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页)

程一路没有说话,邹学农说到省委书记卞卫东,说他下来考察之前,卞书记专门就南州的有关问题找他谈话。但是,谈了什么,邹学农却不说了。齐鸣故意地往前伸了伸脖子,邹学农已经茬开了话题,问程一路:“听说程书记夫人和孩子都在澳洲?”

“是啊,是的,出去好几年了。”程一路有意识地很轻松地答道。

“澳洲好啊,我那孩子下半年也准备过去。到时我可得请程书记夫人和孩子在那边关照关照。”邹学农接着道:“年轻人都想出去,其实嘛,出去有没有必要,也很难说。可是,他们年轻,有选择的权利啊!”

程一路笑着,说年轻人就是这样,“我那孩子也是看着外面的世界新鲜,就死活要去。其实,在澳洲的生存压力,远远大于国内。不过,作为父母,我们得尊重并理解他们的选择。不然不就死脑筋了?”

齐鸣端起杯子,打断了程一路的话,对着邹学农说:“学农哪,咱们也用这个来干一杯!你们辛苦了。”

大家都举起杯子,喝得像喝酒一般。齐鸣谈到他在发改委时,有一次陪国家发改委的一位领导吃饭。这领导有个特点,到那里考察,总喜欢在一些单位食堂或者餐厅就餐。那次,这领导是到一家企业去。企业老总知道领导这习惯,就安排在职工餐厅。但是,事先也做了些布置。领导们来就餐时,餐厅里除了领导这桌饭,再也没有别人了。领导问老总:职工呢?老总说:都吃过了。中途领导小解,到餐厅后面一看,职工们都一字溜儿地蹲在地上,拿着空碗,等着吃饭呢。领导一回来,脸就黑了,想发作。吓得这老总脸也黑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幸亏当时他在场,他拉住领导解释说:不是老总要让职工们饿肚子,而是您不太了解基层的情况。您坚持要在职工食堂就餐,老总也只好这样了。

领导听了,觉得有理,也就没再批评这企业老总。后来,过不久,齐鸣到国家发改委听人说,这领导把这“良好习惯”给改了。

“就是嘛,有时候啊,过分贴近群众,其实是脱离群众啊!”邹学农笑道。

齐鸣也笑,程一路低着头,正在慢慢地品着花生奶。小时候,母亲曾用亲戚家送的花生,用自家的小手榨,花功夫榨花生汁。那汁是真正原味的,地道的,含在嘴里,绸子一般润滑。而这花生奶,显然是不能跟小时候的花生汁相比了。整个世界都在变,老的东西,就比如刚才齐鸣书记所讲的老领导的习惯,又能留得下多少呢?

吃完饭,齐鸣坚持要自己送邹部长到别墅休息。程一路和刘海峰也就近开了房间,下午的谈话也在湖海山庄进行。考察组不走,考察结果不出来,南州市委的中心工作就在这儿。天大的事,能大过官场上的人事?何况这人事,涉及的不是别的,而是市长。甚至,在齐鸣书记的眼里,邹学农在见卞卫东书记时,卞书记说了什么,更加重要。那也许就是关系到齐鸣的命运的。邹学农既然透了口风,齐鸣就得想办法让他透露得更多些,散发的信息量更大些。这样,才好决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省委一把手的意见,就是方向。工作上可以出点差错,方向上可是绝对不能有半点失误的。

程一路稍稍休息了一下,离开了湖海山庄。下午有一个会议,原来安排好了的,是张宜学部长牵头的大讨论第一阶段总结会。这样的会议虽然务虚,但是既然大讨论已经开展起来了,程一路在会上的讲话也就沿着这个基本思路往前走。他强调了三点: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二是要静下心来,在讨论中思考。三是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讨论。

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大讨论,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成果呢?说没有,也不确切,的确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说有多大,更不确切,空泛的理论学习,和形式上的心得体会,其实只是一种应付。所以,程一路在讲话时,重点强调了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我们开展大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通过大讨论来促进工作,来检查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从而达到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发展经济的目的。因此,我建议讨论办开展一项活动:就是每个单位,每个县都要针对南州当前的客观实际,提出几条好的建议和对策。哪怕一条也行。关键要有针对性。我看我们的有些干部,一说对策,第一句就是提高决策水平,强化发展意识。这是对策吗?不是!是套话,空话,官话。我不希望这次大讨论中出现这样的声音,我希望都是落在实处,掷地有声的声音,是对南州经济发展能用得上见得着的声音,是真正关心南州发展从心里发出的声音……”

张宜学在总结时重点重复了程一路副书记这一段话,作为下一步大讨论的指导意见。会后,张宜家请程一路副书记参加晚上的一个应酬。程一路说:“学农部长还在湖海山庄,我得过去看看。不然说我不重视啊!”

“这倒也是。到宣传部这边来,跟一路书记打交道多了,我觉得一路书记处理问题是相当到位的。难得啊!这次推荐,我看一路书记应该……”张宜学欲言又止。

程一路笑了,说:“服从组织安排吧。都是工作,是吧?”

回到湖海山庄,邹学农副部长正在和市直领导谈话。程一路和齐鸣坐在房间里,齐鸣突然问:“什么时候去北京啊?”

“没有安排。”程一路答道。

“这样吧,下周我们过去一趟。我正好有事,你也去看看你的老首长吧。”齐鸣望着程一路,这个时候,他提出要程一路一道去北京,而且是去看老首长,意思是很明显的。

程一路笑笑,“不知道老首长是不是在北京啊。他可是个闲不住的人。”

“先联系嘛!一路啊,这个时候,你得更加注意啊。我知道你这人,无为而治。关键时刻还是要有为的嘛。”齐鸣探头看了看窗外,又回过头来,“我是在学农部长和省领导面前一再地介绍你啊,可是,还得……”

“哈哈,这得谢谢齐鸣书记了。”程一路故意淡化了一下齐鸣刚才的话,起身冲了杯水。

齐鸣当然明白程一路这意思,从到南州来当书记,齐鸣就发现程一路跟他从前认识的程一路,有很大的变化了。也许是南州官场的风雨历练,程一路变得有棱角了。在很多问题上,他对原则的坚持,甚至超过了齐鸣自己。特别是班子中专职副书记的职数变成唯一以后,程一路在南州官场的影响力,不断地增大。有时,齐鸣甚至感到程一路不是副书记,而是书记了。作为一把手,齐鸣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不过,齐鸣从下到南州那一天起,就打定了要把南州当作跳板,他的目的是省里。因此,程一路在南州的影响再大,也不会太影响齐鸣什么。齐鸣需要程一路这样的能做事能扛担子能解决问题的副手。尤其是现在,省里换届在即,齐鸣能不能如愿回省,程一路的作用不可低估。至于王进,齐鸣反复地掂量了,王进想走在程一路的前面,怕还是有困难的。虽然王进有一个省级高干的岳父,但毕竟退了多少年了。老干部嘛,来了,拐杖戳一戳,给他面子。小问题解决,大问题应付。像当市长这样涉及到全局的大问题,怕也不是老干部拐杖戳一戳,就能实现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