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

五十一

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有人走运了,也有人倒霉了,有人在创造历史,有人也被历史成全或抛弃。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降临人间,同时也有一些生命走向死亡。自然界,这边万里无云,晴空万里;那边可能风云突变,天崩地裂。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人也抗拒不了的。

我们故事中许多人物不正和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吗!贾士贞和他身边的那些勇士们,在西臾这片平静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贾士贞上任后,一把火烧得一些人晕头转向,这把火把一些人的希望给毁灭了,而更多的人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会高昂着头,骄傲地走进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行列。

全体市委委员无记名投票选举县处级领导干部,并且敞开大门让群众参加,接受媒体的监督,这居然成为了现实。连日来省城和西臾市的大小报纸,以及电视上都连续报道了那天大会的盛况,贾士贞一下子走进了千家万户。

然而任何事物,只要它有高潮,就必然有低谷,就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浪头打过来,很快就达到浪尖上,随之又马上跌入低谷。人也是这样,对于贾士贞来说,一阵高潮之后,他自己似乎也想喘口气。可是他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前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得不认真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

贾士贞自从来到西臾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常生活中似乎少了点什么,就像炒菜少放了盐。他对自己的生活无心创造什么奇迹和波澜,但整天忙忙碌碌的,也免不了想到一些烦人的事。随着公开选拔的县处级干部的不断到位,一些遗留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了,有些人又开始活动了。

通过那天投票大会,市委书记常友连在大会上宣布,会后市委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办法不再是常委了,这样一来没有人会在这关键时刻顶风要提拔没有经过公开选拔程序的人的。可是程文武、张敬原、庄同高他们怎么办?

平静的日子过去一周,组织部空缺的四名科级干部很快到位了,姚一玉走上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这个消息第二天就传到玲玲的耳朵里了。尽管姚一玉是因她才认识自己的丈夫,但是当她听说这样一个漂亮女人成了丈夫身边的工作人员,她的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

让贾士贞感到奇怪的是,市委全体委员大会已经过去十多天,公开选拔的干部都已经陆续上任了,可是程文武以及那几个急于提拔的人却没有一点动静,不管是当事人,还是曾经为他们奔忙的官员都不再提及这件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按照贾士贞的估计,市委全体委员大会之后,一定会纷纷有人向他发起攻势,省文化厅张副厅长是他首先想到的,于是他晚上打电话回家,玲玲说不知为什么张副厅长再也没有说起这件事。

这天晚上,贾士贞刚吃完晚饭,就接到鲁晓亮的电话,说他要过来坐坐,贾士贞欣喜若狂。两人见面后,鲁晓亮就告诉他一个奇怪的消息,侯永文居然调省民政厅了。其实自从上次考试发生那场作弊案之后,侯永文在重新考试时就消失了,贾士贞不知道他后来到底干什么去了。现在一听说侯永文调省民政厅了,而且还提拔为副处长,他觉得那绝不是一般的关系。据鲁晓亮透露,自从那次贾士贞在下臾和侯永文见面之后,侯永文感到自己留在下臾的危险性,于是频频往返省城,到底干些什么,没人知道。现在想想,他一定是去省里活动工作调动的事,有人说他调进民政厅是省委有重要领导打的招呼。

两天后,常书记突然给贾士贞打电话,说他和邵市长去省里参加省委扩大会,会议结束后,要和他谈谈下一步工作的问题。为此,贾士贞召开了两次组织部中层干部会,让大家畅谈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设想和建议。自己又反复进行研究,准备和常书记认真谈一次,这些想法不仅关系到西臾市今后的干部队伍建设,也关系到以后长远的制度问题。选好大批基层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才能保证西臾的政治经济快速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之后,贾士贞觉得自己全身是劲,感到没有辜负省委对自己的期望。

常书记回来的当天晚上,市委秘书长夏季给他打了电话,让他马上到常书记办公室。接完电话,贾士贞一边走一边想,常书记临去省里开会时亲自给他打了电话,说省里会议结束后要和他好好谈谈,怎么突然秘书长打电话通知他呢?通常情况下,秘书长只有在市委常委召开重要会议时,才亲自通知各个常委!贾士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产生如此的联想。

贾士贞进了市委大楼,整个大楼静悄悄的,除了楼梯和三楼灯光通明,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昏暗。来到常书记办公室,门像以前一样开了一条缝,他轻轻敲了两下门,常书记说:“是贾部长吧?请进!”

贾士贞进了屋,常书记摘下眼镜,热情地迎了上去,像对待客人一样,主动伸出手。贾士贞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礼节性地握了握常书记的手。贾士贞的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常书记作为市委一把手对他从没有如此热情过,这种热情显然有些过分,让他接受不了。他有一种异样的预感,不知道这将预示着什么。

常书记的热情给了贾士贞一个相反的信号,这个信号强烈地刺激着他。其实,市委公选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到位之后,贾士贞一直在考虑程文武、张敬厚、庄同高三人安排的问题,当然常书记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秘书,这一点,贾士贞非常理解他。

两人坐下后,常书记开始表扬贾士贞的工作,说省委、省政府,以至省直机关对贾士贞在西臾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反响很大,领导们也高度赞扬和肯定这次下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贾士贞一言不发地听着,他倒不是觉得常书记的表扬有水分,让他听起来不大舒服,而是他觉得这仿佛是一种预兆,这种预兆到底是好是坏,他估计不到。贾士贞并不适应这种表扬和这种不协调的气氛,因为他毕竟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也不是亟待提拔的下级,他毕竟是一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这种表扬显然是多余的,或者说是一些领导对你有什么动作之前的“糖衣炮弹”。

贾士贞显得十分平静,大有宠辱不惊的样子。表扬之后,常书记仍然极其兴奋地说:“士贞哪,你还年轻,省委对你很信任,很重视,所以……”说到这里,常友连似乎特意停住,故意卖个关子,点了一支烟,又吸了两口,才说,“省委准备让你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不需我说,你是知道的,中央党校是培养高级领导干部的地方。”常书记的话似乎并没有说完,但他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贾士贞身上。在这一瞬间,贾士贞的头脑里涌出许多疑问。当然常书记说得并没有错,通常情况下,党校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地方,尤其是中央党校。在人们的习惯思维里,到中央党校学习过的人,一类是即将提拔的地厅级领导,一类是提拔部省级的后备干部。然而贾士贞想的却是另一方面。他从省委组织部调到西臾市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满打满算只有七个月,而且他到西臾之后,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在这样特殊情况下,是不会安排他去脱产学习一年的。让他离职一年,组织部长的位置怎么办?其实他并不像某些人那样害怕失去组织部长的权力。而是换了一个人,别人还能按照他的思路来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吗?毕竟目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想到这里,贾士贞的心脏像停止了跳动似的,难道是?贾士贞的头脑里突然间跳出一连串的问号。去中央党校学习,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只要他一离开市委组织部长的位置,无论暂时配不配新的组织部部长,干部工作他就管不了。不言而喻,他这段时间所做的努力,他的那些改革方案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尽管他的脑中闪过如此多的想法,但他依然显得沉着而老练,微微笑了笑,说:“中央党校学习,确实是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