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横膈膜(第2/3页)

据称,被塞内卡[31]称作“南瓜”的克劳狄乌斯皇帝,在那本未能流传至今的史书中提及的怪兽半人马,是被浸泡在蜂蜜中、从埃及运往罗马的。蜂蜜在那时像今天的酒精一样被当作防腐剂使用。《博物志》第二十二卷第五十章提到,“盐的咸味具有防止肉体腐坏的性质,蜂蜜则因其甜味而具备同样的功效”。而且普林尼还说自己清楚地看见了那个浸在蜂蜜中的半人马。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但总是引用他人、敷衍了事的普林尼厚着脸皮故技重施的事例也不稀奇了。读到这样的记述,我就不由得开心起来。最末尾关于萨贡托的婴儿的片段也是,完全不知道文献依据在哪里,但确实带有普林尼式的飘逸洒脱,足以让人破颜一笑。

紧接着《博物志》第七卷第三章,摘出第四章的一段来看看吧。

由女变男,这绝非不可能之事。据我在编年史中找到的㐀果,在李锡尼·克拉苏[32]和卡西乌斯·朗基努斯[33]担任执政官时,在卡西努姆,还在父亲监护中的一个姑娘变成了男孩,被肠卜师[34]下令迁往无人岛。根据李锡尼·姆基安努斯[35]的报告,在阿尔戈斯[36]有一名他私下认识的名叫阿列斯康的男性,他原是女性,名为阿利丝克夏,甚至已有丈夫。后来他身上出现了男性拥有的一切特征,还长出了胡子,于是就娶了妻。这个报告的作者在士麦那[37]的一位少年身上也目睹了同样的变化。我自己也曾在阿非利加[38]蒂斯德鲁斯[39]见过一位叫作孔西提乌斯的市民,她在婚礼那天变成了男性(我写这件事时,他还活着)。

据说,最后的括号里的内容并不是普林尼的原文,而是奥卢斯·格利乌斯[40]在《阿提卡之夜》中照搬普林尼的记载时加上的。普林尼是出了名的引用狂魔,但这位公元二世纪的杂学家好像也不甘示弱。不过多亏了这些引用狂魔,如今已失散的古代知识的片段才得以代代相传。千万不能瞧不起他们,即便这些流传至今的知识片段是“由女变男”这种乍看愚蠢无聊的内容。

直岛启司[41]曾写过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男人变成女人的疾病》,广泛搜寻了古代这个领域中的相关信息,与方才我摘取的普林尼写的段落正相反。普林尼在这里断言自己在阿非利加亲眼见过女人变成男性,也是在厚着脸皮将错就错,可能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一个引用狂魔突然说自己亲眼见过,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他这种态度上的突然转变。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与此相关,我们来看下面的第十一卷第七章。

据说,幸运的奇迹让沃拉泰拉[42]的凯基纳见到献祭用的牲口的内脏中飞出了几条龙。在皮洛士国王[43]逝去当日,献祭牲口被砍掉的头到处徘徊,舔着它们自己流下的血,如果我们认可这种过去的传闻,那么献祭牲口的内脏中飞出龙也并非不可信。人类胸腔中的内脏,由一片叫作“普拉埃寇蒂亚[44]”的膜将其与胸腔下方的内脏隔开。因覆于心脏前方,故被称为“普拉埃寇蒂亚”(“普拉埃”指前面,“寇蒂亚”指心脏),希腊人称之为“普列涅斯”。大自然富有先见之明,让所有重要的内脏都有外层保护,由特殊的膜包裹在内。而横膈膜的存在还有其他的特殊理由。横膈膜所在位置靠近腹部,若无这片膜,摄入的食物压迫呼吸器官,就会招致危险。人们认为横膈膜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因此膜上无肉,肌肉横生且薄。此外,横膈膜还是管理开朗、愉悦情绪的中枢,只要去胳肢其上方的腋下,就能立刻看到效果。人类的皮肤中,此处最为敏感,是最容易感受到酥痒的地方。正因如此,在战场或角斗士的竞技场上被伤及横膈膜的人会笑着死去。

关于皮洛士国王的传闻,慎重起见,我查阅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其中也有同样的内容。高等动物身上的横膈膜自古被认为是防止隐藏在腹部的龙潜入胸部的间隔。其实这一小段也同样有许多地方参考了亚里士多德的记载,但据我所见,普林尼的记述要比一本正经的亚里士多德有意思得多。普林尼简洁地描述了横膈膜的特性,最后以笑着死去的人这种难以置信的逸闻㐀尾,甚至有了精湛的短篇作家的笔触。这让我们深深惊讶:“竟然有这种事!是直接将听来的谎言写下来了吧!”至于他到底是厚着脸皮将错就错,还是在装糊涂,又或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些传闻,谁都弄不清楚。多么不负责任的人!他所写的文章已经属于文学了。

注解:

[1] 克劳狄一世,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四任皇帝。

[2] 古希腊诗人,希腊教谕诗之父,著有长诗《工作与时日》。

[3] 古罗马讽刺诗人,作品常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和人类的愚蠢。

[4] 又译提贝里乌斯,罗马帝国的第二位皇帝。

[5] 罗马帝国的第三位皇帝,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

[6] 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古罗马暴君之一。

[7] 在尼禄自杀后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㐀束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就任帝位当年先后出现了四个皇帝,因此被称为“四帝之年”。

[8] 尼禄自杀后,在四帝之年即位的第二位皇帝,从小与尼禄一起长大,是陪同尼禄享乐的宠臣之一。

[9] 罗马帝国第八位皇帝,“四帝之年”时期第三位皇帝。

[10] 罗马帝国第九位皇帝,“四帝之年”时期第四位皇帝,弗拉维王朝第一位皇帝。

[11] 法国象征主义作家,著有《愚比王》。

[12] 在拉丁语词典中的定义为“一种兔子,语源出自古希腊语,即粗糙的、厚实的、有毛的动物”。

[13] 弗里吉亚的地母神库柏勒,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母盖亚和米诺斯的瑞亚。库柏勒崇拜于公元二〇四年传入罗马。

[14] 库柏勒的祭司都是阉割过的男性,穿着女性服装,被社会视作女性,在古罗马被称为“加卢斯”(Gallos)。

[15] 希腊神话中的阴阳神,通常以带有男性生殖器的少女形象出现。

[16] 帝政时期的高卢大约为现今的法国一带。

[17]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信奉库柏勒的中心地区。

[18] 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社会人类学家、神话学和比较宗教学的先驱,著有《金枝》。

[19] 法国诗人、演员和剧作家,提出了残酷戏剧的概念。

[20] 罗马帝国建立以来第一位叙利亚出身的皇帝,其本人在即位后爱用的称号“埃拉伽巴卢斯”或作“赫利欧伽巴卢斯”,意为“太阳神的虔诚信奉者”。有资料称其非常爱好美色且毫不遮掩自己对男色的喜好,亦有异装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