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分歧(第4/4页)

中国在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至高权力的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少数掌握权力的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决定干部的提拔,他们怎么知道群众是如何看待那些人的呢。中央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选拔干部,也许是对少数人权力的一种制约。

省委常委会议后,隔了两天,就通知干部谈话了。人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当天下午,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出现了。侯向在和江彪谈话时,说江彪出任梅岭市委书记,江彪当然千恩万谢,喜上眉梢,可是去组织部时钱国渠却说是副书记主持工作,江彪当时就变了脸色,他当然接受不了晴空万里瞬间狂风暴雨的现实。回过头来找侯书记,侯书记却说这是省委常委讨论的意见,哪一个人岂能改变得了的?再说了,我是省委书记,随后侯向就给钱国渠打电话,钱国渠说当时常委会上休会之后省委组织部重新拿出的方案是副书记主持工作,随后大家都表态同意了。两人各执一词,最后侯书记让钱国渠带上常委会议记录,找来蒋习宇,侯、蒋、钱三人翻开会议记录,会议记录记的是副书记主持工作。并没有常委表决的具体意见,而省委常委的会议记录只记录了当时的详细情况,没有结论性意见。这种含糊的事情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侯向气得脸色铁青,大声问这会议记录是谁记的。此时身为省委书记的侯向从没想到省委组织部长居然不听省委书记的。他觉得钱国渠的危险性,又觉得自己至高权力的动摇性。连一向配合默契的蒋习宇也从这次常委会上开始和他站在对峙的立场上了。

这时侯向的脸色异常难看,苍白而灰黄,三个人僵持了许久,侯向才说出冰冷的一句话:“这事摆摆再说吧!”蒋习宇看看钱国渠说:“走吧!”

一场纷争如同扑不灭的火焰,暂时盖下去了。

常友连在这次干部调整时,被提拔为东臾市委书记。他知道自己是在考察干部之后补充的对象,而且,有那么几个人还专门捣他的蛋。此时此刻,常友连想到了贾士贞,他现在更加坚信贾士贞在他考察的问题上帮了他不少的忙。倘若贾士贞如实把那些人的反映向钱部长汇报了,说不定他连常委会都上不去。现在常友连越来越感到组织部的任何一个小人物都不能轻视啊。对贾士贞也更加从心底感激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