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远征(第3/6页)

这显然得改,改起来倒也简单,方向控制就交给辅脑,如此一来或许还能达到人车合一的效果。

此时,拉佩的脑子里冒出越来越多的想法。

北面仍旧在打仗,欧仁亲王和赖恩的贵族们最终放弃赖恩,逃往布朗日,两边的军队联合在一起有十几万人,而且三月中旬,欧仁亲王和森克麦伦公爵向隆哥王国求援,以苏哥斯和鲁林两省换取隆哥王国出兵。

得知这个消息,马内沸腾了,所有党派都在大骂欧仁亲王和森克麦伦公爵卖国,甚至连国王都站出来声讨这两个人的“不义”,马内的最高法庭更是以缺席审判的方式,判决欧仁亲王和森克麦伦公爵死刑。

数十万大军集结在马内北面的小镇伯松,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打响。

此刻马内的军队前所未有强大,除了之前的五十几万人,占领赖恩地区后,一下子又多了一百多万人口,组建了一支六万五千人的军队,此外中部各座城市的国民自卫军也正开赴马内。

不只是人多,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枪,特别是那种短步枪制造出来后,大家都开始改装,原本就已经有很多南方式步枪,现在这么一改,一把就变成两把,凭空增加一倍。

而面对除了欧仁亲王和森克麦伦公爵的十几万军队,现在还多了隆哥王国的七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两万五千名佣兵。

一边有人数优势,一边是职业军人,两边都打得非常谨慎,挖壕沟、堆土墙、修建临时堡垒,枪炮声乱响,却没有以往那样排着队,敲着鼓往上冲的场面。

但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两边却异常有默契,那就是协议中被割让的苏哥斯和鲁林两省,这边同样大军对峙,但是谁都没有开打,隆哥王国占领苏哥斯的大部分。鲁林则被一分为二,北面一半掌握在欧仁亲王和森克麦伦公爵手里,南面一半则被马内人占领。三家都一言不发地在那里挖矿。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北面在打仗,马内人却渐渐恢复往日的生活,甚至开始重建的工作。

没人提抚恤金,更没人拿这做文章,毕竟北面的威胁仍在,再加上攻破赖恩的时候,内阁和议会着实大发一笔,暂时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攻破赖恩的时候,各大党派高层学聪明了,一上来就禁止抢劫,禁止随意杀人,还组建督察队,所以收缴贵族财产的过程非常顺利,收缴的财产归入国库,让国库不再空空如也。

想要靠这笔财产限制物价是不可能的,但是重建马内却没问题,而重建的过程中,发工资和调派物资都有一套专门的流程,马内人也开始学塔伦的做法,搞起小规模的经济圈。

马内人开始这么做,其他地方的人终于醒悟过来,想要靠上面解决财政问题恐怕不太现实。

有了这样的认知,各座城市都开始自救,大家都开始搞自己的一套体系,反正现在已经没什么贵族,原本属于贵族的土地变成国家所有,土地有的是,自己去开荒种地,总不至于饿死,也有些地方搞起联合农场。

和去年这时候的纷乱相比,今年的夏天显得平静很多。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秋天到了。

去年秋天,因为卖粮食的原因,各地都曾经乱过一段时间,这一次却显得很平静。

原因很简单,经历去年的混乱,农民全都有了经验,他们不再单独行动,而是凑在一起,组成一支车队同时出发。

现在农民手里都有枪,很多人还曾参加西南三省的战斗,很有几分战斗力。

最后一个原因是,现在没人敢惹怒拉佩,那些粮食不是运往塔伦,就是运往德文尼和沙利尔,谁敢拦截就是和拉佩为敌,那绝对是找死。

正因为如此,九月之后,通往塔伦、德文尼和沙利尔的大道上全都是运粮的车队。

在塔伦的东郊,一座新开辟的码头前,到处是忙碌的人群,大道两旁停着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大车,码头旁边就是收粮点,偌大一座广场全都被前来卖粮食的农民堵得水泄不通。

今年比去年的人还要多,人多,自然就显得吵闹,到处都是吵吵嚷嚷的声音。

“今年的粮价好像跌了不少啊!”

“已经够好了,你难道没有看过其他地方的粮价?如果卖到别的地方,不但不赚钱,恐怕还得赔不少。”

“粮价是跌了不少,但是物价也在跌,去年的棉布卖什么价,今年又是什么价?”

“布可以不买,顶多不做新衣服,但是饭不能不吃,所以还是我们吃亏。”

“那么耕田的马呢?还有仔猪、鸡雏、鸭雏,这些都在降价,特别是镰刀、犁头和车轴之类用铁打造的东西,以前多贵?现在只有以前的一半价格。”

“那是当然,现在铁多了嘛。”

在路旁的一片树林里,有一群人说着话,他们坐在稻草编成的席子上,倒也悠哉。

突然一个中年农夫急匆匆地跑过来,一屁股坐下来,气喘吁吁地说道:“还好今年没种麦子,和去年一样,今年小麦的价格也很便宜,而且去年的门路也没了,现在咱们和瓦尔纳斯人在打仗,他们不要我们的面粉。”

“还好,还好,我本来就没多种。”

“我也是。”

“老里奥倒霉了,老家伙去年跑了一趟瓦尔纳斯,又赚了钱又开了眼界,今年还打算这么做,这下子该他倒霉了。”

那几个农夫一边庆幸,一边幸灾乐祸地说道。

“你跑得这么急,不会只为了一个坏消息吧?”旁边一个农夫问道。

“当然有好消息,城里在招募水兵,报酬有几种,可以领工资,也可以领田地,一个人十亩地。”中年农夫眉开眼笑地说道。

“这又算不上什么好事。”

“打仗是会死人的,听说上一次海战死很多人,所以他们才会招募水手。”

“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好的。”

其他农夫全都摇头说道。

“我已经决定了,回去之后就分家。”中年农夫不以为然地说道:“原来的土地给大儿子,老二、老三跟我来塔伦,我们三个人就是三十亩地,比老家分的地还多。”

“你不怕死?”有人看不明白地问道。

“怕,但是我想搏一把。”中年农夫笑了笑,说道:“在这里当兵,提升很快,打一仗就升军曹。你们看到上一次海战死的人多,却没看到活下来的人全成了军官,每家还能多得二十亩地。而且在这里种田,好处太多。”

“有些什么好处?说来听听。”一个年轻的农夫问道。

“听说过这里的学院吗?毕业就是人上人,不过只收塔伦、沙利尔两个地方的人,德文尼也有机会,不过要经过考核。”中年农夫一脸憧憬地说道,虽然现在讲人人平等,但是他很清楚那只是说说,农夫永远是社会底层。