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特别行动(第4/4页)

“老钱啊!我已经到年龄了,可能不久就会调离这个岗位。”侯向的声音、表情都让人感到意外的凄寂,甚至有些悲伤。

钱国渠的全身如同被马蜂蜇了一般,他想,自己也许对这位老领导有些过分了吧!现在社会上的传说并不重要,而且他的心里已经完全清楚了。陡然间,钱国渠立即在内心做出决定,哪怕是放弃原则,也要满足侯书记最后的心愿,让他行使一下省委书记最后一次任免干部的权力!官这个东西给谁不是当!钱国渠眼眶里一下盈满了泪水。他有些激动了,说:“侯书记,按照你的年龄、身体,还能再干一届。”

侯向摇摇头,说:“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苦笑了一下,说,“我们这样共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

钱国渠立即说:“侯书记,我看……赶快让省委办公厅通知尽快召开常委会,把那批干部调整到位吧!”

侯向拿起电话,随后省委秘书长进来了。侯向看看钱国渠说:“那就定在周日上午八点半吧。通知省委常委星期日上午八点半,在常委会议室召开常委会。”

“要不要预告会议内容?”秘书长问。

“不要,通知外出的常委,星期六晚上一定要赶回来。确保第二天的会议如期召开。”侯向说。

下午临下班前,卜言羽又来到贾士贞的办公室,说侯书记突然去北京了。贾士贞问卜言羽还有谁陪同去了,他说没有别人,只有他的秘书。

自从侯书记突然去了北京,钱国渠一直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中央已经正式谈话了,说不定明天侯向就要交出省委书记的大权。在谭玉明发表一篇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之后,莫由眨眼之间就会变成另一番天地。如果真的是这样,侯向主持召开的常委会只能落空了,他连最后一次调整干部的权力也没有了。想到这里,钱国渠真的觉得有些愧疚,感到有些对不起老领导、老书记。如果不是他从中作梗,说不定常委会早就开过了,或许这一切在侯向去北京之前就完成了。

钱国渠越发不安起来,突然拿起电话,给M省委组织部周部长打电话。周部长告诉他,谭书记已于今天下午三点飞去北京了。不言而喻,一切都很清楚了。

形势变化之快,是令人难以预测的。第二天下午三时,侯向下了飞机,省长蒋习宇亲自到机场接他,两辆奥迪A6直接来到省委书记楼。侯向和蒋习宇并肩进了常委会议室。常委们早就到齐了。侯向依然坐在那个位子上,会议很简单,简单通报了M省谭玉明同志接任莫由省委书记,中组织部领导马上就来莫由,明天上午召开厅局主要负责人、各市委书记、市长大会,中组部领导宣布新老书记交接等等。

钱国渠也坐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瞥了一眼侯向。侯向的脸色苍白、灰暗,略显凄凉,说话的声音也伴有几分沙哑。常委们个个都低着头,没有半点声音。就这样侯向结束了他的省委书记的政治生涯。每一个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虽然权力一天天达到顶峰,但是总有一天是要退出政治舞台的,在迟早都会到来的这一天,每一个人都会有着无限的失落,大概是权力越大,失落感越明显吧!也许唯有那些农民,一辈子平平淡淡,无声无息,踩着黄土来又踏着黄土去,才永远不会经历这样惊心动魄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打击。

常委会议就这样结束了,大家上前挨个和侯向握手,除了微笑,没有什么特别的语言。钱国渠是最后一个和侯向握手的,他的微笑带着几分愧意和内疚。最后侯向低声说:“原来的常委会取消吧!”

这时蒋习宇过来说:“侯书记,大家要为你送行呢。”

侯向说:“算了吧,明天,明天谭玉明同志来了,大家有这个机会的。”这声音比往日温和得多了,不含有权力的象征,没有个人的威严。他下意识地走到常委会议室的那落地窗前,似乎是想躲开背后的亮光和嘈杂,借助窗帘那一片的模糊和单一,来澄清隐隐约约遮蔽在窗帘上的那层似薄又厚,似轻又重,似单一又复杂,似恐惧却又神圣的雾障……这里再也不属于他了。他就要告别在这里十五年的政治生涯,告别在这里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人生最辉煌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