊明关系不大,可是,谁又能肯定地指出陶渊明没有来过这里?保不准他还在这里读过书呢,一千多年前的事情,谁能说得准?思路一变天地宽啊!”

柏安民肯定地点了点头:“妍红同志,荆都要大发展,就要坚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摸着石头过河是不行的。你今天说的很深刻,有思想,市委将好好研究。这件事要做,还是要请你出面,我们坚持‘公司运作、政府支持’的模式,我想是可以试一试的。”

听说要请自己出面,胡妍红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因为她说了半天,目的就是为了推销自己,她等的就是柏安民这句话。当时,她故作平静地说:“柏书记,各位领导,要是相信我的话,我一定为家乡的发展鞠躬尽瘁。本人这些年还是积累了一些资金,融资的路子也还是有的,我可以投资,只要市里给足政策,我保证把一个落马坡变成聚宝盆。”

柏安民说道:“好了,下一步我们再深入谈谈,今天就到这里吧。”说着,起身告辞了。胡妍红和清隐和尚一直送到山脚下。

在回去的路上,李非语一直在琢磨在桃花源公司看到的那两句诗:“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诗有些意味,显然和闺中秘事有关。胡妍红将这两句诗用作园门联,字面上是说院子里清幽私密,但明显一语双关。但今天在桃花源公司,连胡妍红在内,一共只见到三名女子,她们会有什么闺中秘事,不会是同性恋吧?

李非语忽然想起清隐和尚那奸滑的样子,还有他望着胡妍红时的暧昧神态,心里顿时产生一个疑问,这个胡妍红莫不是和清隐有染?说不定他们还是一伙的。不然,哪有将公司开到山上的理?灵山寺的真正投资商也许就是这位神秘女士胡妍红,清隐不过是她的替身而已。这个年头,为了利益,真与假,正与邪,哪里还存在严格的界限呢?

李非语又想到那副对联,眼前猛地一亮,这不是唐代诗人李义府的诗吗!对了,刚才在桃花斋的墙上还看到了用小篆书写的李义府著的奇书《度心术》。说起李义府,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高人。他出身寒微,却凭着娴熟的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曾在唐高宗李治时两度为相,红极一时。虽然他有文才,但品性极差,好色贪婪,打击异己。由于他阴险毒辣,专以陷害为能事,善使温柔一刀,人们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做“李猫”。

李义府总结了自己做官和做人的学问,写了一部书,名叫《度心术》。书中有这样几个观点:“知世而后存焉”、“识人而后幸也”、“行可偏,名固正也”。每一句都可以称得上是名言。知世、识人,然后才能生存、幸运,这就是李义府的人生经验。也就是说,不知世、不识人,你是没办法生存的。后一句“行可偏,名固正也”,就更加虚伪了,意思是说,一个人干尽了坏事也不要紧,但还要保持一个好名声。这就像金庸笔下的君子剑岳不群那样,白天称兄道弟,满嘴江湖道义,晚上则翻脸不认人,该捅刀子时就捅刀子。

看来,胡妍红对李义府很是推崇。她信奉的是生存哲学、度心哲学,这样的人在今天很有市场,也总是很有运气。不能不承认,她是一位高人。

在江南春大酒店吃过中餐,马砺峰跑到酒足饭饱的柏安民身边,轻轻耳语道:“柏书记,今天各位领导都辛苦了,下午安排点娱乐活动吧?”

柏安民点点头,说:“那好,我客随主便。”

马砺峰谄笑道:“那就泡泡温泉,活络活络身子。”于是,一行人又驱车向位于城南的温泉山庄进发。

几周后,《荆都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条消息,题目叫《我市发现陶渊明后代》。作者是市文物局局长杜泉郭。杜泉郭是名校考古专业毕业,在全国文物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不少论文,是省内有影响的考古专家。

杜泉郭在文中指出,近日,我市考古工作者在荆都市郊的陶家洼村,发现了一本晋代残本《陶氏支谱》。据初步了解,这本支谱在全国是首次发现,很可能是孤本,价值珍贵,已被文物局征收保存。根据初步考证,杜泉郭在这本家谱中发现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陶家洼陶氏是陶渊明的后代子孙;二是根据谱中关于陶渊明隐居地地理特征的描述,陶翁隐居地的大致位置,就位于今天荆都新区境内。杜泉郭同时又将这条新闻发给了省城的《江南晚报》,该报也很快就发表了。

这条新闻发表后,在荆都上下引起了热议。当然,持肯定态度的人占绝大多数。这年头,各地都在拼命争抢历史名人,甚至连孙悟空猪八戒的故里都在争抢了,有的地方恨不得将历史上所有名人都收入囊中才好。陶渊明是高洁之士,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荆都市多了一个历史名人,是天大的好事。尽管陶渊明故里已有定论,他是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但是,今天的荆都毕竟是他昔日的隐居地,这已经是个很了不起的发现,荆都上下都被这个伟大的发现振奋着。

一周后,《荆都日报》用了一个专版,再次刊发了杜泉郭的文章,题目是《陶渊明笔下的南山与荆都落马坡》。在文中,杜泉郭通过对《陶氏支谱》和清代重修古书院遗址碑记的进一步考证,提出他的最新考证成果,即荆都市新区南面的落马坡,就是陶渊明诗句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发现,解决了一个重大学术难题。因为长期以来,学术界为陶翁笔下的“南山”到底是实指还是虚指争论不休,争论双方发表的论文可谓车载斗量。现在好了,杜泉郭不仅用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南山”是确有所指,而且还找到了它的具体位置,它就是今天荆都市新区的落马坡。文章中还进一步指出,在离陶家洼不远的地方,有个地名叫五柳村,现在是一块荒坡。根据老一辈人回忆,这个地方过去生长着五棵参天的古柳树。这不是和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写到的“宅边有五柳树”不谋而合么?可惜,那五棵柳树已经被锯倒了。但是,五柳村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杜泉郭将这篇文章又发到了网上,全国几十家报刊和近百家网站都进行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