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济世孤臣(第2/3页)

贺惜朝虽然没说具体,可指的是什么,大家眼神交换之中已是明了。

本还打算参上一本的人便将折子都收了回去,静观其变。

忽然天乾帝广袖一扬,顿时底下全部禁声,只见帝王换了坐姿,似乎颇感兴趣地问道:“爱卿向来文思敏捷,才能出众,居然还有事能难倒你,朕真是好奇了,说来听听。”

“微臣惭愧,此等阵势的确初次遇见。”贺惜朝道,“微臣有幸得皇上赏识出任这鸿胪寺卿一职,虽是重职要务,可不过四品,在这朝堂上排以末座。没想到这纷沓而来的祝贺之礼却吓了微臣一跳,短短一月,臣之家底怕是直接翻了数百倍有余,实在令人惶恐不安。”

京城送礼都是有讲究的,若是平时交往,一般都是礼尚往来,不算贵重。

哪怕有心结交,带着攀附,也不过是厚重几分。

只有求人办事,才依着难度不计代价,用银钱砸出一条门路来。

“臣有心退回,然而送礼之人实在太多,位高权重者不在少数,怕是不容易退,也得罪人。可收下,无功不受禄,心中过不去。臣之府邸不过是一个三进小院,地方简陋,护卫又少,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搁着,若是遭了贼,丢了一些,臣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更百口莫辩。”

“微臣初入朝堂,年少无知,实在左右为难。”贺惜朝说着,取出一份折子,高举过头顶,“皇上,礼单已全部归拢在此,微臣无能,请皇上代为处置。”

偌大的泰和殿中,一时间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殿中而跪的贺惜朝。

自古礼多人不怪,可以不收,也能退回,大家心照不宣,成不成不放到明面上,彼此留脸面。

可谁也没想到贺惜朝居然将这事直接捅到帝王面前,照到阳光下,这是干什么?

是要皇上治一个贿赂之罪吗?

有这么得罪人的吗?

莫不是疯了!

黄公公被贺惜朝这一招也惊得没回过神,只听到一声低低的清咳,这才匆匆走下去,取过礼单呈到了御前。

天乾帝深深地看了眼贺惜朝,然后打开了礼单。

一长串的名字后面备注着贺礼,就是光看描述都知道价值几何,至于这真金白银,就更可不用说了。

天乾帝冷笑了一声,将折子一合,看向萧弘:“太子可知此事?”

萧弘行礼道:“父皇,儿臣知道。”

“哦,就没给贺卿指条明路?”

萧弘摇了摇头,很羞愧道:“父皇,您又不是不知道儿臣家底有多薄,儿臣都送不出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指点啊?惭愧,惭愧,还是请您决断吧!”

“呵!”天乾帝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收,面色发冷,将折子“啪”一声摔下。

这一声,惊了下面的大臣,噗通噗通立刻跪了一片。

只听到帝王带着寒意道:“不过送的礼贵重了些,怎么一个个都跪下了?”

“臣等知罪。”

“什么罪啊,朕怎么不知道,谢卿。”天乾帝喊道。

谢阁老心中一叹,出列道:“臣在。”

“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朕都糊涂了。”

谢阁老道:“皇上,怕是与西域的互市商贸有关。”

“哈,这可都是狗鼻子啊,朕都没拿到明面上,这一个个就都知道了?”

天乾帝语气轻松,然而目光锐利冰冷。

六部尚书之中,李尚书跟魏国公站得最稳当,其余的即使没跪,也将头低得低低的,生怕惹了帝王怒火。

虽然他们不在礼单上,可门生姻亲故友,却是有涉及。

说来,人人都送,哪有不送的道理,其中跟风者不在少数。

谁也没想到贺惜朝会玩这么一手!

拉着所有人遭殃,他就不怕惹起众怒?

此时,萧弘道:“父皇,鸿胪寺少卿与西域各国签了边贸协议,这不是秘密,满京城估摸着都知道了。贺惜朝升了鸿胪寺卿,为的就是推行边贸,给这位主事人送礼,也说得过去。”

天乾帝一怒之后便冷静了下来,淡声问道:“可边境互市与众臣又有何干系?”

萧弘正要说话,忽然身后的李尚书说:“自是为了走私之利。”

此言一出,不仅是萧弘,就是魏国公以及阁老尚书们都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恰恰是户部李尚书会揭了此事。

只有跟着跪在地上的贺惜朝却扬起了唇角。

天乾帝接过黄公公的茶盏问:“李爱卿所言何解?”

李尚书正色道:“皇上,本朝禁边,不许商贾与他国往来。虽说朝廷禁止,只是这走私实在暴利,便有铤而走险之人,只需打通关卡便可行事。若是推行边贸,这走私自然就要严加禁止,自然有人着急。”

萧弘眨了眨眼睛,很想去问问贺惜朝,究竟给这人吃了什么药,居然就这么明晃晃地说出来了。

要知道这位才是走私的大得利者!就不怕这火烧到自己?

想到此,他不禁往对面萧铭看去,只见礼亲王面色淡淡,似乎早有预料。

他摸了摸下巴,一时之间有些看不懂了。

当然与萧弘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都觉得今日这事透着诡异。

天乾帝问道:“李爱卿说得有理,那么你觉得贺卿此事该如何处置?”

李尚书道:“走私乃朝廷明令禁止,参与其中便是违反国法,按理当以罪论处。”

“李尚书,这怕是得从长计议,人数太多了。”忽然王阁老出声道。

“可不是,这若是都革了职,这里站班的能空一半,朝廷岂不是乱套了?”萧奕有些恼怒,他不知道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回事,看着是要支持边贸禁走私,那他们之前在忙乎些什么?还有难道真要这些人都罢黜了事?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和人手,萧奕忍不住看向萧铭,提醒道:“三弟,你怎么说?”

萧铭却是没有顺着他的话来,而是抬手道:“二哥,稍安勿躁,此等大事,自是凭父皇裁决。”

萧奕吃惊,要知道他们俩的底细彼此知道不少,萧铭居然也肯放弃走私的利益?

他皱着眉盯着萧铭,心里念头快速转动,想着那日下人来报,贺惜朝登李府大门,怕是私底下有什么协议不为人知。

毕竟是姻亲。

这样想着,他心中顿时不悦起来。

接着只听李尚书继续道:“皇上,虽说违反国法,可毕竟牵连甚广,有些人不过是稀里糊涂跟着罢了,不如小惩大诫,臣以为当合适。毕竟,等边贸一推行,边境看严,自是无人再走私。”

李尚书话音落下,萧铭便大声道:“儿臣以为合适。”

萧奕扯了扯嘴角,可是此情此景也不由不得他反对,只能道:“儿臣也附议。”

“太子觉得呢?”天乾帝转头问萧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